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刻,李云静伫府邸庭院,
眼神凝重,望着铅灰色天空中
那连日未歇、纷纷扬扬的大雪。
凛冽寒风如冰刀刮过脸颊,
他仿若未觉,只是紧锁眉头,
心中满是忧虑。
这般寒冷刺骨、降雪漫长猛烈,
让他察觉,情况严峻 ——
小冰河期来了。
他思绪飘远,脑海浮现揪心画面:
田野里,冬日应沉睡待春耕的土地,
被厚雪无情覆盖,未收完的庄稼
冻死雪下,成冰冷残骸;
村落中,百姓房屋在风雪中摇摇欲坠,
茅草乱飞,屋内老人孩子
紧偎冷被窝,瑟瑟发抖,
眼中满是恐惧与迷茫;
集市上,往昔热闹不再,一片死寂萧条,
寥寥行人裹紧破旧棉衣,
脚步踉跄,在积雪中艰难寻食。
李云深知,小冰河期
不止带来寒冷,更引发连锁反应,
如灾难风暴席卷各处。
粮食减产绝收难免,
百姓生活雪上加霜,
饥饿、疾病、贫困阴影笼罩。
军队粮草供应也成难题,
冰天雪地,运粮路被堵,牲畜冻死,
士兵饥寒交迫,战斗力大减。
此刻,李云站在昏暗书房,
望着窗外纷飞大雪,
一个大胆想法渐成形 ——
得把灾难转移出去。
他眼神决绝又挣扎,
在屋内急促沉重地踱步,
似在权衡利弊。
他深知这念头违背常理、后果难测,
但局势紧迫,别无选择。
雪灾远超预期,城外农田
积雪深埋庄稼,农民绝境哀号,
城内百姓饥寒挣扎,粮少价涨,
街巷弥漫绝望气息。
军队同样糟糕,缺衣少食、士气低落,
外敌若来,不堪设想。
他想到邻国,受灾较轻之地,
想引部分百姓至边境附近,
寻一线生机。
可这不易,要避邻国眼线防范,
顾百姓意愿安全。
但若成功,能缓国内压力,
救濒死生命。
然而,他也清楚,此举是玩火,
邻国察觉,恐引战争、外交风波。
可生死关头,他没了退路,
脑海飞速谋划实施步骤:
如何组织百姓迁移,
怎样避开危险区域,
应对突发情况。
他停下脚步,再望窗外,
虽有犹豫,更多是坚定。
这想法如黑暗曙光,虽险,
却让他看到救国救民希望。
他知道,即将踏上险途,
为这片土地生灵,愿孤注一掷……
于是,李云神色凝重,
招来李岩和钱思筹。
二人匆匆入书房,
屋内气氛紧张压抑。
炭火盆炭火明灭,
驱不散凝重气息。
李云深吸一口气,缓缓开口,
将进攻日本计划和盘托出。
李岩、钱思筹闻言一惊,
瞬间满脸震惊错愕。
李岩瞪大双眼,嘴巴微张,
一时语塞。
钱思筹下意识后退一步,
双手微微颤抖,
想不到李云有此大胆冒险想法。
一时间,屋内死寂,
唯有寒风呼啸卷雪,
拍打窗棂沙沙作响,
似为惊人计划惊叹。
片刻,李岩先回过神,
紧皱眉头,声音颤抖:
“大人,这计划太冒险了!
日本虽受灾,远在海外,
我军跨海作战,后勤艰难,
风浪无情,稍有不慎,全军覆没!
且大明国内形势严峻,
此时兴兵,恐难支撑。”
钱思筹忙点头附和:
“是啊,大人。日本武士善战,
还听闻加强海防。
我军贸然进攻,胜算渺茫。
再者,国内百姓受灾苦不堪言,
抽调兵力,恐引民怨沸腾。”
李云静静听着反对意见,
神情愈发坚定。
他缓缓踱步窗前,
望着银装素裹世界,
声音低沉有力:
“二位,我怎不知风险艰难?
但看如今大明,雪灾让百姓
水深火热,粮食短缺,疫病横行,
饿殍遍野。
若不采取非常手段,
拿什么救万千生灵?
进攻日本,虽险,
但其沿海富饶,攻占可得物资,
解国内燃眉之急,
还能转移矛盾,让百姓振作。”
李岩和钱思筹对视一眼,
眼中仍有疑虑,
但明白李云苦衷决心。
李岩微微叹气:
“大人,即便进攻,
作战计划得细谋划。
从何处出兵、筹备粮草、
应对防御,各环节至关重要,
容不得马虎。”
钱思筹接着说:
“是啊,大人。还得防日本与科尔沁勾结。
听闻近来有接触,
若我军进攻,科尔沁会否
侵扰大明边境,得防范。”
李云微微点头,眼神欣慰:
“二位所言甚是。
我找你们来,
是想共商详细周全作战计划。
要利用日本困境,发挥大明优势,
降风险、提胜算。
这一战,关乎大明存亡,
必须全力以赴。”
说罢,李云转身走到书桌前,
铺开标注山川河流、城镇关隘的
巨大地图,
三人围坐,开始紧张艰难
作战计划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