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自从佛教流传到东土,慧远大师开创莲社。随后的禅门教下的祖师高人,没有不弘扬赞叹的。如智者大师、慈恩大师、清凉国师、永明大师等。因为净土法门,是初机入道的第一要门,《华严经》成佛的最后一着。由此法门,具缚凡夫,仗佛力以了生死的人,不是算数譬喻所能知道的。

当南宋时,吾宗先德,有龙舒居士,名日休,字虚中者。乘愿再来,以身说法。虽在尘俗,不纳妻室。虽入国学,不履仕途。

在南宋之时,净土宗有一位大德,王龙舒居士,名日休,字虚中。乘愿再来,以身说法。虽在尘俗,不娶妻子。虽入国学,不走仕途。

发挥儒佛之心宗,教授具信之子弟。又欲同人,咸生净土。作为此书,普遍倡导。言浅而典,理深而着。俯顺劣机,循循善诱。曲尽婆心,无所不至。

发挥儒家佛教的心法宗旨,教授具足信心的子弟。又想使得大家,全都往生净土。编写了这本书,来普遍倡导。言语浅显而精典,义理深遂而显着。俯顺下劣根机,循循善诱。委曲竭尽仁慈之心,无所不至。

恐其畏难不入,故以晨朝十念,作普摄群机之最胜方便。待其渐入渐深,如得嘉肴,既知其味,则日用云为,自能拳拳服膺,唯佛是念。

恐怕众生畏惧困难而不入门,所以用晨朝十念,作为普摄群机的最胜方便。等待他们渐渐深入,如同得到美味嘉肴,既然知道了这个美味,那么在日常行为,自然能够衷心信服,唯佛是念。

非限于一茶之顷,以为定章也。倘能具真信愿,毕生坚持十念,决定往生。况更能加功用行者乎。

并非局限在一口茶的时间,来作为定章。倘若能够具足真信切愿,一生坚持十念,决定往生。何况还能加功用行的人呢?

不但此也。即绝无信愿,绝不修持。知有弥陀圣号,亦为不可思议善根。何以故,以由知故,遇境逢缘,便能提起。

不但如此。即使绝对没有信愿,绝对没有修持。知道有阿弥陀佛的圣号,也是不可思议的善根。为什么呢?因为由于知道阿弥陀佛名号的缘故,遇到境界,逢到事缘,就能够提起这句佛号。

如陈企被所杀之怨鬼见逼,由念佛而鬼遂不现,因兹毕世念佛,临终往生。且能归而叙述前因,亲现生西本身妙相,使先未预闻,则便被鬼夺命,永劫沉沦矣。

如《净土文》中陈企被所杀的怨鬼相逼,由于念佛而鬼就不现,因此一生念佛,临终往生。而且能够回来叙述前因,亲自显现生到西方的本身妙相。假使他起先没有预先听闻过佛号,就会被鬼夺去性命,永劫沉沦了。

所以观经三福,初则世善皆堪回向。及至九品,末则狱现尚获往生。至于一心不乱,妙观圆成,证三昧而往生者,更不须言矣。

所以《观无量寿佛经》中的三福,最初就是世间善法,都可以回向。到了九品往生,最后说明地狱相现,尚且得以往生。至于一心不乱,妙观圆成,证三昧而往生的人,就更不须要再说了。

是知净土法门,普摄群机,了无弃物,猗欤大哉。其书以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即生决定往生为宗。

所以知道净土法门,普摄群机,没有被遗弃的,实在是伟大啊!这本书以真信切愿,持佛名号,当生决定往生为宗旨。

详观断疑生信,普劝修持,往生事迹,特为劝谕等,以及居士一生所行,末后所现。则上中下三根,无根不被。

详细观看 “ 断疑生信 ” 、 “ 普劝修持 ” 、 “ 往生事迹 ” 、 “ 特为劝谕 ” 等篇目,以及王龙舒居士一生的行事,最后往生的示现。那么上中下三根,没有根机不被加被。

信愿行三法,无法不彰矣。爰付 剞( ji )劂( jué ) ,普遍流通。企酬释迦说法,诸佛证明,列祖传灯,居士着书之大慈悲心于刹尘海滴云耳。

信愿行三法,没有一法不彰显啊!将付刻印,普遍流通。希望以此酬报本师释迦牟尼佛宣说此法,十方诸佛出广长舌证明,列位祖师传承明灯,以及王龙舒居士着书的大慈悲心的恩德于万一(如刹尘海水中之一滴)啊!佛学指南,佛学起信编,六道轮回录总序

