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从小心翼翼的带着蜡烛离开了,远处在台阶上等着和尚,远远的朝着两个人打了个招呼。
就一起与随从将蜡烛送进了那边的大殿里面。
六皇子这才收回目光,同样点点头,说道:“郡主也是来祈福的?”
林望舒笑着说道:“是啊,顺便来求个平安符,这段时间似乎有些不顺利。”
六皇子眼中跳跃着不明显的喜悦,那是一种兴奋,与女人有关的兴奋。
林望舒太清楚这种神情了,与林望舒的聊天也是一种有些魂不守舍。
只有很熟悉的人,才能注意到对方一板一眼的寒暄下,走神的姿势。
就这林望舒在狩猎场遇到袭击的事情,两人随便说了几句。
其中提到了马场后来的一次坠马,“听闻殿下当时在场,不知道有没有人受伤呢?”
传出来的消息里面,受伤的人是一个马场的随从。
对方是在将马带回去的时候,马突然不受控制的。
六皇子的脸上浮现了一种难以掩饰的微笑,似乎回想起了什么美好的回忆。
他掩饰性的咳嗽了一下,又看到一旁的林望舒在专注的喂鱼。
似乎真的只是在闲聊。
“没有,很快就控制住了。”
两人又说过了几句话,两人就此分开了。
在大殿之下,看着远去的六皇子,林望舒感到了一阵恶寒。
如今看来,很多细节,很多地方,都是无法掩饰的痕迹。
当初自己之所以能够可以坚持那多年,纯属是因为无处可去。
如果六皇子府都不能让自己留下来,林望舒不知道自己还能够去哪里。
就是为了这一点,她不断的告诉自己,一切都是值得的。
为了前程,为了未来,六皇子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得到帮助,得到合理的收尾。
为了女色,林望舒在六皇子身上花费的精力,不必做成一件完善的计划少。
她将手上的鱼饵,一点点的扔进鱼池里面。
一旁有个穿着补丁的农妇,正好经过这边。
林望舒看着水池,小声说道:“与六皇子偷情的人,在安振海进京之前,不要被人发现了。”
那位农妇惊讶的看着林望舒,林望舒视线不动,“稍微推动一下,不要做的太明显。”
事实上,只要做好掩护,那位杨夫人,就足够自己做出惊天动地的大事来了。
他们要做的,是跟在他们后面,小心的清扫,他们顾及不到的地方。
自从狩猎场之后,林望舒身边多了很多人。
不是锦衣卫,是李映安在外围收拢的家伙。
最多用来传递消息,做个探子眼线之类的活计。
从来没有考虑过,还会派上其他的用场。
这些人,分出来了一部分的人手,专门用来护卫林望舒。
芦苇不管怎么说,人手都太少了。
经过狩猎场的事情,李映安意识到了林望舒做事太突然,喜欢将自己也算计进去。
在某些时刻,会是个冲动莽撞的家伙。
于是他在告知林望舒之后,安排了许多隐秘的眼线。
林望舒既然当初可以在花园里面,认出了便衣出行的锦衣卫。
没有道理认不出,这些突然出现的人手。
一部分人是由芦苇负责传递消息,同时受到芦苇的管辖。
林望舒对他们的安排没有任何意见。
林望舒对此没有任何意见,在围猎期间,林望舒意识到了。
如果皇帝愿意,锦衣卫完全可以将其他几位皇子压的喘不过气来。
毕竟锦衣卫是皇帝手里最好用的一把刀。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各方打得有来有回。
锦衣卫是作壁上观。
甚至皇帝对于李映安与林望舒之间的事情,没有做出任何的评价。
在某些时候,没有评价,就是一种评价。
没有做出定义之前,什么事情都可以成为定义。
一旦做了定义,任何可能性都被锁死了。
皇帝想要看到皇子们做出成绩,来证明自己,于是才有了现在一锅粥一样的场景。
林望舒将手里的鱼饵全都扔进了水池。
现在,轮到她的回合了。
在养伤的期间,皇帝身边的大太监的养子,到林望舒这里来送药。
林望舒问起来,有没有陛下的口信的时候,对方垂着头,说没有。
放下药,又不肯走,显然是在等着林望舒继续问。
问来问去,那人说,自己干爹倒是有几句话嘱咐过自己。
“郡主,可要小心啊。”
这是皇帝的意思?还是那位多智的大太监的意思?
那个传信的太监,说完之后,又低下头,完全看不清对方脸上的神色。
这样做的原因,是不能被奴才看到主子的神色,避免奴才的冒犯。
可是同时,主子也完全看不清奴才的神色。
真正的主仆,这个相处,是不会有任何问题的。
问题在于,皇家的奴才,向非皇家的主子传递消息。
那种低头,更多的意味是隐藏。
是另一种形式上的傲慢,即便是低着头,其他人也不会,不敢小瞧对方。
林望舒小声说道:“多谢公公担忧,云安记住了。”
无论是皇帝的意思,还是那位大太监的示好。
在林望舒看来,问题都不大,都是一样的。
灵安公主失宠在即,最起码一时半刻,手里还有充足的人手供她调遣。
在这些人手用尽之前,她还不至于做出冲昏头脑的事情来。
海棠脸上带着笑意赶了回来,说是住持同意了。
林望舒此次上香,并不是上完香就要离开。
她要在这里,停驻两三日,在相国寺抄抄经书,驱散一下身上的倒霉。
这是对外的表达,也是海棠前去向住持说的事情。
林望舒看着刚才运进大蜡烛的大殿,那是一个偏远的庙宇。
里面供奉着很多香火,应该说,那是专门用来供奉某些牌位的地方。
有些香客,会在这里给自己想要供奉的人立上一个牌位,想要那些去世的人,能够在佛前超度。
送上的香火钱,也是十分可观惊人的。
刚才六皇子身后的随从,所携带的蜡烛,就是在那个殿里面会用到的蜡烛。
这里供奉的人,能够得到六皇子重视的人,在这个时间点,只有一位,那就是六皇子的生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