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请大家打开讲义第三百二十四面,我们看丙二的“如来摩顶付嘱”。

这一科是讲到<嘱累品>。<嘱累品>跟前面的<如来神力品>合起来,就是佛陀的付嘱流通。在流通分当中,首先佛陀亲自出面,就是显现神通跟出言付嘱,希望能够把这个法宝流通后世。那么佛陀为什么会这么慎重地亲自出面来付嘱呢?我们作一个简单的解释。

我们凡夫修学,我们的生命体叫做业报身。这个业报身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它有烦恼障。就是我们在修行的时候经常起烦恼,有很多负面的情绪,贪瞋痴的烦恼。这个烦恼一活动的时候就障碍我们的圣道。我们本来念佛念得好好的,持咒持得好好的,那这个时候佛号、咒语就受到障碍了。

第二个,就是业障。因为我们过去所造的有漏的业力,到今生业力起现行的时候,会牵动我们很多很多人事的不如意。比方说怨憎会,比方说爱别离等等。就是很多不如意的事情在我们生命出现,这件事情对我们产生障碍。

第三个,就是报障。这个报障是我们感受最直接的,就是身体的病痛,老病死。你这个病痛一生起的时候,你功课就做不下去了。

所以,每一个修行人,不管福报大小,都离不开这三种障碍的,都要面对的。

那怎么办呢?三种方法。

第一个,我们看看外道怎么处理。

外道处理这三种障碍,他直接从报障下手,他解决果报的问题。他用什么方法呢?用禅定跟苦行,用一种极端的痛苦的感受,或者是用高深的禅定,来改变我们的果报。但这样有个问题,你这个果报体背后是烦恼业力支持,才有这个果报的。所以你直接改变果报会有什么问题呢?就是如石压草。你那个草的根没有解决,你把草压住了,其实它里面在生长,你根本不知道。所以外道这种方法是不能解决障碍的,而更增加了另外一个障碍。

那么,人天乘是怎么解决?

我们看他怎么解决障碍。人天乘是从业力下手:我就断恶修善,我积集很多的善业来冲淡我的恶业。可以。那你用重大的善业来冲淡你的恶业,你会产生安乐。但是你在修习善法的时候,你产生执着,有相的执着。而且你这个执着一生,就想要掌控你这个业力,掌控这个果报,所以你就没办法解决生死问题了。所以你那个就是还没有解决问题,落入有相执着。

二乘人就高明多了。二乘人在烦恼障、业障、报障当中,他知道问题的根源在烦恼,所以他修无常无我观,把那个我执给灭了以后,烦恼就消失了。当然障碍没有了,但是又有一个问题,叫做错损菩提。你把障碍消失了,你这个果报体也没有功用了,你灰身泯智了。你这整个功德妙用,整个六根的妙用全部消失了。

人天乘是偏在有相这一块,二乘是偏在空性的涅盘这一块。所以我们看五乘的佛法,面对障碍,处理这个障碍的问题都不圆满。

那怎么办呢?

直到我们学《法华经》。《法华经》解决障碍很简单,叫做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它的特点就是逆流照性。你不要随顺这个障碍的这种生死流去对治。你这个障碍可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你是生生世世经过无量劫的时间养成强大的力量,你怎么可以跟它对治呢?你站在它的对立面,那你就很吃亏了。所以它是怎么样?逆流。先把烦恼障、业障、报障放下,直接照到你的生命的根源——你从什么地方来?我们为什么有果报体?

你说,欸,我这个果报体是上辈子的业力来的。那上辈子,再上辈子,你一直逆生死流,一直照、照,照到最后,回到生命的原始点——何期自性,本自清净。那么你知道你的本性清净的时候,这个时候你的生命改变了,就安住自性清净心。为什么呢?虽然你学了《法华经》,烦恼依旧,业力依旧,也是老病死依旧,烦恼、业力、果报都一样,那差在哪里呢?差在没有障碍了。对你来说,你能够操作一心三观,你叫做面对烦恼,而别人叫做面对烦恼障,就不一样了。

