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如此,自古以来那都是这样的,吃来吃去,像是一个轮回,这样的轮回永远都在交替。
韩辰琢磨着,得想个办法,打击地方豪强,这才是最为重要的事情,大明朝开国,已经是几十年了,分化已经开始明显出现。
这次在黄家,抄出了那么多的银子出来,就可想而知,是怎么一回事了,战争分配了财富,当没有战争的时候,两级分化又出现了,这种分化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没有一劳永逸的办法。
战争也只是短暂洗牌而已,然后一切又会恢复成常态,这就是一个轮回。
韩辰思来想去,发现打压地方豪强,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在操作上面不容易,这些个地方豪强,也不是那么好惹的,很多都有靠山,指不定还是朝中的重臣,形成了一种树大根深。
过了几天,韩辰来到了海边,一个叫做清平县的地方。
凉风习习,海面上那是波光粼粼的,天气那可谓是极好的。
这靠山吃山,靠海吃海,海边无非就是打鱼而已。
在韩辰的观感之中,他觉得,靠海吃海,比靠山吃山,那是要好上许多的,经济利益那也是更大。
只是有倭寇的袭扰,清平县,驻扎有两千军,称为备倭军,就是为了防范倭寇的。
这个倭寇,尽管没有成气候,但是,时不时的,给你来上一刀,也是令人防不胜防,主要就是海岸线太长了,根本没法进行防备,而倭寇是属于机动的,很难将其给逮住。
其突然进行袭击,那也是难以防备的。
清平县去年就遭到了倭寇的袭击,死了一些人,但所幸,并没有造成太大的损伤。
本地也是颇为富裕,在街市上都看得出来,没有几个衣衫褴褛的人。
这就是靠海吃海,除了打鱼而外,还有海盐生意,因此,日子过得比较滋润。
很显然,倭寇也不是眼瞎,他们打劫,肯定是打劫相对富裕的地方,那种穷困之地,请他们去他们都不去的。
韩辰先找了一家客栈住下。
出来也已经超过半个月时间了。
这心神也疲惫,韩辰计划,等几天就可以折返回京城了,以后再出来就是了。
“这地方还不错,没有那么穷。”
牛三目光四处扫视着。
“靠海吃海吗?靠着海,总归能够过日子的,不至于没饭吃。”
韩辰说道,自古以来,好像从来没有听说过海边闹饥荒的,没有粮食,可以去打鱼吗?总归不会饿死。
这海边,要大力发展,首先就是把路给修好。
很多官道那还是泥路,没有铺上水泥,一到下雨天,根本就没法走,这影响了商旅往来,对于经济发展是不利的。
道路不通,是发展不起来的,应该首要,把沿海的道路修好。
不过现在又没有机器,人工造水泥,效率不行,难以满足需求的,不过,这个水泥应该放开,允许私人来弄,这样的话,还能够开创出一个市场来呢。
等回去之后,要进行建议。
第二天,韩辰去了备倭军,不过他没有表明自己的身份,他是文官,跑到军队去干什么,这有些敏感了。
这些备倭军,战斗力的话,不是很强,并非绝对的主力。
对付倭寇,按理说倒是也够了,倭寇也没有多能打。
大明朝的主力,主要还是放在边关以及京城。
这相比之下,气质都不一样。
所谓的备倭军,就是把地方上的青壮组织起来,发放武器,稍加训练一下。
很多都没有盔甲穿,一般军中,就是达到一定的级别才能披甲,不是所有士兵都能够带甲的,铁不要钱的啊!这也是为了节省。
倭寇是多股,其实战斗力没有什么利害的,就是神出鬼没,让人难以琢磨。
要对付倭寇,还是只能是水军,毕竟倭寇在海上飘着,他们都是分散,也不集中,很难进行一网打尽。
韩辰看了看就走了。
“大人,你怎么不进去看看啊!地方将领也该对你见礼。”
牛三有些不解。
“你懂个什么,我是文官,没有圣旨,不能随便进入军队,到时候免得引起别人非议,皇帝那可都是小心眼。”
韩辰淡淡的说道。
文官,要尽量避免跟武将见面的,免得到时候说他们互相进行勾结,图谋造反。
文官和武将其实就是两个系统的,互相看不顺眼。
“这个备倭军,看上去似乎不咋地。”
牛三说道,他在军中待过,能不能打,其实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了。
“够用就行了,又没有指望着他们去消灭倭寇的,他们也不具备那个能力,要消灭倭寇,还得靠水军。”
韩辰淡淡的说道。
“要不是隔着茫茫大海,倭寇早就灭了,哪里能够让他们嚣张的。”
牛三不屑的说道。
“你都说了隔着茫茫大海,怎么打啊!根本没法打,这个倭寇,那都是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韩辰有些无奈,要是陆地相连的话,倭寇早就没了。
不过,大明朝收拾倭寇,还是常胜的,但不能一劳永逸,会被消耗很多的国力,间接上,打倭寇也是大明朝灭亡的原因之一。
明朝灭亡,本身就是很复杂的一件事情,各种各样的原因综合在了一起。
在本地待了几天之后,韩辰就踏上了归途,准备返回京城了,这次出来看看,他其实很不满,地方上乱七八糟的。
尤其是乡下,官府根本就不怎么管,完全就是地方宗族把持,按照祖宗家法行事,动用私刑。
可是偏偏,这还不好改变,没有那么多人来管理的。
韩辰也疲倦了,等回到了京城,他整个人都麻了,有气无力的躺着。
乘坐马车,有的路段也是挺颠簸的,他感觉浑身上下骨头都不舒服。
“不要忘记你答应我的事情。”
鱼寒衣提醒。
“我会帮忙物色的,不过这事,讲究个你情我愿的,也不是我直接就做主了,还得看你妹妹的意思。”
韩辰说道。
“她年纪也不小了,再大一些,还能嫁得好嘛?”
鱼寒衣有些忧虑。
这古代女子,十几岁都婚配了,到了二十多岁,还没有婚配,那得被人给骂死。
“是做官的人家,还是一般的大户人家。”
韩辰询问。
“不能是做官,官场上一次风波,就可能小命不保,一般的殷实家庭,吃穿不愁就行了。”
鱼寒衣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