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关将军战死荆州,全军覆没。\"马良颤抖着声音向刘备报告。偌大的成都宫殿内,一片死寂。刘备坐在上首,双手紧握案几,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云长......\"刘备喃喃道,声音中充满悲痛与愤怒,\"朕与云长结义二十余载,同生共死,不想今日竟被孙权如此算计!\"
诸葛亮立即上前劝阻:\"主公节哀。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不能让东吴得逞。\"
\"稳定军心?\"刘备猛地站起,\"朕的二弟惨死,荆州沦陷,岂能轻易善罢甘休!传令下去,调集各路人马,朕要亲自讨伐东吴,为云长报仇!\"
法正连忙进言:\"主公息怒。东吴此次不仅占据荆州,还与魏国暗中勾结。若贸然出兵,恐怕正中敌人下怀。\"
\"孔明,你怎么看?\"刘备转向诸葛亮,眼中燃烧着复仇的火焰。
诸葛亮沉吟片刻,说道:\"关将军之死,确实令人痛心。但主公要为大局着想。如今魏国虎视眈眈,若我军主力东进,后方必然空虚。建议先稳定内部,等时机成熟再图报仇。\"
\"可是......\"刘备正要反驳,李铭突然入殿,单膝跪地:\"主公,末将有要事禀报。\"
\"说!\"刘备急切地问道。
李铭沉声道:\"根据细作回报,东吴已经开始在荆州大规模清洗关将军的旧部。不仅如此,他们还派人在各地散布谣言,说主公已经放弃荆州,让将士们自求多福。\"
这个消息更加激怒了刘备:\"好一个孙权,不仅夺我荆州,杀我二弟,还要离间我与将士的关系!朕若不讨伐东吴,枉为人主!\"
诸葛亮见状,知道必须想办法让主公冷静下来。他说道:\"主公若要讨伐东吴,也需要充分准备。建议先派人暗中联络荆州旧部,了解敌情,同时加紧练兵备战。\"
法正附和道:\"不错。东吴此次能够攻下荆州,除了有内应配合,更重要的是抓住了我军轻敌的心理。若要报仇,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刘备虽然心中仍然愤怒,但也明白臣下们说得有理。他沉声道:\"那依你们之见,应该如何应对?\"
李铭建议道:\"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派人暗中联络荆州旧部,了解东吴的虚实;第二,加强军备,训练水军,为将来东征做准备;第三,派出细作,打探东吴和魏国的动向。\"
诸葛亮点头赞同:\"此计可行。同时,我们还要注意安抚军心。关将军的死讯传开后,必定会引起军中震动。必须让将士们看到希望,否则军心不稳,后患无穷。\"
然而就在这时,又有军报送到:东吴不仅在荆州大肆宣扬武功,还派人到各地散布消息,说蜀汉已经衰落,不复当年之勇。这些消息传到军中,引起了极大的不安。
\"这是要打击我军士气!\"刘备怒道,\"朕决不能坐视不管。传令下去,调集水军,准备东征!\"
马良连忙提醒:\"主公且慢。东吴水军实力强大,我军贸然东进,胜算不大。不如先练兵备战,等时机成熟再图报仇。\"
法正也说道:\"况且魏国正在边境集结大军,随时可能南下。我军若全力东征,后方必定空虚。建议从长计议。\"
刘备来回踱步,内心充满煎熬。一方面,他迫切想要为关羽报仇;另一方面,他也知道臣下们说得有道理。最终,他长叹一声:\"也罢,就按你们说的办。不过朕要在最短时间内看到成效!\"
诸葛亮立即安排:一面派人暗中联络荆州旧部,了解东吴虚实;一面加紧练兵,特别是水军的训练;同时也派出细作,密切关注魏国和东吴的动向。
然而,东吴的挑衅还在继续。他们不仅在荆州竖起关羽的首级,还派人到处宣扬此事,意图打击蜀汉军心。更令人愤怒的是,东吴还在暗中笼络荆州的世家大族,企图从根本上瓦解蜀汉在当地的影响力。
这些消息传到成都,让刘备更加坐不住。他多次要求立即出兵,都被诸葛亮等人劝阻。然而,随着东吴的挑衅越来越过分,就连一向主张稳健的将领们也开始动摇。
\"主公,末将请战!\"马超上前请命,\"东吴如此欺辱我军,若再不反击,军心必散!\"
黄忠也说道:\"末将虽然年迈,但也愿意为关将军报仇,讨伐东吴!\"
眼看将领们群情激奋,诸葛亮不得不再次出面:\"诸位将军且慢。东吴此举就是要激怒我们,引诱我军贸然出击。我们千万不能中了他们的计。\"
李铭也提醒道:\"现在最重要的是稳定军心。建议主公下令,严惩散布谣言者,同时加强军纪,以免将士们轻举妄动。\"
刘备虽然心中仍然愤怒,但也不得不承认臣下们说得有理。他下令加强军纪,同时也命令加紧练兵,为将来的报仇做准备。然而,每当听到关于关羽之死的消息,他的心中就充满了无法平息的怒火。
\"云长,你在天之灵看着。朕一定会为你报仇,讨伐东吴,夺回荆州!\"刘备望着东方,暗暗发誓。这个誓言,预示着一场更大规模的战争即将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