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十日,谢凌风对国庆节的值班做好安排,就请了婚假,带上爷爷奶奶、父母、大哥大嫂和小侄子,一家人从隆武市出发,飞往京城。
对于此次京城之行,一家人除了兴奋,还有期待,而谢凌风却还多了点“紧张”。
虽然之前已经与陈时雨拿了证,成为了事实上的夫妻,但在国人的传统思维里,只有举办了婚礼,获得了社会的承认和祝福,那才真正的意味着双方家庭的融合,宣告了两个家庭成为了一个新的大家庭。
婚礼也会让两个家庭通过这个仪式进行沟通,拉近彼此的关系,帮助新婚夫妇适应新的角色,承担相应的责任。
谢凌风他们也不例外。
在古代,婚礼又称为“小登科”,与之对应的就是“大登科”,指登上科举考试之榜,即进士及第。小登科常常与科举考试及第相提并论,形成了“大登科后小登科”的说法。士人通过科举考试及第后,往往会紧接着结婚,实现事业和家庭的双重成功。
从中就可以看出,古人对婚姻的重视。
即使在现代,婚姻仍然是一个人最重要的大事之一,在普通家庭,虽然没有那些富豪和高官显爵之家那么奢华,但双方的父母长辈仍然也会倾力而为,为自己的子女筹办较好的婚礼。
这次谢凌风的婚礼,经过双方家长的商议,就正式由女方陈时雨父母来操办,男方谢凌风家里,到时候会在春节前提前回家,请一些三亲六戚、亲朋好友聚一聚,简单举行个仪式就算完事。
本来按谢凌风的意思,自己是体制内的干部,并不适合大操大办,也没有必要这么麻烦,在镇上找家餐馆,随便摆上几桌意思意思就行。但老谢和母亲坚决反对,尤其是老谢,说“我们家之前就是你大哥结婚才办了个婚礼,数十年都是只送不入的,你再不办那不是吃大亏了吗?”
就是这样,父母都觉得简单了,包括爷爷奶奶、叔伯亲戚也不同意谢凌风的意见,最终折中之后才是那样的结果。
婚礼的举办日期是十月二日。
一号这天既是国庆节,也要给大家留个过节的时间,也是为了给陈家一个准备的时间。
陈时雨家族可是一个大家族,陈爷爷的兄弟姐妹不算,就陈叔叔他们这一辈,就有三个兄弟加三个姊妹,到了陈时雨这一辈,加上堂兄堂姐,已经多达数十人,可谓是一个大家族了,比谢凌风他们家还要庞大。
老谢有一个大哥一个弟弟,还有一个妹妹,合计四兄妹,已经是不小的家族了。
在以前那个时代,兄弟姊妹众多,但陈时雨仅有她一个,就是受到了政策的影响,谢凌风就差一点被罚款。
九月三十日晚上,陈家家族内部一起聚了个餐,在酒店就摆了十多桌,谢凌很多陈时雨的堂兄弟姊妹还是第一次见到,还有十多个侄子辈的小孩子。
作为“新人”,当天晚上他差一点被那些哥哥姐姐灌醉,最后还是老爷子发话,这才放过他一马。
陈家三辈人,在体制内的几乎没有,倒是有不少在教育行业或相关领域混的,还有从商的,因此,对于谢凌风这位在体制内的“新人”,同辈的兄弟姊妹们感兴趣的就比较多。
在京城,二十多岁的正科级不说多如牛毛,那也是非常多的,随便一个部位的年轻干部,拿出来估计都是科级,就是处级的也不少。
但二十六七岁、主掌一个乡镇,还是党委书记的,却比较少见,尤其是在基层。京城是直辖市,街道办的党工委书记和主任均是处级干部,但二十多岁的也极为少见,所以大家对谢凌风这位“妹夫”、“姐夫”,兴趣极大。
第一次面对这种大场合,谢凌风的爷爷奶奶年纪大了,早就宠辱不惊,但对老谢老口子和大哥谢凌波两口子,却显得畏首畏尾——没办法,不是瞧不起他们,乡下人,没见过多少世面,胆战心惊也是正常现象,相信以后见多了,也会逐渐变得坦然的。
不过陈家人还好,包括陈时雨的爷爷奶奶,他们之前毕竟在平城那边见过,不时会主动与谢家人聊上几句,慢慢就打消了老谢家的紧张情绪。至于其他人,倒是没有发生过影视剧上面的那些“名场面”,即使瞧不起农村人,至少表面上还过得去。
至于小侄子,根本就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吃饱喝足之后就在餐厅里面窜来窜去,根本没有一点生分,像个野猴子一样,大嫂不得不放下饭碗紧盯着宝贝儿子。
十一这天,家人们倒是没啥事,两位新人却是上午休息,下午就要做一些准备,比如第二天婚礼上的红包之类的,有些就要新人一起来装零钱,也是顺便沾点喜气。更重要的是,根据婚庆公司司仪的要求,还要对明天中午的婚礼进行简单的彩排,熟悉一下流程。
十一这天晚上,谢凌风竟然失眠了。按照规矩,这晚上他与陈时雨要分开住,加之兴奋、紧张、激动等等,一晚上思绪翻腾,不知道几点钟才昏昏入睡,第二天清晨,还是父母叫醒的。
起来一看,发现自己的新婚老婆陈时雨也是一双黑色熊猫眼,两人不由而然心照不宣的相视而笑。
对方也失眠了,这下子就平衡了。
随后小两口吃过早餐之后就出门来到婚庆公司,陈时雨要化妆,谢凌风陪在其身侧。
因为谢凌风不是京城人,在这边没有房子,就取消了婚车迎亲的环节,到时候直接在酒店举行婚礼即可。
上午十一点过,谢凌风与陈时雨两位新人就来到酒店,在他们举办婚礼的大厅门口迎接嘉宾的到来。即使今天只是二号,这家酒店同时也有三场婚礼,没办法,国庆节假期长,是很多新人结婚的好时机。
来的客人除了陈家人,其他的谢凌风就不认识了,关系亲近的长辈朋友,陈时雨会给他介绍一两句,但客人太多,哪里记得住,只能是点头哈腰敷衍过去。
中午十二点零八分,婚礼正式开始。
主持人站在舞台上,大厅里摆满了数十桌,之前陈时雨曾经说过,这还是压缩了之后的规模。
主持人一番开场白之后,就率先邀请新郎上台,又是一番过程,主持人郑重宣布:“有请新娘上场!”
大厅的入口处,身穿白色婚礼服的新娘子陈时雨在父亲的陪同下,款款走上舞台,下面的很多人纷纷品评“新娘子好漂亮”、“真是郎才女貌”等等,不一而足。
在主持人的主持下,询问新娘子是否愿意嫁给新郎、新郎给新娘子戴上戒指、新任拥抱、主婚人上台致辞、新郎父亲致辞、给双方父母敬茶等等环节之后,婚礼圆满成功(相信很多人都参加过婚礼,此处就不赘述了,略过)。
此时此刻,成为两位新人一辈子刻骨铭心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