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有不少的臣子,都是建文帝时期当官的人,这些人,不能一下子全部替换,但也要逐步替换。
对于这些墙头草,朱棣向来是不怎么放心的,用锦衣卫进行监察,平日里倒是也没有什么不轨的举动,但一朝天子一朝臣啊!
这前朝的,当然要换掉了,因此科举考试就举办得比较频繁,开科的次数变多了,一部分取的进士,要到地方上去做官,一部分则是要留在朝中听用。
韩辰去街市上看了一下这些读书人,一个个的,也不怎么光鲜亮丽的。
穿得衣服也大多是布,而不是丝绸那种。
客栈是人满为患,有的书生没有进贡院的资格,但也想来体会一下科举的氛围。
“这些读书人有什么用,打起仗来,是根本就出不了什么力的。”
牛三很是不屑,他倒是大字不认识几个。
古代王朝,少有安宁的岁月,总是动不动就打仗,战争方面的人才,是层出不穷,有的人天生就有那个天赋。
“这要理政,不用读书人用谁啊!字都不认识的人能用吗?”
韩辰淡淡的说道。
首先,绝大多数人根本就不识字,恐怕那是连自己的名字都是不会写的,看得懂状纸吗?因此,这录取官员,肯定都是读书人的。
这武将也得认字啊!不然的话,能看懂诏书的吗?
“你在军中的时候,要想当将军,恐怕也得识字的吧!”
韩辰说道。
牛三无言以对,这的确如此,不识字,没法当将军。
毕竟,需要看地图啊!地图上那是有地名,这不认识地名怎么打仗的啊!
随后,韩辰就去了学堂,这年头,能够读书的,都是家里有底子的,家里没钱的,学费交不起,只能是在家放牛放羊了。
搞基础教育,现在就没法搞,还没有到那个程度,谁出这个钱啊!皇帝肯定是不会拿这个钱出来的,而且,需要控制读书人的数量。
读书人不能太多,也不能没有。
绝大多数读书人,是考不上的,他们考不上的话,会不会对朝廷不满啊!肯定会的,因此,这类人的数量那是不能过多。
历史上,就有那种落榜之人造反的人,造成的破坏性那是很大的。
基础教育,不整上去,文化层面,就得不到发展。
难啊!封建王朝,很多事情那是没法更改的。
这是皇权为尊,一切威胁皇权的事情,都不允许出现。
过了几日,沿海州府传来消息,被倭寇给打劫了。
倭寇晚上出动,在沿海登陆,打劫的速度非常快,劫完了财物,就赶紧走了,这调兵根本就来不及,也没法追击啊!
大明的水军,虽说看上去数量不少,也有实力,可是大海茫茫,这怎么逮住啊!
大海又是一览无余,隔的老远,人家就发现你了,而后就跑了。
“老师,能不能想个一劳永逸的办法,这倭寇,是个麻烦事,他们真是穷疯了。”
朱高炽很是忧虑了,大明朝开国之时,实施了海禁,有一部分就是因为倭寇存在的原因的。
这倭寇吧!既不好防范,也没法彻底消灭,那都是穷横穷横的。
“他们就是太穷了,日子不好过,所以才来打劫,这要彻底解决,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就是攻入他们的国土,进行彻底消灭,第二,就是进行贸易,让他们能赚钱,但这两者都不可行。”
韩辰淡淡的说道。
“没错,茫茫大海,要攻击他们,那得进行劳师远征,可不是陆地上那么容易的,大海上风云变幻,也不是没有危险,要是来个狂风暴雨,一般的船,根本就挡不住的。”
“若是能够打过去,早就打了。”
朱高炽虽说也不是十分了解军事,但是也清楚,攻打扶桑,困难重重,历史上,都没有实现过,不是不想打,而是实在是鞭长莫及的啊!
“这第二,进行贸易,恐怕也不行,倭寇狼子野心,他们有了钱,那还了得,岂不是野心更加膨胀了吗?用来装给军队,来打我们怎么办?”
朱高炽摇了摇头。
韩辰非常满意,不愧是他的学生,倒是能够看出来这些。
“没错,确实如此啊!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啊!因此,现在无论做什么,都是无法根治的,不过,可以想一些办法防范。”
“比如说,在海边安排岗哨,倭寇来了,可以起一个预警作用,与此同时,要准备多驻军,起到一个威慑性的效果。”
韩辰想了想,然后说道。本来他还有一招,那就是把沿海居民内迁,到时候倭寇就抢不了的。
不过,这需要考虑到人家的生计,人家那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住在大海边上,定然那是为了打鱼为生得,恐怕也不会种地,这内迁,不要钱的啊!谁来花这个钱,这又不是少部分人,怎么说,恐怕也得波及到几百万的人口的吧!
因此,不能这么办事,也就只能预防了,倭寇这个问题,那是真不好解决的。
可以说,大明朝自始自终都在跟倭寇对抗。
最后灭亡,其中的一部分原因,就是被倭寇消耗了国力。
“那个高丽,能不能驻军啊!这个地方挺危险的,迟早都是一个火药桶。”
韩辰询问。
朱高炽愣了一下,他们可不兴在藩属国进行驻军的,这就好比,人家都已经称臣纳贡了,你还要在别人的家里去住着,这不是有毛病的吗?
“这事我可做不了主,不过那地方那么穷,驻军做什么,这驻军这么远,粮草运起来也挺麻烦的。”
朱高炽说道。
韩辰点了点头,心想也是,当地定然供养不上。
当然了,也不着急,倭寇要想成势,那还早着呢,他们现在也就只能是做一点下作的勾当了。
“倭寇这事,现在还是防范为主。”
韩辰也有些无奈,人家又不会跟你决战的,都逮不住人。
最近的大事,当然就是科举了,不少大户人家的女儿,尚未出阁的,都翘首以盼,如果能够高中,那么就可以则为夫婿了。
其实不少人,都是有家室的,然而,为了能够往上爬,就需要写休书,休掉家中的妻子,去大户人家当上门女婿去。
科举在贡院举行,由礼部负责,还是很庄严的事情,主考官,都是一些大儒。
至于这其中,有没有腐臭的勾当,韩辰觉得应该还是没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