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变的影响:
政权和平交替:陈桥兵变从本质上来说是一次军事政变,虽然它与以往很多通过血腥厮杀夺取政权的方式不同,几乎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乱,是相对和平地实现了政权的更迭,使得开封城以及后周的大部分地区避免了战火的破坏,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它终究是一场兵变。
所以,它深深影响着北宋王朝的治国理念。
赵匡胤随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集权,这些措施可以说是贯穿了整个南北两宋的政治生涯,也为以后的两宋覆灭从一开始就埋下了伏笔。
961年:宋太祖赵匡胤通过“杯酒释兵权”,解除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人的兵权,让他们出守地方担任节度使等职务,同时另选资历浅、威望低的人担任禁军将领,加强对禁军的掌控。
杯酒释兵权——宋太祖赵匡胤通过酒宴威逼利诱高阶军官交出兵权的一次政治事件。
赵匡胤自己就是通过陈桥兵变、黄袍加身的方式夺取后周政权而当上皇帝的,所以他深知武将手握重兵对皇权的潜在威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稳固统治,决定采取措施解决武将专权问题。
建隆二年(公元961年),宋太祖赵匡胤召集禁军将领石守信、王审琦等武将喝酒。酒酣之际,赵匡胤唉声叹气,向将领们诉说做皇帝的难处,担心手下人也会效仿他们当年拥护自己那样,被部下“黄袍加身”,夺取皇位。这些武将听后惊恐万分,纷纷表态愿意交出兵权,告老还乡,安享富贵。赵匡胤则顺水推舟,赏赐给他们大量的财物、田产等,让他们解除了兵权,到地方上去做没有实际兵权的节度使等官职。
开宝二年(公元969年),赵匡胤又用同样的方法,罢去了一些藩镇将领的兵权,进一步加强了中央对军队的控制。
这种事情有好处也有坏处。好处就是加强中央集权,通过“杯酒释兵权”,北宋收回了武将的兵权,把军事权力集中到中央,改变了唐末以来武将专权、藩镇割据的局面,使得宋朝的政局在较长时间内保持相对稳定,为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赵匡胤以相对温和的方式解决了武将问题,没有通过大规模杀戮等血腥手段来收回兵权,避免了统治集团内部可能出现的剧烈动荡和矛盾激化,维护了政权内部的团结。
坏处就是军事方面的削弱,大量有经验的武将被解除兵权后,宋朝军队的战斗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而且此后宋朝实行“更戍法”等军事制度,兵将分离,导致军队指挥不灵、作战能力下降,在面对辽、西夏等外敌时,往往处于劣势,长期受到外部军事威胁。
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坏的是随着朝廷对武将的提防,整个大宋社会层面“崇文抑武”风气渐盛,这一事件也开启了宋朝“崇文抑武”政策的先河,使得社会上重文轻武的风气越来越浓厚,文人地位不断提高,武将地位不断下降,直接影响了国家尚武精神的培养,国防建设长期受到阻碍,得不到长远发展。
总之,“杯酒释兵权”是宋朝历史上一个极具影响力的重要事件,对宋朝的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都有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963年- 970年:陆续开展统一战争,先后消灭荆南、湖南、后蜀、南汉等割据政权,基本控制了南方地区,为进一步统一全国奠定基础。
975年:宋太祖派大将曹彬等率军攻灭南唐,南唐后主李煜被俘,南方地区至此基本纳入北宋版图。
976年:宋太祖赵匡胤突然驾崩,其弟赵光义(原名赵匡义)即位,是为宋太宗。关于赵匡胤的死因,后世有诸多猜测,留下“烛影斧声”这一历史疑案。
烛影斧声——是北宋初期的一桩千古疑案,也叫“斧声烛影”,它关乎宋太祖赵匡胤之死与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等诸多疑问。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十月壬午夜,宋太祖赵匡胤病重,于是召集晋王赵光义入宫议事。当时左右侍从都被屏退,只能远远看到烛影之下,赵光义时而离席,有躲避的样子,之后又听到有类似斧子戳地的声响,同时太祖大声说:“好为之,好为之!”(也有记载为“好做,好做”)。等到这一夜过去,天快亮的时候,宋太祖赵匡胤就驾崩了。
随后,赵光义就在灵前即位,成为了宋太宗。
疑点与争议
继位的仓促性:按照常规的皇位继承制度,宋太祖赵匡胤是有儿子的,比如赵德昭、赵德芳等,即便太祖去世突然,也应该是优先考虑儿子继位才符合常理。然而,赵光义却在太祖驾崩后迅速即位,这一点让很多人觉得不合规矩,怀疑其中有隐情。
史料记载模糊:关于那个夜晚具体发生了什么,由于当时没有确切的、详细的官方记录,大多是一些传闻性质的记载,比如文莹和尚在《续湘山野录》中的描述就带有神秘色彩且语焉不详,后人很难确切知晓到底是兄弟二人正常的交谈,还是其间发生了不为人知的权力争夺乃至更恶劣的情况,导致太祖身死、太宗继位。
赵光义后续举动:赵光义即位后,太祖的儿子赵德昭、赵德芳等人先后离奇死亡,其中赵德昭是在宋太宗训斥后自杀身亡,赵德芳也年纪轻轻就暴毙,这难免让人联想到赵光义是为了稳固自己的皇位,消除潜在的皇位继承人威胁;另外,宋太祖的弟弟赵廷美也被赵光义以各种理由削去王爵、降为涪陵县公等,最终郁郁而终,这些后续发生的事情更加重了人们对“烛影斧声”事件背后真相的猜疑。
后世影响
“烛影斧声”事件由于其扑朔迷离的特性,成为了后世史学家不断研究探讨的话题,也成为了众多文学、影视作品的创作素材,在民间广为流传,极大地影响了人们对北宋初期皇位更迭以及那段历史的看法,一直笼罩着神秘色彩,并且使得宋太宗赵光义继位的合法性在历史上始终备受质疑。
宋太祖章(终!)
网友们看完这位宋太祖的生平,一时间都不免唏嘘。
有人留言:我艹,难怪这些大宋皇帝一个个都这么窝囊,原来是祖宗遗传下来的啊!这些家伙是生怕别人再来一次黄袍加身啊!宁可被外敌打得满地乱窜,也坚决不能让自己人给搞下台去。
是啊,这宋朝就是被这些疑心病重的皇帝们给生生断送的。
别说,这宋太祖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只是他那些后人却一个个太废物了。
不错,这宋太祖一生还真是精彩,就连死都死得这么奇葩,还留下一个千古疑案,肯定是被他弟弟给弄死的吧!
肯定是啊!斧头都出来了,病得都快死了,他能干得过他弟弟?苏灿这家伙就是会吊人胃口,临结束都要搞个钩子出来。
就是,就是,苏灿这家伙讲故事的手法是越来越强了。
苏灿看到网友们把历史科普当成故事来看,一时间都不知道是该哭还是该笑了。
不过这样也好,至少这些家伙还是将内容给看进去了,这下应该对大宋那些皇帝们的心性有些了解了,同时也清楚了大宋朝堂里武将想要造反有多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