一切众生,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以从未悟故,不得受用。故华严经如来出现品云,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一切众生的一念心性,直下与三世诸佛,无二无别。但因为从来没有觉悟的缘故,得不到受用。所以《华严经 · 如来出现品》说: “ 一切众生,具有如来智慧,但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若离妄想,一切智,自然智,无碍智,则得现前。 ”

须知智慧与妄想执着,原非二物。迷之,则全智慧,以成妄想执着。悟之,则全妄想执着,以成智慧。喻如握拳舒掌,原是一手。结冰融泮,原是一水。

必须知道,智慧与妄想执着,原本不是二个。迷惑了,那么全体智慧,就成为妄想执着。觉悟了,那么全体妄想执着,就变成智慧。譬如握手成拳,舒拳成掌,原本是一个手。结水成冰,冰融成水,原本是同一水。

良由心体不变,用常随缘。体不变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尘不染,离垢不净,在生死而不受轮回,证涅盘而不属寂灭,无象而为万象之主,非法而为诸法之宗,从本以来,常自如如,了无凡圣生佛之异。

实在是由于心体(心性本体)不变,受用恒常随缘。心体不变的缘故,在凡不减,在圣不增,居尘不染,离垢不净,在生死中,而不受轮回;证得涅盘,而不属寂灭。没有形象,而成为万象的主体;非法而成为诸法的根本。从无始根本以来,常自如如不变,没有一点凡夫圣人、众生佛陀的差异。

悟之名贤,证之名圣,若但具而未悟,则虽有性德,了无修德,只为六道轮回之凡夫而已。用随缘故,则有四圣六凡,苦乐升沉之殊。

觉悟了,名为贤人;证得了,名为圣人。如果只是具有,而没有觉悟,那么虽然有性德,没有一点修德,也只是六道轮回的凡夫而已。体用随缘,所以有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六凡,苦乐升沉的不同。

而缘有染净,必随其一。随染缘,则起惑造业,轮回六道。随净缘,则断惑证真,常住涅盘。由惑业有轻重,故有人天善道,及阿修罗之善恶夹杂道,并畜生饿鬼地狱之三恶道。

而缘有染缘净缘,众生必定会跟随其中之一。随染缘就起惑造业,轮回六道,随净缘就断惑证真,常住涅盘。由于惑业有轻有重,所以有人天善道,以及阿修罗这样善恶夹杂之道,和畜生饿鬼地狱这样的三恶道。

而由惑起惑,由业造业,或善或恶,了无定相。致所受生处,展转迁移,如轮无端,忽上忽下。以既具烦惑,皆被业缚,随业受生,不能自主故也。

而由惑起惑,由业造业,或善或恶,没有定相。致使所受生的地方,辗转迁移。象轮子那样没有端点,忽上忽下。因为既然有烦恼迷惑,就会被业束缚住,随业受生,不能自主。

由断证有浅深,故断见思者,证声闻果。侵习气者,证缘觉果。破无明者,证菩萨果。若无明净尽,福慧圆满,修德功极,性德全彰者,则证佛果。

由于断惑证真的程度有浅有深,所以,断见思烦恼的人,证声闻果。侵习气的人,证缘觉果。破无明的人,证菩萨果。如果无明完全断尽,福慧圆满,修德功夫到了极处,性德全部彰显出来,就证佛果。

证佛果者,亦不过彻底究竟证其在凡夫地本具心性功德力用,亲得全体受用而已,实未加一丝毫于其初也。若声闻缘觉菩萨,虽则所证高下不同,然皆未能全体受用性具功德。

证佛果的人,也不过是彻底究竟地证得、他在凡夫地上本来就具有的、心性功德力用,亲自得到全体的受用而已,其实跟起初相比,心性没有一丝一毫的增加。声闻缘觉菩萨,虽然所证的高下不同,然而都没能全体受用自性本具的功德。

而一切凡夫,反承此不思议心性之力,于六尘境,起贪瞋痴,造杀盗淫,以致堕三恶道,永劫沉沦者,比比皆是,可不哀哉。

而一切凡夫,反而承着这个不可思议的心性力量,在六尘境界中,起贪嗔痴烦恼,造杀盗淫恶业,以至于堕入三恶道受苦,永劫沉沦的众生,比比皆是,多么可悲哀啊!

