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张聪陷入迷茫的那些岁月里,命运似乎对他网开一面,让他成功地跨越了第一道人生的围城,并意外地邂逅了一份真挚的爱情。
时间回溯到 1997 年那个严寒的冬天,当时的张聪和汪丽已经走到了婚姻的尽头。他们最终选择通过法院的判决来结束这段早已千疮百孔的关系,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这一决定对于两人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解脱,但也给张聪的人生带来了巨大的改变。
有位声名远扬的作家曾在其不朽之作中如此深刻地描述道:“婚姻宛如一座围城,城外之人满怀憧憬想要闯入其中,而身处城内的人们却迫不及待地渴望逃离。”这句话仿佛就是为张聪量身定制一般,他对此感同身受。
回首张聪的一生,他的婚姻之路可谓布满荆棘,充满坎坷。他先后经历了两场惊心动魄的情感浩劫。
首次婚姻的挫败不仅令他痛失组织的信任,更使得他在长达十六年的仕途中在文化局停滞不前,始终未能迈出哪怕一小步前进的步伐。
其实,造成这一切悲剧的根源或许要追溯到张聪的童年时期。那时的他遭遇了两次几乎致命的打击——一次是头部遭受重创,另一次则是在潭水中抽筋溺水。
这接二连三的磨难无情地摧毁了他的情商,致使他自此以后变成了一个令人唏嘘不已的“智商超群、情商低下”的怪异之人。
总之,他这个人啊,那可真是个“钢铁直男”!别说去讨好自己的老婆了,就是面对领导,他也绝不会有丝毫谄媚巴结之意。
然而,他却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既傲娇又喜欢安静。对于他人的不尊重,他尤其反感,一旦有人胆敢跟他争吵,那简直就是触碰了他的逆鳞。
可惜的是,汪丽并没有真正深入地去了解和理解张聪的过去以及内心世界。
平日里,她总是会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琐事,比如饭菜咸淡不合口味啦、没有按时回家做饭、不肯陪她逛街呀等等,跟张聪较起真来,丝毫不肯退让半步。
仿佛只有这样不断找茬儿、跟他过不去,才能让她觉得生活有些波澜,否则这日子过得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无味。要是连着三天都没跟张聪吵上一架,她心里就会憋得慌,浑身都不自在。
就这样,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渐渐地,张聪那颗原本炽热的心被吵得七零八落、寒意逼人。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会耐着性子向汪丽解释事情的原委;后来,实在忍无可忍便开始发怒回怼;再往后,干脆直接进入冷战模式,谁也不理谁;最终,绝望至极的张聪甚至提出了离婚这个令人痛心的决定。曾经恩爱的两个人,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向了关系破裂的深渊,直至尽头……
一日,张聪因与单位同事玩了几局三打哈,逾七点方归家。汪丽竟然彻夜不眠,与张聪争执不休。
子夜,张聪疲惫至极,对汪丽不堪入耳之辱骂置若罔闻,径自上床歇息。
岂有此理!张聪之举,更令汪丽怒不可遏。她愤然冲入厨房,舀了一瓢水来到卧室,猛地掀开被子,满瓢冷水倾洒于床,跺脚厉声道:“我看你还如何安睡。问题不解决,谁都休想睡觉。”
经过一整夜的闹腾,汪丽仍然不肯善罢甘休。第二天清晨,天色才刚刚泛起鱼肚白,张聪就拖着那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一般、无比疲惫的身躯,缓缓地踏入了办公室,准备开始新一天繁忙的工作。
然而,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汪丽竟然如同鬼魅一般紧紧跟在了他的身后。
“张聪,你这个没良心的混账东西,今天要是不把这件事情给我说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就别想安安稳稳地上班!”
汪丽此时就像一头被激怒的狮子,瞪大双眼,满脸涨得通红,嘴里不停地咆哮着。与此同时,只见她高高举起拳头,然后猛地朝着办公桌上铺设的那块厚厚的玻璃砸去。
随着“砰”的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那块坚固的玻璃瞬间碎裂成无数块细小的碎片,散落一地,发出清脆而又刺耳的声响。
汪丽如此过激的举动,着实把刚刚到达办公室的小向吓得不轻,他惊愕地张大了嘴巴,眼睛瞪得浑圆,呆呆地站在原地,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反应。
而其他同事们听到这边传来的巨大动静之后,也都纷纷放下手头的工作,快步赶过来围观看热闹。
此刻的张聪只觉得自己的脸都快丢尽了,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从心底熊熊燃烧起来。他气得浑身发抖,脸色铁青,手指紧紧地攥成拳头,指甲深深地陷入掌心之中。
盛怒之下,他毫不犹豫地掏出手机,拨通了在法院工作的同窗好友的电话。
“喂,兄弟,我实在受不了啦!帮我个忙,赶紧替我办理一下离婚手续吧!”张聪对着电话那头大声喊道。
这位好友倒也十分仗义,接到张聪的求助之后,二话不说立刻答应下来,表示会尽全力帮忙处理此事。果不其然,仅仅过了一个星期,那位好友就亲自将法院准予离婚的民事裁定书送到了张聪的手中。
而在这一年里,他们的女儿年纪尚幼,甚至还未满十岁。张聪决定暂时隐瞒这个残酷的事实……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们最终做出了一个艰难而又特别的决定——离婚不离家。
这个决定并非一时冲动,而是综合考虑到多方面因素后的结果。
一方面,他们不想让年幼的女儿过早地承受家庭破裂所带来的痛苦和压力;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够给予女儿一个相对稳定的成长环境,陪伴她度过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于是,两人达成协议,在表面上依旧维持着夫妻关系,但实际上已经分道扬镳。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夫妻俩默默地履行着各自的责任。
时光荏苒,转眼间到了2005年的夏天,女儿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终于,女儿以优异的成绩被京都的一所 985 大学录取!
收到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刻,夫妻俩激动得热泪盈眶。多年来的辛勤付出总算有了回报,女儿的未来充满了无限可能。
就在这时,那个曾经的约定也到了兑现的时候。张聪没有丝毫犹豫,毅然决然地选择了净身出户,去追寻属于自己的真正幸福。尽管心中有着万般不舍,但他深知此时放手才是对彼此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