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子无悔,抉择本身是向前,不要太执着于当时发生的事,也不要后悔所做的每一个决定;那是当时的你权衡利弊做出的最好的判断,有一瞬间的快乐就够了,至少当时给你带来了很大的幸福价值。”
“人不可能每一步都正确,总要走一些弯路的,迈过那个坎就是新生,人生这张空白的卷本就是自己所书写的,杂乱空白整齐,都是属于你不可泯灭的一部分,不要去责备当时的自己。”
“不要去怀疑自己的眼光,那时的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人生不止步于此,没什么大不了的,总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让你难以启齿的秘密。”
“慢慢去原谅过去的自己吧,昨天的太阳晒不干今天的衣服,别被困在阴雨天,去迎接那属于你自己的新生吧。”苏北辰接着写第十六册竹笺书。
写到此处,苏北辰微微停顿,目光有些迷离。他想起曾经自己年少轻狂之时,也曾犯下诸多错误,那时的懊悔几乎将他淹没。
但如今看来,那些过往确如笔下之言,虽曲折却也是自身的一部分。
这时,一阵微风拂过,吹起桌上的纸张沙沙作响。
苏北辰回过神来,继续落笔。“吾亦曾困于往昔,然终悟此理。昔日之事,仿若繁星点缀夜空,或明或暗,皆成景致。”
他深知这些话语不仅是写给自己看,更是要留给后人借鉴。
苏北辰的笔尖蘸满墨汁,最后写道:“愿君观此书,能释怀过往,勇往直前,莫负此生韶华。”
写完第十六册竹笺书后,他缓缓合上笔盖,长舒一口气。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书上,仿佛赋予了它一种特殊的生命力,而苏北辰知道,这书中蕴含的智慧将会随着岁月传承下去。
苏北辰将十六册竹笺书仔细整理好,放入特制的木盒之中。
他决定带着这些书前往城中的学府。一路上,行人看到他怀中抱着的木盒,眼中都流露出敬重之色。
来到学府,学究们纷纷前来相迎。苏北辰将木盒郑重地交给他们,并叮嘱一定要妥善保管。
当众人得知这是苏北辰多年心血之作时,皆是惊叹不已。
数日后,学府内开设专门课程讲解苏北辰的竹笺书。学子们围坐在一起,认真聆听先生解读其中深意。
那一句句充满哲理的话传入耳中,不少年轻气盛之人开始反思自己过往的行为。
消息渐渐传开,苏北辰的名声更加远扬。许多文人墨客前来拜访,欲求一见。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落在庭院之中,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
苏北辰静静地站立在这光影之间,身姿挺拔如松,他那双深邃的眼眸凝视着前方,那里正有一群群怀揣着梦想和求知欲望的人们缓缓走来。
这些人来自五湖四海,有的身着华丽锦袍,有的则穿着朴素衣衫,但他们眼中都闪烁着对知识、对真理的渴望之光。
看着他们充满朝气与期待的面容,苏北辰的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感慨。
他深知,自己所传授的不仅仅是一门技艺或者一些理论,更是一种能够改变人生轨迹、启迪心灵智慧的力量。
而此刻,他就像一位辛勤耕耘的农夫,将自己的思想比作一粒粒珍贵的种子,小心翼翼地播撒在了这片肥沃的土地之上。
苏北辰相信,只要给予时间和适宜的环境,这些种子必定会破土而出,茁壮成长。
它们会扎根于这片大地深处,吸收着养分,逐渐枝繁叶茂。终有一天会有人看懂这些竹笺书,真正走进苏北辰的温柔似水的内心。
……
…………
………………
第二十一卷杏雨梨云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