我举个例子,比方临命终的时候。临命终的时候我们对亲人的爱念,我们对我们今生努力的各种财物的爱念,这都是一种烦恼。这不可避免的,因为你凡夫,你不可能修到完全没有烦恼。但是你学《法华经》的人,你也起烦恼,他也起烦恼,有什么差别呢?他的烦恼会破坏他的佛号,你的烦恼不会破坏佛号,你可以跟佛号共存。因为你的内心安住在自性清净心,叫做“心常觉照,不随妄转”。因为你从真如的角度来看你的烦恼,那叫如梦如幻。就是,烦恼有没有?当然有,我们不能断灭嘛。但是别人的烦恼,对他来说叫做真实的烦恼,那他的烦恼要多一个字,叫做烦恼障。你的烦恼只有两个字,叫做烦恼。这就是从一个不同的起跑点修行了。

就是说,你也有烦恼,他也有烦恼,你有业力,他也有业力。但是问题是,你的佛号不受这些烦恼、业力的障碍。这个就是《法华经》妙的地方。就是你先把心带回家,站在佛陀的制高点。佛陀安住自性清净心,你也安住自性清净心。然后你“再来观世间,犹如梦中事”。

所以,诸位!我们不能消灭烦恼,我们也不可能消除业力,我们不可能逃避我们老病死的果报,但是你可以把“障碍”这两个字拿掉。

而这个妙法对我们凡夫,尤其到末法时代,至关重要。因为到末法时代,越到末法的时候它的那个障碍力道越强。这个妙法如果断灭了,那大家只好乖乖地回到因缘所生法。那只能怎么样?那只能够“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如果《法华经》传承断掉的话,那你只好乖乖地跟烦恼、业力、果报的这种生死业流,你跟它抗拒。因为你没有其他突破口了。

但你学《法华经》,你就知道说,我要怎么样面对它,我把烦恼障改成烦恼。所以《法华经》是末法时代凡夫修学很重要的一个突破口,否则你人生就无解了,没有人有办法。你今生开始修行,你三十岁修学,八十岁往生,你只有短短的几十年,你有多少时间去处理无量劫来累积下来的问题啊?

所以说,《法华经》的传承,影响到一个人是不是能够把烦恼障转成烦恼,把业障转成业力,把报障转成就是一般的果报,就是它们都是如梦如幻。所以这个传承绝对不能断,因为这个回光返照是不思议境,没有人想得出来,除非佛陀出世。所以佛陀必须在死亡之前交代法身菩萨们,无论如何这个传承不能断,所以一定要把它流通到后世。是这么一个情况。

我们看丙二的“如来摩顶付嘱”。

这一品就是佛陀一方面用神通力来安抚菩萨,就摩他的头顶,一方面就很慎重地出言付嘱,表示佛陀非常的恳切,非常的殷重,希望把《法华经》的传承透过法身菩萨传承下去。这个地方又分两科。

丙二、如来摩顶付嘱 分二:丁一、付嘱受命;丁二、时众欢喜

先看丁一的“付嘱受命”。佛陀付嘱,菩萨受命。

丁一、付嘱受命 分三:戊一、如来付嘱;戊二、菩萨领受;戊三、事毕唱散

这个地方看第一科的“如来付嘱”。这地方分成三段。

戊一、如来付嘱 分三:己一、正明付嘱;己二、释付嘱意;己三、诫勉随宜

己一、正明付嘱

看第一个,正明付嘱。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现大神力,以右手摩无量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流布此法,广令增益。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顶,而作是言: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我们看经文。

“尔时,释迦牟尼佛从法座起。”前面佛陀在<如来神力品>显种种的神通,其实他那个时候还是安坐在法座上。这个时候,佛陀在付嘱的时候,为了表达他的慎重,他从虚空中的多宝佛塔里面的座位就站起来。站起来的时候就现大神通力,在虚空中伸出他的右手,同时抚摸与会的无量的法身菩萨的头顶。

一方面摸头安慰他们,一方面就告诫。他说,我在过去的生命当中,经过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这么长的时间,我修习如是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这个就是一佛乘的回光返照,正念真如,安住自性清净心的妙法,用这个法门来面对一切的障碍。如今我正式地付嘱汝等:汝等应当一心地在佛陀灭度以后流布此法,使令一切众生的大乘善根广令增益。

