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多公斤!

几百亩土地上的收获,让每个人都大吃一惊!

除了张洪以外。

见惯了后世一亩地水稻或者小麦几百公斤至上千公斤的产量,63公斤,这点亩产对他来说,毫无惊艳的感觉。不说后世高产品种的小米,产量在800多公斤是如何的惊人,光是普通的300-400公斤,就足够让张洪对熊部落的亩产63公斤免疫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个时代的潜力很大。

去年野地里估计就只有30多公斤,今年经过初步的农耕,就实现了产量的翻倍,那要是再提高一些技术呢?产量会上升的更快吧,不求达到300公斤,哪怕达到三分之一,100公斤,那也足够让部落转型为以农业为主的食物生产方式了。

成堆成堆的粟杆和粟粒,对于其他部落来说,却是很惊艳。

他们都知道野外有很多这种野草,但几乎没有人想着去拿这些草籽当食物。

因为这些草籽实在太小了,收集、处理起来也绝对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对于这些部落来说,没有陶器、没有知道如何食用的办法,再多的草籽,收集起来也不会有什么大的用处。

原来还可以这样?在部落周围的空地上撒上草籽,等秋天就能收获这么多。

参与劳作的其他部落的族人,其中也不乏脑筋转的快的,既然熊部落的张洪族长对这些草籽如此推崇,那是不是说明……

自己的部落是不是也可以收集一些?

张洪现在可没有功夫管这些部落的胡思乱想,有个很严重的问题要解决:

这么多粟如何存放?

按照去年野地收获的粟,再往上加上两三成,张洪预计只能收获多公斤的粟,没想到,直接在这个基础上增加了三分之一。

原本用于储存粟子的房间,这下真不够用了。

前几天收获的粟就将整个仓库都堆满了,在第五天的时候,熊巫他们就觉得提前准备的麻袋和陶缸装不下,原来用于装粮食的房间,已经被摞起来的麻袋和陶缸塞满了。

而麻布今年主要用来做服装和被子、帐篷了,整个部落能够用来装粟的麻袋也就200多个。而且将族人们辛辛苦苦织好的麻布,当做麻袋来使用,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浪费。

幸好张洪还有其他的办法,那就是在围墙里修建简易的粮仓,作为粟临时存储的中转站。

谷仓的历史很是悠久,尤其是四大文明古国,几乎都有着各自谷仓的建造方式。后世有很多有名的粮仓,储存的食物,足够一个地方吃上几年,而且自古以来,粮仓就是各个国家或势力防守的重中之重。

以隋末的含嘉仓、回洛仓等知名的粮仓为例,什么“十八路反王,七十二道烟尘”,大一点的战斗都是围绕着这些粮仓在打,即便隋朝都灭亡好几年了,这些仓库的存粮,依旧支撑着唐王朝的“粮库”。

粮仓建设,需要防潮、防晒、通风,同时还要有防火、防虫等要求,是一个很要求技术水平的工程。好在张洪的熊部落,并不需要像后世那些粮仓一样的标准,他只要求能够存储到明年春天就行了。

粮食如何储存的事情迫在眉睫,收获下来并且晒干的粟,如果再不装起来,稍微受潮发霉就麻烦了。事急从权,只能应付一下,先建一些简易的谷仓吧。

这段时间砍下很多树木,树杈等熟悉木工活的木匠们,在空闲的时候用锯子、斧子等将圆木解开,在铁制工具的大量使用下,提升了不少木匠的技术,在有了刨子的加持下,将一棵原木弄成一片片晾在阴凉地里的板材,并不费事。

只不过因为技术和工具的原因,木板并不是很规整、薄厚不一,张洪没有计较,连忙命人将木板给放在太阳底下暴晒,哪怕这些木板只能用几个月,也不可惜。

在围墙里原来当做仓库的小院,旁边又搭建起一些圆形的谷仓。每个谷仓底部占地直径3米,围在这个底部的圆形空地上,立着三排共九根柱子,柱子用烧制的砖块砌成,离地面一米多高,共同支撑着上面用木板制成的仓体。

仓体整个高1.4米左右,用木桩、木板和兽皮作为围墙,既能遮风挡雨又不会将粟给漏出去。在仓体的顶部,用木板、粟杆、和瓦片建了一个屋顶,屋檐伸出墙体达一米,这样即便是暴雨,也能有效地防止雨水进入粮仓。

