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他还命令:“重华不是还有一子在京中吗?既然他自己跑得如此果断,显然是不心疼这个儿子了,把他的尸首五马分尸送入西岐!”
没人敢反驳这个决定。
在京都狱中,重义考一身白衣显得十分憔悴,已失去了当年世子应有的风采。
不久前,他还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现在却成了阶下囚。
“不知父王逃脱与否……”
即便被囚禁,他的心中依旧记挂着父亲。
他也明白,是父亲以他为饵,设局逃命,对此,重义考并未心存怨恨。
作为一位忠诚而孝顺的人,他对自己的处境并无太大异议。
然而,突然间一阵风动,一个黑衣人出现在他面前。
“你是……鵅先生!”
认出对方,重义考的瞳孔猛然一缩。
重义考对鵅先生并不陌生。
“参见世子!”
鵅鹏施礼。
“鵅先生,你是来救我的吗?”
重义考有些激动地问道。
“不敢当,我没有那么大的能耐,只是来为你解脱。”
鵅鹏微微一笑。
“什么意思?”
重义考警觉地往后退去两步。
“你的存在妨碍到了二公子的道路。
我已经听说,商王要把你五马分尸,所以想助你减轻痛苦。”
鵅鹏继续说道。
话未毕,他便用法术攻击了重义考。
刹那间,重义考消失得无影无踪,连一丝真灵也未曾保留,失去了成仙的机会。
鵅鹏不敢久留,生怕引来其他强者的注意,随即迅速离开。
就在他离去后,本应死去的重义考却发现自己置身于一处宅院之中。
“这是哪儿……”
他茫然地看着四周,自己明明已经逝去了。
“这里是无尘居,主人暂时寓居之所,也是主人用替身法救了你一命。”
孔宣解释道。
主人陈轩询问他:“你父拿你作棋子引走商兵,弟弟能想尽办法不让你们死得冤枉,心中可有怨气?”
令人意外的是,重义考摇头道:“如果父王得以安全逃离,即使我不在了也值得;而弟想要杀我,想必是因为我不适合作为未来的国君。
虽然心里会有一些抱怨,但算不上怨恨。”
陈轩笑出了声。
“原来姬昌这位假君子教出的,竟然是真君子。”
接着,陈轩又问他:“我既然救你一命,你是否该知恩图报?”
重义考郑重地说:“一滴水之恩应当回报泉涌般的大德。”
陈轩笑了。
“好,那你就暂时留下来吧。”
回到西岐的路上,太姜掐指一算,得知姬昌已经归来,顿时喜出望外,立即派人前去迎接。
一时间,群臣百姓齐聚迎接归来的姬昌。
姬昌的正妻张望着问道:“邑考呢,怎么没有见到他?他不是要接您吗?”
闻言,姬昌黯然落泪,悲声道:“我被困京都,无怨言,但昨日突受诛令。
恰逢邑考出现,他把我打晕运出五关,他自己留下断后。”
众
君王一听到这话,顿时心花怒放,难道不是说他的国度将要兴盛吗?
人人都喜欢听恭维之词。
更何况眼前的垂钓老人似乎是一位不凡的高人。
“请问您是否是磻溪贤士?我是前来拜访您的君王!”
君主轻声问道。
“贤士不敢当,不过是个归隐山林的人罢了。”
老人背对着他们说道,仿佛带着几分清高的意味。
这举动立即使得气场不同凡响,君王心中暗喜。
没有大才,又怎能有如此风骨?
“我对先生久已敬仰,今日得见,实在是幸会啊!”
君王恭敬地笑着说。
“我看你没看到我的脸,怎么算什么幸运呢?”
老人反唇相讥,让君王稍愣了一阵。
随行大臣想上前训斥,但被君王制止了。
“虽未目睹先生尊容,却已久闻威名,如今相见倍感亲切。”
君王解释道。
老者哼了一声:真是个能说的!
这时,一位将领突然喊道:“伯侯,他哪里像个智者?看那直钩钓鱼的样子,像是个蠢人!”
这回轮到老人傻眼,心里骂道:“无知的家伙。”
君王走前一看也是一惊,这确实是用直钩钓鱼——莫非真如那位将军所言?
就在众人疑惑之际,老人淡淡地说:“弯钩钓的是鱼,而我这直钩……是要引出龙。”
这句话令所有人驻足。
其中的深意让人回味无穷,但将军还是嗤之以鼻。
“别管他,什么乱七八糟的直钩钓龙。”
话音未落,将军猛地被一股力量掀飞,掉进了河中。
大家面露诧异,纷纷戒备。
“缘分来时不可强求,无缘的话,你们请便吧。”
老人摆手说道。
君王神色复杂,急忙道歉并邀请贤士入国担任重要职务。
“望先生勿怪,愿意以最高礼遇待您!”
老人微笑着回应:“天命在我眼中昭然若揭,既然您诚恳至此,我不拒绝便是。”
随后提出了对诚心的具体考验。
于是乎,这位神秘的钓鱼老人随君王返回了宫殿,整个过程充满了曲折和戏剧性变化。
君王在经过重重试炼之后证明了他的诚意,最终成功迎来了传说中的奇才助他成就霸业。
离开后不久,白龙再次浮出水面,幻化成人形站在岸边,脸上流露出一丝不满:
“这个申前辈真是太爱指挥我们龙族的人演戏了!现在的阐教和我们龙族有矛盾,若非特殊情况下很难得到他们的帮助。”
白甲青年嘀咕道,无奈之下只好按剧本继续进行下去。
为了一场表演,申公豹向陈轩借了敖广。
面对西岐的奇异之处,感觉到多股魔力气息涌动,敖广化为一条巨龙迅速消失:“这个地方诡异得很,我还是尽早离开为妙!”
东伯侯李桓的宫殿中,李桓正和姜子牙及闻仲面对面而坐。
“闻太师,我明白你的来意,大王有意兼并我的领地。
身为臣子,我理应遵从,我会择日前往朝歌觐见!”
闻仲点点头后,二人随即离宫。
闻仲骑着墨麒麟,姜子牙乘马而出,路过城门时,闻仲望着远处笑道:“四大诸侯之中,李侯一向以忠诚着称,其女又是大王后,所以他是最早响应朝廷号令的一个。”
姜子牙则有些担忧:“这未免太顺利了,恐怕其中别有隐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