如是三摩诸菩萨摩诃萨的顶,而且也做三番的说明,“我于无量百千万亿阿僧只劫,修习是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今以付嘱汝等”,就是摸三次头,做三次的付嘱。“汝等当受持读诵,广宣此法,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所以这整个法门是一切的凡圣都必须要学习的,这是使令大乘善根增长。

这一段,蕅益大师说,为什么佛陀要用手摩顶呢?您老人家出言付嘱就好,为什么先用手摩顶呢?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个,佛陀伸出右手,那表示佛陀的善巧的权智,佛陀大悲善巧。你看佛陀讲话之前先摸摸头,安慰他们,鼓励他们一下,对佛陀来说是慈悲善巧。那么对菩萨,被摸头,这个头叫做真如的实智,菩萨用一心真如的实智来纳受,所以这个就产生感应道交了。

佛陀的慈悲,那么菩萨用一心真如,就是产生了感应道交。这个地方就表达了授受双方都殷重而且恳切。授法的佛陀跟接受法的菩萨双方都殷重恳切,是这么一个情况。

己二、释付嘱意

我们看下一段的“释付嘱意”。佛陀为什么要以手摩顶,如此慎重来交付此法?

所以者何?如来有大慈悲,无诸悭吝,亦无所畏,能与众生佛之智慧,如来智慧、自然智慧,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为什么要如此慎重呢?因为佛陀有三种的法宝:第一个,佛陀“有大慈悲”。佛陀的内心,入慈悲室。第二个,“无诸悭吝”。这段,佛陀着忍辱衣,都能够安忍一切的障碍。第三个,“亦无所畏”。这个就是坐法空座,无所畏惧。蕅益大师说,因为佛陀安住在弘经三轨,所以能够如法地弘扬《法华经》的法门。

那么,《法华经》法门,它的特点在哪里呢?

就是,在你凡夫位的时候,你就必须要建立佛陀的中道智慧,这就是六而常即。你说,这是佛陀修的。不是。你因地就要修了。你的智慧叫做名字即的中道实相智慧,佛陀的智慧叫做究竟即的中道实相智慧,你们两个要是同一个家人才对的。

这个中道智慧是一个总说。它开出来有两个别相:第一个,“如来智慧”,是讲了一心即假。第二个,“自然智慧”,是讲一心即空。

我们先讲一心即空,这自然智。回光返照,正念真如,第一件事情就是修即空观。诸位!《法华经》的空观跟小乘的空观的差别:小乘的空观是灭色取空,它把因缘法灭了,它空性才出现。《法华经》的空观它为什么不障碍,而可以跟一切法共存?它叫离相。就是我不执着你,你对我就不能构成障碍了。你存在你的,你走你的,我走我的,烦恼走烦恼的,我不随你妄转。所以,它的清净叫做离相清净,不是叫做灭相清净。这是即空,叫自然智。

那即假呢?清净以后怎么办呢?你就可以怎么样?用这些假相,借相修心了。你观察这些假相,都是心具心造。这些人生,你看着你的儿子,就这个儿子的假相是一个因缘所生法,怎么有的呢?是过去的业力熏习我的真如本性,我现出了一个假相出来。是我心具,是我心造。那这个相状是怎么回事呢?叫做如梦如幻。所以我今生跟他是了过去的因缘,如此而已。

所以这个假名假相假用,不管是空观假观,完全都是从一念心性来操作,不要把它拉到外面的因缘法。拉到因缘法,变成真实相,就完了。这个儿子是真实的,那就完了。不管烦恼,不管业力,不管果报,全部从一念心性的空假中三观来操作。

这种中道的智慧,使令我们在面对因缘法的时候,远离障碍。所以,“如来是一切众生之大施主”,他能够直接把他的中道智慧施给一切众生。“汝等亦应随学如来之法,勿生悭吝。”

