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康收到贾似道的奏疏,展开一阅大怒。杨康一掌重重拍在书案之上,震得案上的笔墨纸砚都跳了起来。
“好大的胆子!江南土财主果然是财大气粗,公然阻挠新政,还对皇后大不敬!”
黄蓉在一旁,见杨康这般动怒,心中不禁有些担忧,却也保持着端庄的仪态。
黄蓉轻声问道:“陛下,究竟发生了何事?”
杨康将奏疏递给黄蓉,语气中满是愤怒:“蓉儿你看看,这钱,朱两家不但对新政不满,还对朕的爱妻出言不逊!”
黄蓉接过奏疏,细细看完,黛眉微蹙。黄蓉从来都不是一个大度之人,有仇不报不是黄蓉性格。
钱、朱两家也没有什么值得黄蓉原谅的人。黄蓉冷笑一声说道:“要不把他们押解到大都来,就是要杀了他们,也得听听人家诡辩,”
杨康将黄蓉搂在自己怀里,说道:“将他们押解到大都来,朕要看看是什么人,”
第二天早朝,大殿之上气氛凝重。
众臣行礼完毕后,御史韩钦忠站了出来,韩钦忠和杨亭和是同科。
只是杨亭和庶吉士散官后,外放为县令,如今已经升为府台大人了。韩钦忠还是一个小小七品御史言官。
韩钦忠手中捧着笏板,声音洪亮:“陛下,臣有本奏!”
杨康微微颔首,神色冷峻:“讲。”
韩忠向前一步,义愤填膺道:“陛下,近日江南常州之事,实在是令人发指!
钱、朱两家,目无法纪,公然抵制陛下推行的新政,此乃对朝廷权威的公然挑衅。
他们仗着家族在当地的势力,为所欲为,丝毫没有将陛下的圣意放在眼里。”
韩钦忠很是嫉妒杨亭和,御史言官看似威风凛凛,今日参这个,明日参那个。可是多数时候皇帝并不喜欢,没有人爱被挑刺。
唐太宗还砸了魏征的墓碑呢!韩钦忠也明白自己又没有魏征那种能力,还是现实一点,收了贾宝林的钱财后,就开始行动起来。
说罢,韩忠转头看向一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而常州知府杨亭和,身为朝廷命官,非但不协助推行新政,反而与这两家世家勾结,百般阻挠。
据贾似道贾大人奏疏所言,杨亭和在面对贾大人的合理要求时,态度傲慢,拒不配合,甚至大放厥词,全然不顾陛下的威严和新政的推行。”
韩钦忠的话语掷地有声,在大殿中回荡。不少大臣听闻,纷纷交头接耳,面露惊讶之色,这韩钦忠不顾同科之谊。
因为现在金国扩展的很快,总的来说位置很多,竞争还是不激烈,大家还是一团和气。
有的大臣微微皱眉,心中暗自思量这其中的利害关系,有的则面露不满,对杨亭和与钱、朱两家的行为表示愤慨。也有对韩钦忠的不满,大家都是出来做官的,要讲和光同尘。
这时,一位大臣站了出来,是礼部尚书乌林管赞谟。
“陛下,此事还需谨慎对待。杨亭和在各地任职多年,政绩斐然,向来对陛下忠心耿耿,此次之事,或许另有隐情。臣恳请陛下明察,莫要冤枉了忠良。”
韩钦忠一听,立刻反驳道:“大人,这贾似道贾大人乃陛下亲派的度田使,他的奏疏还能有假?
如今证据确凿,杨亭和与钱、朱两家的罪行昭然若揭,若不加以严惩,如何能服众?又如何能让新政顺利推行下去?”
双方各执一词,在大殿上争论不休。杨康坐在龙椅上,脸色阴沉,静静地听着大臣们的争辩。
过了许久,杨康抬手示意众人安静:“此事朕自有定夺。待郭靖将钱、朱两家之人押解到大都,朕要彻查此事。”
接着又奏报了其他事情,黄河,淮河两岸有十几县灾情严重,请求减免赋税。
杨康感到黄河淮河这两河需要花大力气去整治。不过现在位置好处就是海运和铁路兴起,现在不需要死保运河。
杨康成立三河总督府,计划梳理黄淮河水系。黄河向北,淮河经过洪泽湖向运河入江,同时修建洪泽湖向东入海兼灌溉水渠。
参照后世治河经验,采取舍小保大建立行洪区和蓄洪区。建立水位观察点,水位高度超过多少就开闸行洪区和蓄洪。
三河总督是淮河,黄河,海河三河水系管理最高长官。
郭靖接到押解钱、朱两家去大都的旨意后,一刻也不敢耽搁,迅速整顿兵马,马不停蹄地朝着常州进发。
郭靖知道,现在杨康只是说押解入京问话,没有定罪,没有说带枷,多半还是有缓转余地。
抵达常州后,郭靖径直前往知府衙门,与杨亭和会面。
杨亭和见到郭靖,神色复杂,既有对旨意的无奈,又有对郭靖为人的信任。
“郭将军,此次之事,实在是棘手。钱、朱两家虽有子弟言语不当,但罪不至此,贾似道却借题发挥,欲将两家连根拔起。”
郭靖面色凝重,拱手道:“杨大人,陛下旨意难违,我亦知此事或许有隐情,但此刻只能先将人押解回大都,再向陛下禀明详情。还望杨大人协助,莫让我为难。”
杨亭和长叹一声,“郭将军,我明白你的难处。只是此事若处理不当,恐寒了江南百姓的心。”
说罢,杨亭和便与郭靖一同前往钱家。
钱家府邸,一片压抑的气氛。
钱家家主钱崇义得知消息后,强作镇定,却难掩眼中的忧虑。
“杨大人,郭将军,我钱家世代在江南,向来奉公守法,如今这是为何?”
杨亭和心中不忍,却也只能照实相告:“钱老爷,陛下有旨,要将你等押解至大都问话。此事我也无能为力,还望你配合,莫要做无谓的抵抗。”
钱崇义怒目圆睁,“分明是贾似道那小人陷害,我钱家何罪之有!”
郭靖上前一步,沉声道:“钱老爷,此刻争辩无用,待到了大都,若真有冤屈,陛下定会明察。”
钱崇义无奈,只能交代家人收拾细软,准备随郭靖前往大都。
随后,杨亭和与郭靖又来到朱家。朱家家主朱寿同样悲愤交加,但在旨意和官兵的威慑下,也只能乖乖就范。
杨亭和将钱、朱两家相关人员交割给郭靖后,郑重地说道:“郭将军,这些人就托付给你了。一路上还望多加照顾,也请你务必在陛下面前为他们说句公道话。”
郭靖点头应下,“杨大人放心,我定会将实情禀明陛下。”
说罢,郭靖便带着押解队伍,浩浩荡荡地朝着大都进发。
杨亭和则望着远去的队伍,忧心忡忡,不知这场风波最终会如何收场,只暗暗祈祷一切能有转机,不要再扩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