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魏救赵”是三十六计中的第二计。
这一计是指当敌人实力强大时,要避免和强敌正面决战,应该采取迂回战术。该计源于战国时期的桂陵之战。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国向齐国求救。齐国军师孙膑没有直接去邯郸解围,而是带兵攻打魏国都城大梁。魏军不得不回师救援,齐军就在魏军回师途中的桂陵设伏,大败魏军。
在这个计谋中,“围魏”是手段,“救赵”是目的,通过攻击敌人的要害之处,迫使其撤兵回防,从而解救受困的目标。此计的关键在于把握敌人的要害和心理,攻其所必救,调动敌人,变被动为主动,以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历史上除了桂陵之战的“围魏救赵”外,还有以下着名的类似案例:
1. 官渡之战曹操奇袭乌巢:东汉末年,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对峙。袁绍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曹操则处于相对劣势。袁绍的谋士许攸因不被袁绍重用,转投曹操,并向曹操献计奇袭袁绍的粮草重地乌巢。曹操采纳了这个建议,亲自率领轻骑部队,夜袭乌巢,烧毁了袁绍的粮草辎重。袁绍得知乌巢被袭,派主力部队救援,但为时已晚。曹操军队则趁袁绍军队军心大乱之际,发起反攻,大败袁绍。这一战例中,曹操攻击乌巢这一袁绍的要害之处,迫使袁绍的主力部队回援,从而改变了战场局势,与“围魏救赵”有异曲同工之妙。
2. 第二次布匿战争汉尼拔转战意大利:第二次布匿战争期间,迦太基名将汉尼拔为了对抗强大的罗马,采取了出人意料的战略。他率领军队从西班牙出发,翻越阿尔卑斯山,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北部,直接威胁到罗马的核心地区。罗马军队不得不回师保卫本土,从而减轻了迦太基在其他战场上的压力。汉尼拔的这一战略行动,虽然没有直接救援被罗马攻击的迦太基领土,但通过攻击罗马的心脏地带,迫使罗马分散兵力,间接达到了救援的目的,与“围魏救赵”的战略思想相契合。
3. 抗美援朝战争中的上甘岭战役: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了夺取上甘岭这一战略要地,投入了大量的兵力和火力。中国人民志愿军在表面阵地丢失的情况下,坚守坑道,不断对敌人的后方补给线和指挥所等要害部位进行袭击。“联合国军”为了保障后方的安全,不得不将大量的兵力和精力投入到后方的防御和清剿中,从而减轻了志愿军在正面阵地上的压力。志愿军通过这种战术,成功地抵御了“联合国军”的进攻,取得了上甘岭战役的胜利。这也是一种“围魏救赵”式的战术运用,通过攻击敌人的后方要害,迫使敌人分散兵力,从而达到了战略目的。
“围魏救赵”的主要策略如下:
1. 避实击虚:
- 分析敌方部署:避免与敌人的强大主力部队正面交锋,仔细研究敌人的兵力分布、防御重点等情况,找出其薄弱环节。例如,魏国倾全国之力攻打赵国都城邯郸,其国内的防守力量必然相对空虚,这就是齐国可以利用的弱点。
- 选择攻击方向:针对敌人的薄弱点发动攻击,以最小的代价取得最大的战果。在桂陵之战中,齐国选择进攻魏国都城大梁,这里是魏国的政治、经济中心,但在主力部队出征赵国的情况下,防守力量不足,齐军的进攻能够让魏国感受到巨大的威胁。
2. 攻其必救:
- 寻找要害目标:确定敌人最为关注、对其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或与当前局势紧密相关的目标。这些目标一旦受到攻击,敌人必然会回师救援。比如都城对于一个国家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是国家的核心所在,攻打魏国都城大梁,必然能让魏国军队放弃对赵国的进攻。
- 把握攻击时机:在敌人陷入困境或者对其要害目标的防守最为薄弱的时候发动攻击,这样可以增加敌人回师救援的紧迫性,使其在慌乱中做出决策,从而为己方创造更有利的战机。
3. 以迂为直:
- 表面舍近求远:从表面上看,不直接去救援被围困的目标,而是绕路去攻击敌人的后方或其他关键地点,这种做法看似绕了远路,但实际上能够避开敌人的锋芒,避免直接冲突带来的巨大损失。
- 实则直达目的:通过这种迂回的方式,打乱敌人的部署,牵制敌人的兵力,最终实现解救被围困目标的目的。就像齐国军队没有直接奔赴赵国邯郸与魏军交战,而是进攻大梁,迫使魏军回援,从而间接解救了赵国。
4. 诱敌深入、骄敌轻敌:
- 伪装与示弱:可以通过故意表现出自己的弱小、无能或者采取一些虚假的行动,让敌人产生轻敌的心理,放松对己方的警惕。例如孙膑在指挥齐军时,先佯攻魏国的平陵,故意在平陵输给魏军,并且派出少数部队佯装与庞涓的部队交战,故作示弱,使庞涓认为齐军主将指挥无能。
- 诱导敌人犯错:利用敌人的轻敌心理,诱导敌人做出错误的决策和行动,使其陷入己方预设的陷阱。庞涓在看到齐军的“弱势”表现后,丢掉辎重,以轻装急行军昼夜兼程回救大梁,结果在桂陵遭遇齐军伏击。
5. 把握全局、协同配合:
- 全局观:制定策略时要对整个战局有全面的了解和把握,清楚地认识到各方势力的关系、敌我双方的优势和劣势以及战场的形势变化等。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到实施“围魏救赵”策略的最佳时机和地点。
- 协同作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各个部队之间的紧密配合,包括佯攻部队、主攻部队、伏击部队等,各部队要按照预定的计划和目标行动,确保整个策略的顺利实施。例如在桂陵之战中,齐军的不同部队在孙膑的指挥下,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最终取得了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