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8章 发酵蔬菜汤
白蘑菇被简单的切成小块。经过炖煮,变得十分饱满。芹菜根则已经炖到半透明,看起来青青的,十分可口。
这道菜盛在浅口的描花陶碗里,看上去颇有异域风情。
若只是看这菜的卖相,朱圆圆可能没兴趣,但配上这么好看的盘子,她就很想尝一尝了。
入口是肉桂与姜黄带来的泥土香气,还有茱萸粉留下的微辣后劲。
轻轻咀嚼,那杏仁粉与椰奶的油脂感包裹在舌尖处。虽然油香,却又比奶油调制的汤羹更加轻盈。
蘑菇在炖煮之前似乎经过提前的烘烤,吃起来柔嫩多汁,但咀嚼时却能感觉到边缘微焦,散发出好闻的炭火香。
芹菜根儿已经炖到软绵绵的,吃起来微微有些纤维感,虽然不脆,但是配上滋味丰富的酱汁,反而恰到好处。
这菜好吃是好吃,就是口有点重。若是光吃这个,等下肯定要口渴。
朱圆圆把菜汁浇到米饭上,用勺子搅拌均匀,让菜肴变得不那么重口,这才大口大口的享用起来。
八戒道:“妹子喝汤。”
说着,把方才盛好的发酵蔬菜汤,放在了朱圆圆跟前。
“哎呦,猪哥今天怎么这么体贴?”
八戒道:“特别好喝,你喝了就知道。”
朱圆圆警惕的看了他一眼:不会吧,这个猪弄鬼。
她将信将疑的将目光投向那发酵蔬菜汤。
这道汤呈现出浓烈的深绿色,不用凑近去闻,就有一种发酵蔬菜的特殊气息,表面浮着透亮的茱萸穗和薄荷碎。红红绿绿一对比,视觉冲击十分强烈。
发酵的芥菜叶,萝卜叶切碎后,在汤中卷曲。
卖相确实不大好。
“八戒这家伙不会在整我吧?”朱圆圆心里暗想。
不过本着对美食的探索精神,朱圆圆还是盛了一勺,吹了吹,送到嘴边。
入口是发酵蔬菜的乳酸味,味道和泡菜有些相似,但更加强烈。
茱萸和薄荷的调味,使得这汤辛香交织,而孜然粉的存在也不低。
朱圆圆咂咂嘴,把这味道拆解起来,总感觉是黑暗料理。可是真正细细品尝时,却觉得它们互相搭配的恰到好处!
那汤羹质地浓稠,发酵的菜叶软中带韧。一口下去,酸中有辣,唾液疯狂的分泌。
朱圆圆居然出人乎意料的,还想再喝一口。
这道汤虽然不符合她平时的饮食习惯,但作为一道菜来说,那是十分好吃的。
八戒说道:“怎么样?味道是不是很好?”
朱圆圆点点头:“确实很好!不过猪哥,你怎么会喜欢吃这个呢?”
“嗯,我嘛,这个让我想起了我小时候的味道。”
“你的小时候?”朱圆圆瞪大了眼睛。哦,等等……八戒好像是在猪圈里出生的吧?他是说这味道像泔水……
朱圆圆噗的一声笑了。
沙悟净道:“妹子,你笑什么?”
朱圆圆摇摇头:“没什么,没什么!我想起高兴的事情了。”算了算了,倒胃口的话不能说。
一席饭毕,吃饱喝足。
唐僧就要告辞,却被众僧留住说道:“老师,不妨宽住一二日,过了元宵耍耍去。”
唐僧惊讶道:“我这一路上只知道有山有水,忙着赶路,把光阴都错过了,竟不知几时是元宵佳节。”
众僧笑道:“老师心中只有拜佛,故不以佳节为念,今日乃是正月十三,到晚上就试灯,后日就是上元,直至十八九方才熄灯。”
八戒听说有灯会,连忙道:“师傅,要不就留下几天吧,咱们也瞧瞧人家的元宵花灯,是什么样的!”
朱圆圆也来了精神。她也很想看看西游记里天竺的花灯!一时忘了这个唐僧是处处遭难,步步该灾,金平府也有剧情。只管向唐僧投去期盼的眼神:“师傅,要不就看看吧,我也想看看。”
唐僧见这寺庙里的众位僧人诚心苦留,徒弟们也想看看。无奈,只得答应,便住下来。
当晚上果然有试灯的,佛殿上钟鼓喧天,乃是街坊众信人等,送灯来献福。
唐僧带着四个徒弟都出来看了灯,这才各自归寝。
天色已晚,众僧对唐僧说道:“老师傅,我们前晚只在荒山看灯,今晚是正节,进城里去看看金灯如何?”
这两日看灯景色的确不错,唐僧便点头答应了。
朱圆圆换了一身簇新的衣裳,斜背了一个小布包,高高兴兴的准备进城去看花灯。
八戒见状,也凑热闹,不知道从哪儿摘的假花儿,别在耳朵上,着意打扮了一番。
悟空笑道:“这个呆子。不打扮还好,一打扮倒更吓人了!”
“去!你以为你能强多少?”八戒道。
兄妹几个吵吵嚷嚷的,心情都不错。
等寺里的僧人收拾好,一起进了城。
因为今日是正月十五,没有宵禁。
满城乱哄哄的,无数人烟。有不少跳舞的、耍杂技的、装鬼的、骑象的……东西南北都是人,看都看不过来。
却才走到那金灯桥上,朱圆圆与众人凑近一看,原来是三盏金灯,那灯有缸来大,是细细的金丝编成的,里面托着琉璃薄片,装着的灯油喷喷的香。
朱圆圆一闻就知道是香油,心里正纳闷呢:就是灯大,也烧不了这么多的油!弄这三大缸干什么?
却听唐僧问道:“此灯是什么油,怎么这等异香扑鼻?”
众僧道:“老师不知。这油不是寻常的油,乃是酥和香油。这油每两二两银子,一斤值三十二两银子。
“三盏灯,每缸有五百斤,三缸共一千五百斤。要花去四万八千两银子。
“还有各项支出,加起来总得有个五万余两,也只能点亮三夜。”
悟空道:“这许多油,何以三夜就点得尽?”“这缸每缸有四十九个大灯马,都是灯草扎的把,裹了丝绵。只点过今夜,见佛爷现了身,明夜油也没了,灯就昏了。”和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