整个粮仓高3米左右,最大直径5米,每个粮仓内部去掉支撑柱、隔断等,能有5立方米的储存空间,就是5000升的空间。储存粟最多能到5000公斤,大约100石。按照张洪之前规定的,粮食的计量除了重量外,还有体积,一石等于十斗,一斗等于十升,一升等于十合,一升就是1000毫升。

如果没有概念,可以想象成是一个长宽高各是10厘米的立方体。而一石就是100斤也就是约100升,就是100个立方体的体积,就是一个长50厘米宽25厘米高80厘米的一个箱子,相当于一个常用的30寸的行李箱,整片粮仓区域,共建了10个这样的粮仓,当所有的粟都脱粒、初晒之后,10个粮仓都储存满了。(汉代一石120斤,这里为了方便计算,用100斤为准)

成堆成堆的粟让石灰、山风等其他部落的人很是惊讶,没想到平时在田野里随处可见的野草,也能结这么多草籽,虽然不知道这些草籽有什么用处,但通过观察张洪等人对粟的重视程度,肯定也不会简单的。

但有的部落对此不屑一顾,觉得这种随处可见的草籽,值得花这么大力气去收集么,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带着去采集野果、野菜啥的,正好快到秋天了,猎物都养的很肥,打猎也会有很不错的收获。

张洪没有时间去管其他部落的各种乱七八糟的看法,叮嘱巫派一队熊族的猎手轮流看着这里,并让人把之前用于临时存储粟的大缸给拉了过来,装满了水。

“从现在开始,除了我之外,任何人都不能靠近这里,你们不允许任何人靠近,也不允许任何人带着火种到这边来点燃篝火。”张洪严肃地看着身前的熊奇,“这几天我会安排人再修建一个院子,把这里围起来,在院子修好之前,你们就一直盯在这里。”

“是,族长,”熊奇挺起胸膛,昂声应到,论捕猎水平,他在部落里并不是顶尖的,论学习的聪明劲,他几乎是倒数,但论对张洪的崇拜,他自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将晾晒干燥的粟收到粮仓里之后,张洪又带着人在地里捡了一遍,将广场上、围墙边晾晒的秸秆又用石磙滚过一遍,又收获了近500斤的粟,本着颗粒归仓的原则,这些粟也将在晾晒后,送到谷仓里储存。

至此,熊部落第一年大规模的主粮种植,算是圆满完成了。

劳累了许久的族人们在这几天终于可以好好休息了,各支狩猎队和贸易队,也没有立刻恢复捕猎和出行,也被张洪要求呆在部落里休息,整个部落,除了制作陶器、打铁和制盐正常生产外,其他的都被张洪放假了,躺在房间里呼呼大睡。

这个年代的秋收并不像后世有着大规模农用机械辅助下那么简单,全程都需要众多的人力,因为谷子成熟的窗口期就那么几天,要是没有及时收割并存储,很容易就烂在地里了。

十几天的起早贪黑,让这些习惯了晚上早睡,白天迟起的其他部落猎手们分外难受。这些天着实辛苦,从其他部落的“雇佣兵”到部落开始,几乎没有一天不在建造中:围墙、分散狩猎、储存草料、开采岩石、田间管理和秋收……,尤其是秋收,每天凌晨4点多就得趁着夜色起来,去田里收割粟杆,还要防备着猎豹、狼什么的来捣乱,到下午吃过饭,还要去脱粒,脱粒完还要晾晒、扬尘、再归仓,张洪便给大家放了假,休息3天,作为秋收后的休闲时刻。

但张洪和巫等骨干不能歇着,部落现在看似家大业大,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也比其他部落多。

首先是其他部落人员返回的问题。长达两个半月的“雇佣”生活,让这些各个部落的猎手们很是忙碌,但看着熊部落和其他部落的人在忙着,自己也不好意思偷懒。不过还是有很多人想回到自己的部落,尤其是有配偶和家人的,更是归心似箭,有很多已经悄悄地问熊大熊二他们的归期了。

然后是秋耕的事情,虽然秋收完刚刚到8月份,但此地的纬度很高,天气凉的也快,已经过了立秋,田野里清晨的时候已经有了露水。这个时候是比较适合给已经耕作过的田地翻土的,粟杆留在地面上的,还有十几厘米,需要将这些茬子全部给清理出来,方便来年种植。