纵令恪修五戒十善,得人天身。然人间福乐,乃堕落之根本。天上虽不比人间烦惑猛利,然天福一尽,决定下生。由宿福未尽,故享福。由享福,故造业。既造业已,则堕落恶道,直在瞬息间耳。

即使严格地修持五戒、十善,得人身、天身。然而人间的福乐乃是堕落的根本所在。天上虽不比人间的烦恼惑业猛利,然而天福一旦享尽,决定往下界投生。由于过去世的福报没有享尽,所以在人间继续享福。由于享福的缘故,所以造业。既然造了罪业,那么堕落恶道就是瞬息间的事情。

况有由天命终,承宿世恶业已熟之力,直堕恶道者乎。故古德以修行之人,若无正念修持净业,唯得人天福报者,名为第三世怨。

何况还有因为天命终了,承受宿世恶业已经成熟的力量,直接堕入恶道中的人呢?所以古德认为,修行的人,假如没有正念修持净业,只得到人天福报,(第二世借人天福报来造孽,导致第三世堕恶道),这就被称作第三世怨。

法华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好歹者,当以急求出离,企得安隐,为上计也。

《法华经》说:“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知道好歹的人应当急忙寻求出离三界,希望到达安稳寂静的境界,作为上等的计策啊。

大丈夫生于世间,既知自己一念心性,与佛无二。又知十法界因果修证,不出自心。固当发大菩提,力修定慧,以期断惑证真,直成佛道。普令法界众生,同出迷途,共登觉岸,毕竟亲证本具心性而后已。

大丈夫生在世间,既然知道自己的一念心性,与佛无二。又知道十法界的因果修证,不超出自我的一念心性。固然应当发大菩提心,努力修习戒定慧,以期望断惑证真,直成佛道。普令法界众生,同出迷途,共登觉岸,彻底亲证本具心性而后已。

如或根机陋劣,未能如是。必须以深信愿,笃修净业,仗佛慈力,往生西方。迨至证无生忍,再乘愿来,度脱众生。然于未生以前,尤宜发菩提心,自行化他。纵不能出广长舌,震海潮音。亦当于佛祖经论,先贤遗书中,采其契理契机,易于领会者,编辑成书,垂示将来。

或者根机陋劣,不能够如此来发愿实行。必须以深信愿,笃修净业,仗佛慈力,往生西方。等到证得无生法忍,再乘愿而来,度脱众生。然而在未生西方以前,尤其应该发菩提心,自行化他。纵然不能够出广长舌,震海潮音。也应当在佛陀祖师的经论,先贤圣者遗留的经书中,采摘其中上契佛理,下契众机,容易领会的,编辑成书,垂范以示将来的学人。

举凡三世因果,六道轮回,及三宝功德,佛法利益,与夫三根普被之道,凡圣共修之法,分门别类,缕析条陈。俾阅者一目了然,自知取舍。从兹断疑生信,归心大觉。

凡是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以及三宝的功德,佛法的利益,与三根普被的圣道,凡圣共修的法门,分门别类,仔细分析,一条条的陈述出来。使得阅读的人,一目了然,自然知道如何取舍。从此断疑生信,归心大觉佛陀。

或于现生即了生死,或作未来得度因缘。如其无此手眼,不可冒昧从事。当取古人契理契机之书,刊印流布,俾展转传扬,永用舟航,实属莫大功德。

或者在这一生就了生死,或者作未来得度的因缘。如果没有这种妙手法眼,不可以冒昧从事摘录的工作。应当取来古人契理契机的书,刊印流布,辗转传扬,永远用作度人的舟航,实在是莫大的功德。

如上所说,虽则志在利人,而化功实归自己。由是现生福慧增崇,临终直登上品,岂不堂堂丈夫,表表懿范者哉。

如上所说,虽然用心在于利益他人,而教化的功德,实际归于自己。由此,这一生福慧增长,临终时,直接登上上品莲台,岂不是堂堂的大丈夫,卓越杰出美德风范的人吗?

若不知此义,唯依世谛而为操修。纵此生意诚心正,有大把持。恐一经转世,便致迷惑。则被业所缚,随业受报。如风飘叶,不能自主。或堕茵褥之上,或堕溷 ( hun ) 厕之中。思之诚可畏也。

如果不知道这个意义,只是依着世俗谛来操持修行。纵然是这一生,诚心正意,有大的把握守持。恐怕一经转世,就会迷惑了。则被业力所系缚,随业力而受报。如风飘吹树叶,不能自主。或者堕在床褥之上,或者堕在厕所之中。想想,实在是恐惧啊!