这个地方的意思就是说,你虽然是要弘扬中道智慧,但是你要注意弘经三轨,就是入慈悲室、着忍辱衣、坐法空座,使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

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就是说,初学重知见,晚年看收心。初学者,你不管多精进,其实那个都不是重点。你知见错了,你这个因地错了,你这个加行都不见得是有太多效果。你反而应该是把你因地的发心弄正确。就是,我面对这么多的障碍,我到底应该从哪里开始下手。这是因地发心。

因为你走错有什么问题呢?你说,欸,我以后再改。不容易了,先入为主了,你弄不好变增上慢。因为你修行,你看一般人,没有修行的人,你告诉他什么他都没有意见,他不会排斥你。他也不见得会接受,至少他不排斥你,因为他叫愚痴,愚痴叫做零分。但是你今天变成邪见,那就不是愚痴了,那你比没有学佛更糟糕了,你是负的。我还得把你的邪见改变,然后再重新教育你,我要花两份的精神体力。所以,你以后改变的时候,你比一般的生死凡夫还难教育。他只是零分,你是负的。

为什么佛陀说这件事情非常重要呢?因为你一开始就必须走正确,因为你在你没有法执的时候,一开始就得上路,你学佛之路才会顺畅圆满。

所以这个地方就说明为什么如此慎重——因为“能与众生佛之智慧”。一开始就要给他一个正确的知见。

己三、诫勉随宜

我们看下一段,己三,诫勉随宜。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信如来智慧者,当为演说此法华经,使得闻知,为令其人得佛慧故。若有众生不信受者,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汝等若能如是,则为已报诸佛之恩。

虽然理论上我们希望所有的众生普令得闻这种中道的智慧,但是,实际上在落实的时候,你要注意善巧方便了。因为现实就是这样。

怎么善巧方便呢?我们看经文。

“于未来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如果你今天度化的这个人是你的同参道友,这个人,你观察结果,他是可以接受中道智慧的,你就跟他讲说:欸,我们的生命,你的修行,第一个,先安住。你不能站在果报的角度去面对果报,你不能站在因缘的角度去面对因缘。就是说,首先,你今天面对烦恼,你不能承认烦恼的存在,你一承认,你就输了;你面对业力,你不能承认业力的存在;你面对果报,你也不能承认果报的存在,你只能够看它是如梦如幻。

这种观念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接受的。但如果他可以接受,他能够安住一念心性,那当然最好,你直接把《法华经》的思想告诉他。《法华经》,就是你看到一个莲子。一朵莲花,重点是里面的莲子。你要用理观的智慧当莲子。当然,你不能执理废事。你知道“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但是你拜忏还得拜。你就是用如梦如幻的忏法,消灭如梦如幻的罪业;用如梦如幻的佛号,往生如梦如幻的净土。就是即空即假即中,你把这个道理告诉他,欸,他就悟入佛慧了。这种人善根强,所以你不用跟他讲太多,“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

但如果你的同参道友没办法接受,有些人天生法执特别重的,那怎么办呢?那也没关系,“当于如来余深法中,示教利喜。”他不能接受,你也不要强迫,你跟他讲,欸,人天乘,那你没关系。你没办法接受《法华经》,那你要承认罪业。好吧,你要相信你业障深重,你就相信吧。没关系,那你就慢慢拜忏,业障总会消失的。“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可以的。你能够如此地善巧方便,观机逗教,这个就是报佛恩了。

所以诸位!理想是一回事。我们的理想是能够使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但是现实,你还得观机逗教,免得他心生疑惑,妄加毁谤而招感罪过。因为我们说过,我们不是常不轻菩萨,我们不能够做这种大权示现。我们只能够遵照真正的<法师品>,就是根机对了才能够去弘传的。

戊二、菩萨领受

时诸菩萨摩诃萨,闻佛作是说已,皆大欢喜,遍满其身,益加恭敬,曲躬低头,合掌向佛,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诸菩萨摩诃萨众,如是三反,俱发声言: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

