“苗组长,你的解决方案很好,但要想做到这一点,非常困难。”
前面说过,在这个年代,咱们家的超算完全依赖进口,自主研发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国外的电脑公司,不可能会好心为咱们把汉字塞进电脑,投入重金扩大电脑内存。
“所以,咱们现在的选择只有一个……那就是另辟蹊径!”
说到这里,李墨从粉笔盒里拿起一支粉笔,转身在黑板上写了几个字。
“大家请看,咱们的汉字的确数量庞大,但你们发现没有,每一个汉字,都是由最基本的字根组成;”
“那么,我们如果从这方面入手,是不是可以将复杂的问题简化?”
听到李总师说到这里,台下众人纷纷露出恍然大悟的欣喜表情。
对呀!
这不就是《说文解字》一书当中,提到的‘独体为文,合体为字’的观点嘛!
既然一整个字很难输入电脑,那如果把这个字拆分成与拉丁字母差不多的字根呢?
实际上,李墨说的事情,是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之中,王勇民大佬就是用这个方法,成功将汉字输入电脑的!
李墨看到台下众人顿悟的表情,颇感欣慰,面带微笑,进一步说道:“字典中录入的汉字差不多是1.2万余个,而字根,就125个;”
“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将125个字根,与拉丁字母相同的方式存进电脑,到时,我们只需输入笔画,大家思考一下,汉字是不是就显示出来了?”
苗小苗众人脸上欣喜已经变成了带着兴奋的跃跃欲试。
李总师写在黑板上的几个汉字很有代表性,拆解成字根,刚好125个!
反过来看,这125字根,又囊括了所有汉字!
能行的,绝对能够写入电脑系统!
李墨悄悄叹了口气:‘唉,以后无数年轻网民痛骂的对象,不再是王勇民大佬,估计是我们了……’
实际上,在这个时候,王勇民大佬‘汉字写入电脑系统’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只是还没有正式普及使用。
李墨也是记错了时间,把五笔输入法普及开的时间,记成了王勇民大佬最终完成汉字写入电脑系统的时间,还以为这会儿王勇民大佬还没展开相关的研究呢……
他要早知道那位大佬的研究已经取得重大成果,早就直接安排人去找对方了!
说起来,这事儿也不能怪李墨。
这个年代信息传播很慢,而王勇民大佬的研究又是私底下秘密进行,李墨上哪儿知道去?
……
说完了输入法的问题,李墨又说起计算机的发展方向。
“1965年到1972年,咱们东大的数个计算所先后推出一系列的计算机产品。”
“比如1965年中科院计算所推出的109乙机,华北计算所研制的108机、108乙机,哈军工推出的441b晶体管计算机……等等。”
“那么这一阶段,我们已经都知道,属于晶体管计算机研制阶段。”
“现在,计算机的研发进入了第二阶段,也就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研制阶段。”
“比如1973年帝都大学与帝都有线电厂等数家单位共同研发、算力每秒可达100万次的大型通用计算机,清北大学联合另外数家单位研发的dJS-130小型计算机……”
“而中小规模计算机研制阶段,目前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那么下一阶段的计算机研发,会是什么样子?搞清楚这一点,对于我们东大未来的计算机发展,可是有着极大的助力作用!”
李墨暂停片刻,留出充分的时间,让台下苗小苗众人思考并消化他说的内容。
大约两分钟过后,清了清嗓子,继续往下讲。
“现在是中小规模计算机研制阶段,那么在不久的未来,计算机、尤其是超算的发展方向,定然是朝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方向发展。”
“而现在,这一苗头其实早就已经凸显了出来……”
“就比如咱们东大现在不少单位采用Z80、x86以及6502芯片研制计算机……”
“找到了研发方向,我希望大家在解决汉字输入法的问题之后,能够进一步的解决硬件、软件支持、组件生产等等一系列制约东大计算机发展的问题。”
“我不希望‘玻璃房子’这种极具侮辱性的东西存在!”
“而打破西方对我们的歧视,就靠今天在座的诸位了!”
李墨看着台下在座的每一个人,他们,年纪最大的不过才29岁,工作组组长苗小苗,今年才22岁,多么年轻啊……
这个世界属于年轻人!
他们朝气澎湃,充满无限可能!
在原本的历史时空中,1980年以后,选择计算机专业的人越来越多,从明年也就是1983年开始,咱们东大在计算机研发这块,发展的线开始迅速上扬,‘曙光一号’项目,就是在这一时期提出并上马,在九十年代初期研发出来的!
值得一提的是,当年咱们研发‘曙光一号’的团队,平均年龄30岁,也都是一群年轻的科研工作者!
咱们东大今天的某些年轻人,明明有那么多事情可做,然而这一小部分人,在现实生活中过得非常不如意、甚至是惨淡。
这群人,也就只能在网络上找找存在感。
造成了网红当道,骗子横行,造核弹的还不如卖茶叶蛋的,简直可惜、可悲、可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