福保丁居士,专精医学,历有年所。继思病从身生,身从业生,业从心生,但只治身,实非拔本塞源究竟之道。

丁福保居士,专门精修医学,已有多年。继而想到疾病从身体而生,身体从业力而生,业力从心想而生。如果只是治疗身体,实在不是救拔根本,堵塞源头的究竟之道。

于是研究佛学,笺注各经。欲令初机易入,故用汉儒训诂之法,俾若文若义,悉皆了了。良以佛经深奥,意义无穷。古德注疏,多重提纲阐妙。字句之间,不甚详释。致令初机,殊难领会。

于是研究佛学,注释各种经论。想使初学之人容易进入,所以用汉朝儒生训诂的方法,使得不论是文字或义理,全都明了清楚。实在由于佛经深奥,意义无穷。古德的注疏,大多注重在提纲大要的阐述玄妙。字句之间,没有很详细的释释。致使初学之人,很难领会。

若由训诂入门,自可登堂入室。然后进而研究古德之注疏,则如杲日当空,无微不照。正不必守此以为究竟也。

如果由解释字句来入门,自然可以登堂入室。然后进一步的研究古德的注疏,就如同明亮的太阳当空照,没有一处细微之地不被照到的。不必要局守不变,认为是究竟啊!

又以世儒狃 ( niu ) 于见闻,不信人死神明不灭,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事。上焉者,只可作自了汉。断不能移风易俗,觉世牖民。下焉者,则谓既无因果,一死永灭,何不随意所作,以取此生快乐乎。

又因为世间儒生,局限于所见所闻,不相信人死后,神明不灭,以及三世因果,六道轮回的事情。上等的人,只可以作一个自了汉。绝对不能够移风易俗,觉化世道,诱导人民。下等的人,就认为既然没有因果,一旦死了,永远灭亡,为何不随意所欲来作事,以得到这一生的快乐呢?

从兹肆无忌惮,安于为恶。致世道人心,日趋日下。因将佛祖经论,及古今缁素群贤遗书中,所有因果报应显着事迹,录成三册。

从此肆无忌惮,安心于作恶事。导致世道人心,一天天的趋下。因此将佛陀祖师的经论,以及古今僧俗,诸位贤圣遗留的论书中,所有因果报应明显的事迹,摘录成为三册。

一曰六道轮回录。盖以发明六道升沉之若理若事,与夫幽冥之景象,鬼神之情状。兼显欲脱冥途之苦,舍如来大法,则绝无依怙。

一本名为《六道轮回录》。是阐发显明六道上升下沉的道理事迹,以及幽冥的景象,鬼神的情状。兼又显示如果想要脱离幽冥恶途的痛苦,舍弃如来大法,就绝对没有依靠恃怙。

实为改恶修善,舍迷归悟,钦崇佛法,企慕真乘之初步。次则名为佛学起信编。次则名为佛学指南。二书大旨相同。初说因果报应,次说佛法功德。但起信初义居多,指南次义居多为异耳。

实在是改恶修善,舍迷归悟,崇敬佛法,仰慕真乘的初步。其次一本,名为《佛学起信编》。还有一本,名为《佛学指南》。二本书的大纲要旨相同。最初宣说因果报应,其次述说佛法的功德。但在《佛学起信编》中,说因果报应的比较多,在《佛学指南》中,述说佛法功德比较多,因此有这一点的不同罢了。

所说佛法功德,亦皆抄录高人轶士成言。但以限于篇幅,不免疏漏。然信根既生,则具有大藏经论及群贤诸书在。此不过为引人入佛法之前导,岂宜以此自限,止而不进哉。其事虽述,其心诚溥,其利益实非思议所能及。

所说的佛法功德,也都是抄录高人隐士的已成言论。但因为局限于篇幅,不免有疏忽遗漏的地方。然而信心之根既然生起,那么具全的有大藏经论以及诸位贤圣的书籍在。这几本书不过是为了引人进入佛法的前导,哪能只看这几本书,自我局限,止步不前呢?其事虽是传述古德,用心却实在广大,这个利益不可思议。

(光)宿业深重,有目如盲。滥厕僧伦,虚消信施。愧不能力修定慧,断惑证真。唯期以仗佛慈力,带业往生。叨蒙丁君不以无状见弃,凡所着述,皆为邮寄。然字小目昏,亦不过略加翻阅,以结随喜之缘而已。