佛陀讲完这些对我们的劝勉以后,这个时候与会的菩萨就开始有反应了。听闻佛陀前面所说的各种的劝勉,皆大欢喜,遍满身心,同时他的身业愈加的恭敬。

怎么个恭敬法呢?就是他身体开始弯曲,头也低下来,而且合掌向佛。合掌向佛就说了一句很重要的话,“如世尊敕,当具奉行,唯然世尊!愿不有虑”。您老人家的交代,我们一定依教奉行,希望您老人家不必忧虑,我们会尽我们的心力,在您老人家灭后把《法华经》的妙法弘传出去。

这些法身菩萨如是三说,俱发声言:我们当随顺世尊的教诲,依教奉行,希望世尊不要有任何忧虑。非常慎重地三说。

这一段的三说,等于是回应了佛陀的灌顶加持。佛陀三次灌顶加持、付嘱,那么菩萨也发大誓愿三说来回应。

这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就是佛法的弘传,我们一般叫无尽灯法门。无尽灯法门,就是譬如一灯燃百千灯,灯灯相传无有穷尽。你说,欸,佛陀您老人家干嘛找菩萨,您可以千百亿化身嘛。蕅益大师说,理论上,一尊佛他的能力可以度尽无量的众生,一尊佛就够了,因为他无量无边的化身。那么,为什么佛陀要邀请一切菩萨共襄盛举呢?

因为度化众生跟修真如观不一样。真如观你是拉到一念心性,是超越因缘,而度化众生你是面对因缘。而因缘这个地方就玄妙了,各有各的因缘。你看那个城东老母,释迦牟尼佛度化她的时候,她把门关起来,她不看佛陀。佛陀入三昧去观察她的因缘以后,叫他的儿子罗睺罗去。罗睺罗那个时候证得初果,还是个小孩子,一去,城东老母看到罗睺罗非常高兴。罗睺罗跟她讲三皈依,她马上跟他皈依,受五戒。

所以,这个无尽灯就是说,蜡烛不分大小,关键是相应。正如你的同参道友,他这个人谁的话都不听,他只听你的,那你就是他的善知识了。有缘,他就能够跟你接受教化。所以蕅益大师说,“佛度生,生受化,其间难易浅深,总在于缘”。你跟这个菩萨有缘,那你念他的圣号,你就容易感应。所以,弘扬佛法,必须大家共襄盛举,因为每一个人因缘不一样。

戊三、事毕唱散

我们看戊三的“事毕唱散”。

尔时,释迦牟尼佛令十方来诸分身佛,各还本土,而作是言: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

“尔时”,就是佛陀的这个付嘱流通讲完以后,释迦牟尼佛为了使令这些十方来的分身诸佛能够各还本土,就说了,“诸佛各随所安,多宝佛塔还可如故”,希望从十方来云集的分身诸佛各回安身佛法的处所,多宝佛塔就重新关闭如故,但是尚留法会之中。

我们说明一下。蕅益大师说这有两层意思。因为十方分身诸佛他们来的目的,为了开塔而来。开塔完毕以后,当然您老人家来的目的结束了,所以就各随所安。这十方分身佛是为了开塔。多宝佛他不是,他不完全是为了开塔,他是为了证法、听法而来。现在迹本二门的正说结束圆满了,所以它这个门就可以关起来。但是尚留法会当中,为了嘉勉后面的诸位法身菩萨受命流通《法华》,他给他们后面的法身菩萨作一个勉励,作一个证明。后面还有作用,所以多宝佛宝塔关起来,但是没有离开。是这么一个情况。

丁二、时众欢喜

我们看丁二的“时众欢喜”。

说是语时,十方无量分身诸佛,坐宝树下,师子座上者,及多宝佛,并上行等无边阿僧只菩萨大众,舍利弗等声闻四众,及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等,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说是语时,来自十方的无量分身诸佛,目前安坐在宝树下的师子座上者,这些十方分身诸佛,以及多宝佛,还有这些从地涌出的大菩萨,上行菩萨等,包括本土的四众弟子,舍利弗等这些四众弟子,还有法华会上的一切的诸天、人道、阿修罗的八部鬼神,“闻佛所说”,听到佛陀所说的开权显实、开迹显本以后,“皆大欢喜”。