接着是开荒的工作。今年收获的4万公斤的粟,在外人看来是堆积成山,但实际上只有800多石,脱了壳之后更是只有500多石。如果按照之前的算法,搭配着肉食蔬菜,平均每人一天消耗1斤粟米,熊部落150个族人,每天就要消耗150斤粟米,还不够吃一年的。

这还没算上留存的种子、鸡鸭牲口的口粮、耗损的部分,算上这些,估计只够吃上半年的。

趁着现在熊部落的众人们都对粟的丰收大为震撼,张洪决定趁热打铁,要让明年春耕更多的田地,所以开荒很有必要,只有更多的土地,种上更多的粟,来年才会收获更多。

根据这样的想法,以及逐渐减少打猎的食物占比,部落明年收获的粟米至少要达到15万斤即1500石,才能让200个族人以每天2斤的量消耗一年。

还有各类产品恢复生产的工作:食盐、铁器、煤矿、陶器、织布、木匠……这些产业都得需要有技术经验的人来做,目前除了技术人员缺,普通的辅助人员也缺,人口还是制约着熊部落的进一步发展。

而要发展这些产业,就要有充足的原材料,可原材料要么在山里,要么在地里,都需要人手去开采和采集;

除此之外,还有放牧、养殖、种植,这些天以来,部落现在鹿群的数量在120只,野猪280多头,驴子200多头,羊500多只,鸡有近2000只,鸭子也有800多,这些牲口,也都是要吃东西的。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些牲口,都要用收获的谷子来给他们做饲料。

……

事情千头万绪,但不管怎么说,随着粟的大丰收,部落还是结结实实地将自己部落食物储备的安全性和抗风险性提升了一大截。

安全的生活环境、丰富的食物、充足的人口,即使是后世,这种生活也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盛世了。忙完这些天,张洪经不住困意,倒在床上立马就睡着了。

一直睡到第二天的中午,张洪才醒来,深度睡眠对解除疲劳很有帮助,起来后的张洪,除了身体肌肉有些酸痛,精神非常良好。

来到食堂吃完给他留的饭之后,张洪找到了蹲在蘑菇屋的巫,想跟他商量着接下来的工作安排。

其他部落的人最多再待十天就要往回赶了,而且答应他们的“费用”,也要兑现。当时跟各个部落承诺的,每个月会按照1斤盐的费用作为劳动的额外补偿,这笔费用,也就是不到500斤盐就能解决的;而当时没打算让他们参与狩猎,可出于食物的储备考虑,张洪便跟带队的各族商量,以打到猎物四分之一的费用,作为对他们出力的补偿。两个多月以来,支援建设的160名猎手,共收获猎物肉干4500条,兽皮400多张,活捉的牲口120多头,鸡鸭没算,那按照这个比例,需要支出肉干1125条、兽皮100张、牲口30只。

至于咸鱼,由于捕鱼的多为熊部落的人,给他们分上1000条咸鱼就差不多了。

但问题又来了,这些食物都分了,那收获的粟呢?分不分?

张洪和巫与熊大熊二等骨干们为此进行了激烈的争吵。

最终,张洪还是说服了巫和其他骨干,将收获的粟米也作为食物来分给他们,但不是完全按照这个四分之一的比例,而是给每个部落各加了50条肉干,50条咸鱼,另外再带上20个小鸡,并象征性地送上脱壳后的粟米30斤作为补偿。

熊奇等人很不乐意将粟米给他们带回去,也不想让他们再拿其他的东西,但这些人跟着部落奋战了这么久,看到一个个熟悉的、朝夕相处的脸庞,拒绝的话也没好意思再说。

对其他部落则完全是意外之喜,原本以为回去的时候能带上几斤盐就很好了,毕竟这些天熊部落一日三餐地养着他们,做的大部分也是一些简单的事情,连吃带拿的,即便是原始人也会觉得很不好意思。

但平均下来,每个部落能分到65条肉干、几张兽皮、几头牲口,能让部落减少相当多过冬的压力,更别提熊洪族长还给他们一些自己生产食物的办法,比如种植和养殖,这些东西,可是再多的粮食也换不来的。

所以回去前的这些天,这些部落的人热情格外高涨,劳动的积极性也很高,十来天的时间,硬是将南面田地向西边又扩展了800余米长、宽约400米,新增田地500亩,只要等到犁一遍,再撒上草木灰和肥料,明年开春又是一片好地了。