我宿业深重,有眼睛如同盲人。滥充在僧人的队伍,白白的消受信众的布施。惭愧不能够努力修习戒定慧,断惑证真。唯有期望仗佛慈力,带业往生。承蒙丁福保居士不因为我没有美好的功绩善状而嫌弃,凡是他所着述的书籍,都给我邮寄过来。然而字体太小,而我的眼睛不好,也不过是大略地翻阅一下,以结随喜之缘罢了。

近得见此三册,不禁有感于中,拟欲广为流布,无奈贫无卓锥,因不揣固陋,序其大略。企在在处处,有心世道之人,为之展转流通,多方传播。

近来看到这三本书,不禁心中有所感叹,打算想要广泛的加以流布,无奈我贫穷的没有立足之地,因此不考虑自己的浅陋,大略写了个序文。希望在在处处,有心振救世道人心的人,来辗转流通,多方面来传播。

如是,则岂但慰丁君纂辑之心,实为代佛祖群贤,出广长舌,震海潮音于无既也。将见风移俗易,遄 ( chuán ) 臻大同之治。民和时雍,共享无为之乐。

如此的话,那么,不只是慰藉丁福保居士纂辑的一片诚心,实在是代替佛陀祖师诸位贤圣,出广长舌,震海潮音于无穷啊!则将可见到移风易俗,很快到达大同社会。人民和谐,时世太平,共同享受无为的快乐。

其功德利益,当与十方虚空同其寿量,岂语言文字所能形容。倘不以人微而竟废其言,则幸甚幸甚。

这个功德利益,应当与十方虚空,有同样的寿命数量,哪里是语言文字所能形容的呢?倘若不因为人的卑微而完全废弃他所说的话,则是多么庆幸啊。重刻安士全书序一

大矣哉吾心本具之道,妙矣哉吾心固有之法。寂照不二,真俗圆融。离念离情,不生不灭。谓之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谓之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生佛皆由此出,圣凡俱莫能名。

伟大啊!我们自心本具的道体!微妙啊!我们自心本有的万法!体寂与照用,不是二个,真谛与俗谛,圆融无碍。离念离情,不生不灭。称之为有而不有,不有而有。称之为空而不空,不空而空。众生佛陀都是由它而出,圣人凡夫都不能称说。

类明镜之了无一物,而复胡来汉现。犹太虚之远离诸相,不妨日照云屯。正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本觉心中,圆具诸法。乃如来所证之无上觉道,亦众生所迷之常住真心。

就像明镜之中,没有一物,却能胡人来现胡人,汉人来现汉人。犹如太虚一般远离万相,不妨碍有太阳照彻,浓云聚集。正所谓实际理地,不受一尘。本觉心中,圆具诸法。这既是如来所证的无上觉道,也是众生所迷的常住真心。

三教圣人,依此心性,各垂教迹,广导群萌。由是尼山抉诚明之奥,作修齐治平之轨。柱史说道德之经,陈长生久视之术。

儒、释、道三教的圣人,依着这个心性,各自垂示教化的行迹,广泛化导群生。因此孔子抉析 “ 诚明 ” 的奥义,作了 “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 的轨范。老子述说《道德经》,陈述长生久视的道术。

大觉世尊,称法界性,示真如心,演背尘合觉之道,立不生不灭之宗。虽浅深大小不同,世出世间有异。要皆不外即吾心本具之理,以发挥演畅之。

大觉世尊,契合法界性,显示真如心,演说背尘合觉的法道,建立不生不灭的宗旨。虽然其中浅深大小不同,世、出世间有异。总的来说都不超出即我自心本具之理,来加以发挥演畅。

普令含识,称性起修,即修显性。消原无之幻妄,复本有之天真。永出迷途,诞登觉岸而后已也。

让一切有情众生,契合性德而起修德,即修德而显示性德。消除原本没有的虚幻妄心,恢复本有的天真。永出迷途,立登觉岸而后已!