这个“皆大欢喜”,蕅益大师说有两层意思:从诸佛的角度来说,诸佛化他事毕。佛陀一期的教化,《法华经》的圆满功德结束了。教化结束了,所以佛陀感到欢喜。从菩萨的角度,自行得法。从自修的角度,菩萨得到了一心三观的传承。所以两个都欢喜。但这个地方并没有作礼而去,所以后面还有下文,还有诸大菩萨的各种的现身说法。

所以这个<嘱累品>有两个重点:

第一个,是佛陀殷重地付嘱。佛陀殷重付嘱,主要是要法身菩萨在他的面前亲自发愿。因为这个弘扬《法华经》不简单,只能以愿导行,希望他能够在佛前发愿,令一切众生普得闻知。这是第一个,佛陀要法身菩萨在他的面前亲自发愿。

第二个,就是劝诫随宜。虽然我们发愿要广度众生,但是你要守住怎么样?弘经三轨——入慈悲室,着忍辱衣,坐法空座,就是忍辱、慈悲、善巧。尤其是坐法空座,就是你不要执着一定要把一佛乘的法门强迫推销给别人。那你这样子,你执着一佛乘的法,那也是执着。

诸位我们看,我们受菩萨戒也是这个道理。就是你的发愿跟你的实践情形是不一样。你看你受菩萨戒的时候,你一个生死凡夫,你发的愿——誓断一切恶,无恶不断;誓修一切善,无善不修;誓度一切众生,无一众生不度。你发的这个愿,世界上只有一个人做得到,就是佛陀。所以,发愿叫做圆满。

但是,你实际落实,你看蕅益大师的菩萨戒你就知道,他落实,生死凡夫当然先重视断恶。佛陀说你这个三聚净戒,断恶要从严,但是修善跟度众生从宽,尤其是度众生是最宽的。你觉得你跟他没有缘,你可以默然离开的。你跟他讲一次、两次、三次,他不听,你完全可以默然离开的。

所以,发愿叫做理想化,因为你的种子,第一个种子要圆满。你第一个种子就不圆满——你说,欸,我只能够断某些的恶,善法呢,我只能修某些的善。诸位!发愿不是依照实际情况发愿的,你受菩萨戒你就要突破的。你今天发的愿是你做得到的,那你发这个愿干嘛?你是要发那些你做不到的,你才有办法自求突破。所以发愿叫做圆满,修行叫做务实。

本经也是这样,佛陀要你在面前发愿:我要让一切众生普得闻知。但实际上呢?实际上要善巧方便。他要不能够接受,你就把安乐道、解脱道告诉他就好了。是这么一个情况。整个<嘱累品>就是,第一个因地发心,第二个善巧方便,来作一个总结。

乙二、约化他劝流通 分四:丙一、勖弘法之师;丙二、勖受法弟子;丙三、明咒护;丙四、明人护

我们看下一品。这一品就是<药王菩萨本事品>。我们看三百二十七面。前面一科叫做“付嘱流通”,这一科叫做“约化他劝流通”,总共有五品。

为什么叫约化他劝流通呢?就是以下佛陀列举了诸位法身菩萨,他们依止了悲、智、行、愿四大功德,来种种地教化众生,以此菩萨教化众生,来勉励我们好好地跟他们学习。他们在化他当中是怎么化他的,我们要跟他们学习他的精神。“约化他劝流通”总共有五品,从<药王菩萨本事品>一直到<妙庄严王本事品>,有五品。

丙一、勖弘法之师 分四:丁一、宿王请问;丁二、如来垂答;丁三、闻法利益;丁四、多宝称赞

我们先看第一品,丙一的“勖弘法之师”。这个勖就是勉励。这一段就是勉励未来世中弘经的法师应当向药王菩萨学习。他有什么特点呢?轻生重法。他的一个轻生重法,“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学他这种精神。