除了开荒,熊部落还准备跟各部落开展更大规模的物资交换,其他部落可以凭借手中的物资,兑换熊部落里的陶器、食盐、皮衣皮鞋、独轮车、架子车(不含驴子)、煤球、蔬菜干、蘑菇、麻布等,甚至连驴子和鸡鸭等活体牲口,也在熊部落兑换的清单里。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明天下历史追光者李辰安钟离若水勇者之恋,宝藏之秘战国帝业隆万盛世逍遥小长工我在大唐斩妖邪再世王侯之楚梦辰先助大秦后助汉,亿万大军天可汗战皇林天龙刀笔吏大国重工魂穿古代造就一世人皇大明之超级帝王系统大明状师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烈火南明二十年大唐杨国舅锦衣夜行红楼之万人之上凉州血大秦:暴君胡亥,杀出万世帝国重生之嫡女不善铁血宏图大唐:我的妻子是李丽质开局:败家子遭未婚妻上门退婚世子妃今天又作妖了新唐万岁爷风涌华夏:我打造了顶流历史ip曹操穿越武大郎大秦二世公子华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凡人歌锦衣御明重生于康熙末年邪王的倾城狂妻:鬼妃天下冥王毒妃大宋小农之一代天骄红色莫斯科皇宋锦绣我在大唐搞工业革命荒年卖身成赘婿,我有空间肉满仓不受宠的四皇子君临天下荒野大镖客:我有放生进度条穿成权臣早死原配,撩硬汉生崽崽分家后囤满了灵泉空间,气疯极品大唐: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立生一生兵锋王座
侠客书屋搜藏榜:丰碑杨门绝世极品兵王寻唐一笑倾人城再笑城已塌全球锻炼,开局水浒我来选战神,窝要给你生猴子东汉不三国双穿门:人在诡异世界当压寨夫君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诸天,从亮剑开始的倒爷特种兵:开局签到漫威系统战狼狂兵小将很嚣张水浒之书生王天下回到三国收猛将三国:封地1秒涨1兵,百万铁骑绕京城大明凰女传明末开疆诸国志穿越我是胡亥大秦长歌偷听心声:公主请自重,在下真是大反派金融帝国之宋归养8娃到18,大壮在古代当奶爸特工狂妃:腹黑邪王我不嫁大秦:娶了植物人公主后我乐疯了霸魂管仲神秘王爷欠调教布衣首辅谬论红楼梦十岁让我当摄政王,还托孤女帝?高贵朕要抓穿越大明:为了长命,朱雄英拼了朱元璋:咱大孙有帝王之姿红楼欢歌开局汉末被流放,我横扫亚洲绵绵诗魂大唐败家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唐末战图倾世太子妃【完结】大清挖坑人我为女帝打江山,女帝赐我斩立决铁齿铜牙之皇太子永琏凤临天下:一后千宠女帝别哭,你的皇位本将军坐了!一品国公攻略情敌手册[快穿]风流小太监易,三国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穿越大宋:逆转靖康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风流小医仙,穿越北宋封宰相大谋谋天下嘉庆变法:数据治国重生悍卒:从强制发老婆开始战神:龙族人族混得开手搓大炮养娇妻,怎么就黄袍加身了?皇朝:挟我以令诸侯?朕直接屠你满门!穿越千年的时空之旅饥荒年,我喂养了一个大玄女帝大舜西游记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大乾贵公子大胤商枭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医冠权宦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荒年神医:开局揭榜娶绝色病妻左传游记直播大明:打仗全靠后世企业赞助人在冷宫,带着三千犯妇权倾朝野陛下就是躺赢狗爱搞钱搞事三公子大漠群英传苏定方演义风雪战火哈哈哈,大明太子无敌夺我王位?那我可要称帝了!抗日:我有一艘鱼雷艇爱你老妈,玄武门见十七世纪富二代穿越大景:我靠打猎养活肺痨妻女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汴京风云录那年那景那些人如果君主去世后加入聊天群大明:我朱允熥,请爷爷退位禅让朱雄英:爷爷,我真的不想当皇帝皇孙雄途大明朱雄英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梗王饶命穿越净事房,咱家可是有系统的男人带着武库回明末爱情江山朕都要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大明:朱棣求我登基,我保老朱家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