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乎,建安九年。
周恒再次兵不血刃的拿下了西川。
至于名不正,言不顺。
刘备还要借助军师之死发兵西川。
周恒又不是什么大仁大义的人?
自然不必在乎这些。
所以顺理成章的拿下了西川。
拥有地图在手,几乎已经相当于得到了蜀地。
自然不必花多么大的代价。
原本如果在这个时候曹老板出兵的话,趁着周恒攻打西川的时候有机会,拿下荆州。
到时候跟周恒划江对立。
偏偏就在这关键的时候,远在乌恒的塌顿造反了。
虽然在两年前,对方就已经击败了袁绍。
但击败了袁绍,不意味着就能够拿下袁绍手下的地盘。
他手下的几个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
所以曹老板花了两年的时间,才成功的荡平了袁绍所有的兵马。
统一了整个北方。
原本准备打算休养生息两年,率领五十万大军南下。
一举荡平天下。
而机会也是有的。
因为周恒趁着这个时候拿下西川。
代表着江东空虚。
如果此时出兵,他有着很大的把握可以一统天下。
可是偏偏乌桓在这个时候造反了。
这怎么能够不让他恨之入骨。
所以,在经过短暂的考虑之后,曹老板直接御驾亲征。
历经一年的时间。
直接把乌恒揍的他娘都认不出来。
算是彻底的扫平了自己北方的后顾之忧。
甚至就连辽东的公孙度,也俯首称臣。
几乎可以说,天下已得四分。
但这也给了周恒的机会。
半年的时间成功拿下了西川。
自长江而下,与曹老板划江而至。
真正做到了双分天下。
同年更是在汉中大败张鲁。
曹操同样没闲着,击败了乌恒之后远征西凉。
默契的谁也没有在这个时候动手。
因为现在最好的机会已经失去了,如果在这个时候贸然动手。
这不是最好的时机。
最好是把自己的后顾之忧全部给解除了。
在一战定胜负。
算是两个人共同的默契。
.............
建安十一年。
曹操被马超打的丢盔弃甲,割须断袍,沦为天下的笑柄。
周恒却成功击败了张鲁,算是彻底的拿下了汉中威逼长安。
建安十二年。
曹操卷土重来,在西凉大破马超。
马超被逼无奈之下,远遁汉中。
被周恒成功的收入麾下。
建安十三年。
荆州刘表病逝。
时机已到,曹操率领五十万大军挥军南下。
直逼荆州。
周恒也成功收服江东中的丹阳兵。
为自己所用。
将严白虎册封为自己麾下的大将。
兵马直逼八十万。
在之前没有拿下西川的时候,他就有四十万的大军。
在拿下了川蜀之后。
得到了刘璋的二十万大军,汉中大破张鲁。
再得十万大军。
并且成功的把法正收入麾下。
马超来投,再次获得了数万西凉骑兵。
如今手下的兵马,甚至还要在曹操之上。
毕竟曹操,也就在大破袁绍的时候,得到了袁绍的不少兵马。
其他的远征乌恒攻打马超。
并没有得到多少兵马,甚至还有不少的损失。
也就是在收复南匈奴时候。
得到了十几万蛮兵。
实力有了不小的增长。
所以说双方的军队完全就是势均力敌。
.............
至于诸葛亮和刘备,在听到川蜀失去之后,彻底的陷入了迷茫之中。
之前的隆中对更是化为了笑话。
隆中对的前提,是在川蜀还在刘璋的前提之下。
如今已经落到了周恒的手上,
划江而治。
双分天下的局势已经非常的明显。
根本就没有他在说的三分天下的局势了。
别说三分天下了。
在失去了川蜀的最后一块栖息之地,他们现在连生存的地方都没有。
也就只有荆州能够让他们苟延残喘。
天下其他的地方再也没有了他们的立足之地。
这怎么能够不让他们满是迷茫。
只是,无论他们现在做什么样的感想,有着什么样的计划。
曹操和周恒都没有在理会他们。
毕竟,大势所趋之下,其他的都是浮云。
现在就看双方谁一战定天下。
尤其是襄阳。
这可是双方之间的唯一一块缓冲之地。
一时间双方谁也想要拿下。
刘备和诸葛亮皆在其中,进退两难。
最后只有固守襄阳。
襄阳是南下的要道。
只要拿下了襄阳,大军就可以长驱直入威逼江东。
而周恒如果拿下了襄阳,便相当于拿下了江南的门户。
襄阳在历史上的地理位置不必多言。
看射雕英雄传就能看得出来,为什么郭靖要死守襄阳。
因为襄阳是北方南下的唯一一块要道。
如果襄阳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在郭靖死后,襄阳异守南宋也就灭了。
但就是这一块地方挡住了蒙古大军几十年的进攻。
甚至连蒙古可汗蒙哥,也死在了这里。
因为没有办法。
这是整个长江流域之中唯一一个,能够南下的路口。
可以说是重中之重。
远胜洛阳的虎牢关和汜水关。
如果拿不下襄阳。
只有两条路可以进入江南。
要么就翻越秦岭,跨越苍茫大山。
要么就从陈仓小道,入凉州和席卷中原。
而这只是站在周恒的角度上。
如果是站在曹操的角度上。
除了襄阳,他没有任何一个地方可以走。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拿下了川蜀,还有夷陵秭归,想要拿下江东,基本上不太可能。
他唯一能走的只有襄阳。
这段时间之中,周恒成功的收服了锦帆贼甘宁。
命令对方带领三万大军,夜袭江夏。
大破黄祖于江夏。
自江夏而入南郡,破合肥,兵锋直至襄阳城下。
另一边的曹操也不甘示弱。
大军自宛城,入驻江陵和樊城,成为了犄角之势。
对襄阳虎视眈眈。
如今的襄阳城之中,几乎有一半的人说投降曹操,又有一半的人说投降周恒。
可以说搞得烦不胜烦。
也就唯独诸葛亮和刘备,两个人坚守。
不过,很明显,无论他们做什么样的选择,都改变不了大战的结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