我们看附表。附表四十九,<药王菩萨本事品>。我们也是分成两段。先看第一段,“解释品目”。

一、解释品目

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云:昔名星光,从尊者日藏闻说佛慧,以雪山上药供养众僧,愿我未来,能治众生身心两病,举世欢喜,号曰药王。大佛顶经云:我无始劫,为世良医,口尝娑婆世界所有药味,承事如来,分别味因,从是开悟,如来印我昆季药王、药上二菩萨名。此品明一切众生喜见菩萨,顿舍一身,复烧两臂,轻生重法,命殒道存;又则举昔显今,故名< < 本事品> > 。

我们解释一下。先看药王菩萨他名称的由来。

“观药王药上菩萨经云。”药王、药上是两个兄弟,他们同时出家修行,一个叫药王,一个叫药上。在过去有一个居士叫做星光居士,这个星光居士是一个医术非常高明的医生,他后来跟一位尊者,叫做日藏菩萨,他是一个菩萨比丘。那跟这个菩萨学什么呢?学中道的智慧。中道智慧就是《法华经》的智慧,就是从诸法因缘生提升到诸法无生,从无生当中而万法唯是一心,即空即假即中。那么他听到中道智慧以后,就是起欢喜心了,发了菩提心了。发了菩提心,就用雪山上面这种最珍贵最美好的药来供养大众僧。而且重要的是他发愿:愿我未来,我不但能够治众生的身,我还要能够治众生的心,治众生的身心两病。这个时候“举世欢喜,号曰药王”。

所以,一个人的名称,菩萨的名称,就跟他的因地发愿是有关系的。他发愿用药物来供养大众僧,所以他就得到这个药王的名称。这是名称由来。

第二个,我们看他的开悟过程。

“《大佛顶经》云:我无始劫,为世良医。”药王过去他就是生生世世做医生的。那做医生怎么办呢?“口尝娑婆世界所有药味。”因为每一个药的味道就产生它不同的治疗的效果。后来“承事如来”,如来就开导他。佛陀度化众生是最善巧的,就你今天做一个医生的,你就就路还家,你这个因缘所生法对味道特别敏感,那好了,就“分别味因”。

反正法身,就像《楞严经》说的,法法消归心性,每一个法门都可以回归心性。因为你当初就是一念心性,然后向外流转。虽然每一个人流转也不太一样,有些人一念妄动是从色法流转,他对色法特别执着;有些人从感受流转。没关系。那么回家也是一样,你过去跟什么熟悉,那你也可以从色受想行识五蕴回家。

你生生世世跟味道的缘,跟这个舌根接触味道这个地方缘结得特别深,那就不用改变了,就就路还家了,就是“分别味因”。你不要去注意它的味道,要知道这个味道的起因。你尝到苦味的时候,你要问你自己一句话:你从什么地方来?这个味道怎么有苦因呢?这个味道为什么是苦的?你尝起来为什么是苦的?

你说,它本来就是苦。它本来就是苦,你不去尝它,你也感觉不出苦的味道出来。所以,哦,原来是唯心所现。就是,这个味道是你心中本具的,你本来就具足酸、甜、苦、辣的滋味,假借这个东西,这个黄连的因缘去刺激你,所以你的心中就现出苦味出来。就是“是我心具,是我心造”,所以叫做如梦如幻。所以,你透过味道,反闻闻自性,回归到你的真如本性,从味道而回光返照开悟。这个时候,如来印证我兄弟药王、药上两个菩萨,得到这个名称,就是从开悟得名。

前面是发愿得名,这是真正开悟了。

这一品就是讲到药王菩萨过去的一段因地的修学。他当时是作一切众生喜见菩萨,因为他身相特别庄严。他生生世世替人家看病,所以得的果报特别庄严,也特别健康。

他得到这个健康庄严的身体,他怎么做呢?他总共做了两件事:他第一生,把他的色身烧掉了,“顿舍一身”。烧掉以后他就死亡了,死亡以后他成就了三昧力。他第二生果报的时候,他又把他的双臂给烧掉,他为了供佛。

他第一生顿舍一身,第二生复烧双臂。那么这个到底是要说什么呢?讲到菩萨的精神——“轻生重法,命殒道存”。就是说,色身是轻的,因为它是暂时的,而道法是重的。就是我宁可舍掉短暂的色身,也要追求永恒的道法。这个道法就是法身。