文昌帝君,于宿世中,心敦五常,躬奉三教。自行化他,惟欲止于至善。功高德着,遂得职掌文衡。恐末学无知,昧己永劫常住之性。因作文广训,示吾一十七世之言。妙义无尽,谁测渊源。

文昌帝君,在宿世中,心中崇尚注重五种伦常,亲身侍奉儒释道三教。自行化他,只是想要到达最完善的境界。功业崇高,行德显着,于是得以担任文昌帝的职务。他恐怕后学的人无知,暗昧自己永劫常住的心性。因此写文章来广泛的训导,开示 “ 吾一十七世 ” 的言辞。微妙之义无有穷尽,谁能够测度其中的渊深源底。

注解纵多,莫窥堂奥。致令上下千古,垂训受训,皆有遗憾,不能释然。安士先生,宿植德本,乘愿再来。博极群书,深入经藏。觉世牖民,引为己任。

《文昌帝君阴骘文》的注解纵然很多,却不能窥测其中的深义。致使千年以来,垂范训导的帝君与承受训导的后人,都有遗憾,不能安然释怀。周安士先生,宿植德本,乘愿再来。博览群书,深入经藏。以觉醒世间作为自己的责任。

淑身变俗,用示嘉谟。以奇才妙悟之学识,取灵山泗水之心法,就帝君随机说法之文,着斯民雅俗同观之注。理本于心,词得其要。征引事实,祛迷云于意地。阐扬义旨,揭慧日于性天。

通过修身易俗,给出好的榜样和教诲。以奇才妙悟的学识,取得佛教儒家的心法,就着文昌帝君随机说法的文章,写下了老百姓雅俗同观的注解。义理本于真心,文词得其精要。旁征博引历史事实,去除心意中的迷惑浓云。阐扬义理宗旨,昭显自性天空中的智慧太阳。

使阅者法法头头,有所仿效。心心念念,有所警惩。直将帝君一片婆心,彻底掀翻,和盘托出。俾千古之上,千古之下,垂训受训,悉皆释然,毫无遗憾。

使阅读的人在每一法每一事上,都有一个仿效榜样。心心念念中,有一个警惕戒惧。直接将文昌帝君的一片慈心,彻底揭示,和盘托出。使得千古之上的帝君,千古之下的学人,垂训的与受训的,都释怀安然,丝毫没有遗憾。

而又悲心无既,慈愿莫穷。欲使斯民推忠恕以笃胞与,息刀兵而享天年。守礼义以叙彝伦,好令德而远美色。因着戒杀之书,曰万善先资。戒淫之书,曰欲海回狂。

而且又悲心无穷,慈愿无尽。想要使得老百姓推广忠恕之心,来泛爱一切人与物,止息刀兵而享受自然的寿命。遵守礼义来敦行伦常,喜好美德而远离美色。因此写了戒杀的书,名《万善先资》。戒淫的书,名《欲海回狂》。

良由世人杀业最多,淫业易犯。以故不惮烦劳,谆谆告诫。又以泛修世善,止获人天之福,福尽堕落,苦毒何所底极。

实在是因为世间人杀业犯的最多,淫业最容易违犯。所以不惧烦累劳苦,反复告诫。又因为泛泛的修行世间善法,只获得人天之福,福报享尽,还会堕落,痛苦哪有尽头。

乃宗净土经论,采其逗机语言,集为一书,名曰西归直指。普使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或智或愚,若缁若素,同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迥出轮回,直登不退。谢妄业所感之苦,享吾心固有之乐。

于是根据净土经论,摘录其中逗合根机的语言,集为一本书,名为《西归直指》。普使富贵贫贱,老幼男女,智人愚人,出家在家,同念阿弥陀佛,求生极乐世界。出离轮回,直登不退位。告别妄业所招感的痛苦,享受我们自心本有的快乐。

前三种虽明修行世善,而亦具了生死法。后一种虽明了生死法,而亦须修行世善。至于惠吉逆凶,缕析条陈。决疑辨难,理圆词妙。其震聋发瞆之情,有更切于拯溺救焚之势。

前面三本书,虽然说明修行世间善法,而也具备了生死的方法。后面一本书,虽然说明了生死的方法,而也必须修行世间善法。至于顺道吉祥,逆道凶险,仔细分析,条条陈列。决除疑惑,辨别问难,义理圆妙,词句精妙。其使昏昧之人受到震惊启发的心愿,比要拯求被水淹火烧之人更加迫切。

诚可以建天地,质鬼神,羽翼六经,扶持名教。允为善世第一奇书,与寻常善书不可同日而语。不谓之菩萨乘本愿轮,现居士身,说法度生者,吾不信也。

实在是能够与天地并立,经得起鬼神检验,可辅佐六经而扶持儒教。实在是教化世人行善的第一本奇书,与平常的善书不可以相提并论。说他不是菩萨乘着本愿之轮,示现居士身,说法度众生,我不相信。

(不慧)少读儒书,罔知孔孟之心传。长学佛乘,未悟如来之性体。迄今年临知命,见等面墙。徒有乐善之心,毫无利人之力。欲将此书,刊刻流布。无奈贫无卓锥,兼以懒于募缘。因是多年,未偿所愿。

我小时候读儒书,不知孔孟的精义传承。长大了学习佛法,没有悟得如来的佛性本体。到了如今年纪已快到五十岁了,见识如同面对墙壁一样局限。徒然有好乐行善的心,丝毫没有利益他人的力量。想要将这本书,刊印刻板来流布。无奈贫穷的没有立锥之地,又加上懒于化缘。因此多年以来,没有实现我的愿望。

西蜀居士李天桂,夙具灵根,笃修善行。企得无上佛法,朝礼普陀名山。于法雨禅寺,偶然会遇。若非宿缘有在,何以邂逅如斯。乃屈膝问法,询求出要。

四川李天桂居士,早具灵悟慧根,专一修习善行。企望得到无上的佛法,朝拜普陀山。在法雨禅寺,偶然与我相遇。如果不是宿世有缘,怎会有如此的巧遇。他跪下请问佛法,询问出离的要道。

余因示以力敦伦常,精修净业,自利利他,唯此为要。若能躬行无玷,方可感化同人。倘所行不符所言,乃奉法反以坏法。

我因此开示他要努力崇尚注重伦理道德,精进修习净业,自利利他,唯有这个是要道。只有做到自行没有瑕疵,才可以感化周围的人。倘若所做的不符合所说的,这便是信奉佛法,实则反而破坏佛法。

彼世之德不加修,而善不力迁者,非无修德迁善之资,乃无良师益友以身率之故也。即赠以此书,令详悉披阅。务使己之动作云为,与书之指示训诲,相契相合,无少参差,庶几可耳。

那些世间的道德不加以修习,不努力迁善的人,不是没有修习道德,改过向善的资质,实际是没有良师益友来以身作则的缘故啊!于是赠送这本书给他,让他详细阅读。务必使自己的言语行为,与书中的指示训诲相契相合,没有一点差错,这才算可以啊!

彼遂若获至宝,庆幸无已,发愿刊板,用广流通。又祈作序,普告同人。因不揣固陋,略述颠末。

他于是如同获得珍宝,庆幸不已,发愿刊印,来广泛流通。又祈求我写个序,来普告大家。我因此不顾自己的浅薄,大略叙述始终本末。

其有欲致君泽民,修身齐家,教子孙以希圣贤,悟心性以了生死者。请熟读而力行之,当不以吾言为谬妄也。

如果有想要辅佐国君,惠泽人民,修养自身,管好家庭,教育子孙,希望他们成圣成贤,觉悟心性,以了生死的人。请熟读这本书而努力来实行,(必将见证实效)而不会将我的话认为是荒谬背理。重刻安士全书序二

淫杀二业,乃一切众生生死根本。最难断者唯淫,最易犯者唯杀。

淫杀这二种罪业,是一切众生的生死根本。最难断除的就是淫欲,最容易犯的就是杀生。

二者之中,淫则稍知自爱者犹能制而不犯。然欲其意地清净,了无丝毫蒂芥者,唯断惑证真之阿罗汉方能之耳。余则爱染习气,虽有厚薄不同。要皆缠绵固结于心识之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

二者之中,淫欲,稍微知道自爱的人还能够控制自己而不违犯。然而想要在起心动念的意地上清净,没有丝毫的念头者,唯有断惑证真的阿罗汉,方才能够做到啊!其余众生的爱染习气,虽然有厚薄的不同。大都是缠绵固结在心识之中,从长久劫到长久劫,不能够解脱。

杀则世皆视为固然。以我之强,陵彼之弱。以彼之肉,充我之腹。只顾一时适口,谁信历劫酬偿。

杀生,世人都看作是理所当然。以我的强大,欺陵它的弱小。以它的肉,来饱足我的口腹。只顾一时的贪吃,谁相信历劫还要酬还。

楞严经云,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

《楞严经》中说: “ 以人食羊,羊死为人,人死为羊,如是乃至十生之类,死死生生,互来相啖,恶业俱生,穷未来际。 ”

古德云,欲得天下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又云,欲知世间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既有其因,必招其果。不思则已,思之大可畏也。