“又则举昔显今,故名本事品。”为什么叫本事品呢?因为他把他过去的一段事迹讲出来,跟他今生的因缘对照,叫做本事品。

这个地方意思就是说,我们应该学习菩萨的这种苦行所表现的精神,就是“轻生重法,命殒道存”,学这种精神。好,我们休息十分钟。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一拳:维护三年的系统,终于激活打爆主神空间的我分身穿越了万界龙凤决:刀斩天神,剑灭修罗!斩神:我在修仙界建立仙秦俏不争春玄花仙缘综影视之恶毒女配重生记爆萌囧妃迷婚计,傅总请入瓮炮灰狐狐戏演好,反派大佬跑不了混沌之主:我的空间让你无可奈何参演无限副本后,我成了顶流魔武天尊梦之幻七零穿书假千金后,她溜之大吉快穿:男主对我一见钟情一觉醒来被八块腹肌的糙汉缠上了逆天修仙:怎么就成团宠了!带物资嫁绝嗣首长,易孕军嫂多胎纯萌新,这游戏怎么还不上难度网王之王子们的心尖甜宠反派:踢到我,你算是要变棉花啦权爷加油,小娇妻她心动了!穿越变暴力狂【星际】红楼之家有悍妇天青雨哈利波特:拽哥竟是大小姐都市剧:这个世界女多男少重回七零,不做弃妇小可怜变成真千金后,总裁郁闷了重生之神级学霸_志鸟村数码宝贝:我真的没想当大王啊穿书后,姐妹把我娘亲拐跑了当一个戏精绿茶去修仙爷爷,您孙女带着孙女婿穿回来啦持剑护你人在迪迦,变身永劫妖刀姬我在修仙界养神兽引虫师抗战:开局百万自爆无人机天域丹尊苏尘穿越之找个战神王爷做靠山无限穿梭从盗墓沙海开始我的世界:全面穿越贝爷生存女尊武痴只爱打架,男人争破天重生之恶毒后娘和四个反派崽崽重生校园之恶女出击火影里的庄周我的脑中有个神位面交易镜逆袭被弃人生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拥有日月星辰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替嫁后植物人老公宠上天上头到不行!星际第一游戏制作师玩脱了,陆总你老婆又跑去相亲了手握代购系统,被留学生奉为神明人在超神众仙相助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月下人清淑一念成婚:傅少追妻很卖力团宠:猎户家的小娇娘精英大佬,相聚一堂吃糖都不甜的年龄,你问我快乐吗四合院:我拥有一个截胡系统契约谈婚修仙:仙门师祖穿成恶毒女配宝可梦批发商:羊驼命我卖精灵温院长身娇体软,京圈太子爷对她上瘾女县令森林深处的星光:居某的睡前故事海岛来了个大美人,发明带崽样样行猎色嫁到城里,吃上供应粮穿越兄妹拯救异界重生后,女帝皇位不要,要修仙!渣前夫别惹,顾小姐已被宠上天震惊!团宠神豪宿主是什么邪操作全家骗她吃苦,她偏要嫁豪门享福NBA:篮球之王,黑粉越多我越强!听懂毛绒绒说话,我家变动物乐园先退婚,后断亲,娘娘凤临天下犬夜叉:一不小心成战力天花板了凡人修仙,仙葫仙帝宫女的逆袭王妃路愿我如星君如月萌妖记浩劫降临,我在火车上升级一吻定情:特工小姐的契约爱恋消失的情人历史盘点:始皇陛下赢麻了难产三日,陆总把我儿子送给白月光被人生赢家系统绑定后打卡暴富借假修真逆天行穿越为兄:我的异世界之旅都是心理变态极限修炼风云变幻,随风飘荡京剧猫【步宗篇后续】同人在他指尖沦陷壹零柒档案误入恐怖村摆摊女青年逆袭记无敌神医林风病弱总裁的爱情逆袭我的世界活动聊天群穿进游戏,蛇蝎美人竟想攻略我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被冤四十年,重生七零不追了大国师魂穿现代,总裁请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