古德说: “ 欲得天下无兵劫,除非众生不食肉。 ” 又说: “ 欲知世间刀兵劫,须听屠门半夜声。 ” 既然有这个因,必定招感这个果。不想还罢了,想一想,实在是很恐怖啊!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系统已是无敌路,何须再受修炼苦火箭王朝狼天笑隐婚秘爱:夫人今天离婚了吗洪荒混沌天尊我是缝合怪落河三千星轻轻圈住你红莲焚天无限求生:在逃生游戏里当杠精大佬故风长延他是风刮来的废材妖妃:鬼帝宠妻狂至尊神武嫡嫁千金华夏神武闯异界帝君你还我辣条邻家青梅不太甜异界最强吃货陆鸣的小说神鬼冥后混沌古皇我的药很毒,但能药到病除我能听见法宝说话终极墓园系统这个中锋有点猛仙帝归来吧我成了反派祖宗一剑浊世兽兵临城爹自强,我摆烂,大帝见我都肝颤神域仙主北地有大猫蛋糕店的美术生一剑逆星辰极武神灵气复苏时代的肉盾冥王的坑货女仆无上微尘对话千古,我长生的秘密被曝光了恋上你的花容重生之影帝想和我组CP鸿蒙天帝经篮球王国小说主角叫陆鸣相公两亿岁:夫人,有妖气云飞扬林雨初小说全文免费阅读掀起变革的魔法师最后的斗龙族器战神兵
侠客书屋搜藏榜:我有一本法书我不想逆天啊洪荒:开局建立斧头帮炼体十万年玄幻:穿越反派,女主人设全崩了星与海之狼鱼劫恋重生之法兰西皇帝在全职法师中造灵种洪荒混沌天尊云顶:召唤羁绊职业大军我在荒古捡属性繁星天晓纷争之主人,哪有不修仙的月牙寨狼兵傲世邪妃团宠妈咪,傅先生追妻请低调我的武魂盖欧卡大周最风流我是缝合怪万界之抽奖就能变强徒弟,你下山娶妻去吧!我!誓死不当教主栖梧雨打造仙界浴场,我给仙女都搓哭了精灵之御龙大师摊牌了我是路明非碧海幽瞳单机穿越者的悠闲都市他的小祖宗是只喵红炎龙君石塔门封神降临:横扫玄幻世界吃亏的我成为了强者安平录氪金女仙玄猿废品天王宠妻入瓮皇后娘娘万福金安农门商后疯了吧?我刚先天他就仙帝了!我以贫弱之躯,屠杀异族众神窃运成神遮天开始的人生模拟器落河三千星黑萌妖君宠妃无度神灵诀第三十三个明天捡属性武道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请归嫌我是废体悔婚,我把替嫁娇妻调教成女帝!镇妖百年被驱逐,我离开了你们哭什么我有一鼎,可镇乾坤!武道凌天我是修仙界第一败类开局大乘期,我不吃牛肉在西游世界当发明大王战神云飞扬:为护妻女,宁负天下蓝星玩家太激进,催我登基称帝把你当兄弟,你却是女帝?凡人:别人修仙,我练武种田与BOSS一同拯救世界逃离系统的逆天魅惑者开局混沌神体,打造最强不朽帝族!我都无敌了,你告诉我家族实力通天?合欢宗祸害,仙子们都无心修炼了变身:魔女小姐才不要被宿命摆布小师妹限制解除面无表情地盯着我散血挖骨,万人嫌侯府世子我不当了玄幻御兽:我养的蛊有亿点凶我在中世纪当最强魔导师天机神主正道大师兄怎么可能是反派?人生模拟:我家娘子竟然成真了三界补天传逼我入魔?我当反派后你们慌什么僵尸世界:走上成仙路仙魔情动山河乱费土旧士退休得空间修仙佑国安山海源启万倍返还,逆推后气运反哺一代神帝的养成之路万族尊我为天帝,只因我九个徒弟!九炼成圣怎么都是冲师逆徒?穿越西游之无敌白骨精印光法师白语解人到晚年,绝美魔女拿我当炉鼎!神魔之祖重生为鼠,我的鼠潮吞噬万物!开局召唤吕布,华夏名将横扫诸天沉睡八万年,圣人老祖出关了我有系统,你们谁能打得过君问轮回战,天帝我有双系统一个生钱一个修行搞笑奇谈奇谈搞笑林风的灵修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