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天色渐晚。
院子各处,皆有小厮将灯笼点亮。
畅心堂的内室里,动静总算是平息了下来。
乔乔侧躺在床上,周身酥软,香汗淋漓。
身后的男人得了餍足,这会心情甚佳,抱着妻子享受温存的余韵。
他没认真看过妻子以外的女人,所以对女子美或不美无法进行比较,但周边他所见之人,闻他成亲,无不是向他道喜,语气中满是艳羡,都道他艳福不浅,得此貌美贤妻。
婚姻大事,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且他们这样人家的亲事,更是背负着结两姓之好的重任;
所以起初,谢珩并不曾在意妻子美或是不美;
比起美貌,他更盼未来的妻子能端淑贤德、通情达理。
如此看来,传言的确不虚。
她的确不负崔家满门芳菲的美誉。
……
崔嘉琅和郭心兰的亲事,在秦氏和崔夫人的主持下,很快落定,婚期定在了次年的暮春时节。
定亲的消息传开,郭心兰一时风头无两。
一个父母亡故、没有任何家世依傍的孤女,能嫁到百年氏族的崔家,谁能不羡慕赞叹、
虽说男女双方差距悬殊,崔府却没有任何的怠慢,不管是崔府的夫人小姐、还是前来传话送物件的丫鬟婆子,对这位新少奶奶,都是恭敬有礼、客气尊重。
这样声望显赫还治家有道的好婆家,谁不眼红。
恰逢宁公之妹、老太太秦氏之女谢颖因丈夫外地公干而带着女儿江诗敏回了娘家小住。
谢颖是秦氏的老来得女,因为是小女儿,生得又纤弱,便多疼爱了几分。
人都是爱屋及乌的,疼爱女儿,自然也就会疼爱女儿的女儿。
江诗敏虽是外孙女,却很得秦氏的疼爱;家里亲的表的好几个姑娘,只有她敢在老太太面前驳话。
上了年纪的人,就是喜欢儿孙绕膝的热闹,听到女儿要带着外孙女回来小住,秦氏高兴得提前好几日就开始让丫鬟打扫布置房舍。
姑太太回门,属贵客,两房的太太裴氏和谭氏带着姑娘们前去迎接。
畅心堂中的乔乔得知消息,也带着贴身的丫鬟婆子前去;
毕竟是谢府的姑太太,更是谢珩嫡亲的姑母,若是失了礼,就不好的。
外面日头晒,秋荷打着一把青绸油伞走在乔乔身侧,小声道:“姑太太回来,还带着表姑娘……”
乔乔笑了,“想什么呢?她还能欺负我不成?”
秋荷:“这可不好说,且她是客,您如今是谢府的正经主子,即便她真有什么不好,老太太也不大好像以前那般护着您了。”
乔乔没怎么放在心上,“放心,小打小闹我不放在心上;若是她敢蹬鼻子上脸,我自有办法收拾她。”
秋荷知道自家姑娘是个有主意的,笑笑没再多说。
于抱厦处,和裴氏一行人遇到,而后同行至垂花门。
……
垂花门处,二顶四人抬软轿已进了后院,落定后,贴身伺候的丫鬟上来打起轿帘,扶里头的主子下轿。
只见前头轿中下来了一位浑身珠光宝气的中年妇人,瞧着三四十的年岁,保养极好,眼角一丝皱纹也无,面容白皙,气度雍容;
略后的小轿子上下来的,则是一位年轻的姑娘,看起来不过将笄之年,眉眼灵动,举止活泼,生得肌骨微丰,脸颊圆润,是十分有福气、讨长辈喜欢的长相。
裴氏和谭氏立在垂花门一侧的廊下避暑,见人下了轿,才缓缓走出来。
谢颖也不客套,回自己的娘家,她什么时候都不会把自己当成了外人。
“大嫂,二嫂。”
裴氏和谭氏皆是笑容满面,看起来也是和睦融洽。
谢颖唤女儿到了跟前叫人,十五岁的江诗敏大大方方,“见过大舅母、二舅母。”
谭氏笑道:“敏丫头比上次见又长高了好些,是大姑娘的样子了。”
江诗敏最喜欢听长辈们夸奖,笑着转了一圈,让长辈们看得更清楚。
“母亲还说我没长呢,可旧年的衣服明明都紧了,怎么可能没长。”
裴氏笑了笑,“妹妹把女儿养得很好。”
谢颖满眼宠溺的看了眼女儿,“什么都好,就是性子太跳脱,话也多。”
裴氏:“好了,外头热,咱们别在日头地下晒着,回屋喝茶是正经。”
主子们有说有笑、底下主子们的小丫头也有自己交好的,这会子三五成群,看着就热闹。
一行人来到老太太的院子,早有寿安堂的丫鬟婆子们见到人来,忙有的准备茶水、有的打珠帘、有的给准备盥洗的漱具。
秦氏身边的大丫鬟玲珑笑盈盈的打着珠帘走出来,笑道:“老太太一直念着姑太太呢,总算是把人盼来了。”
谢颖带着女儿,进了里屋,给上座的秦氏请安。
秦氏的三个儿女中,谢颖最得父母的宠爱。
秦氏携着女儿的手,让其坐在自己身侧。
江诗敏随之上前,福身道:“给外祖母请安。”
秦氏忙道:“这没外人,不讲这些虚礼,快过来,让我好好瞧瞧。”
江诗敏闻言便走到了秦氏所坐长榻下的一脚凳旁屈膝蹲下,“外祖母~”
秦氏一脸慈爱的仔细看了看,继而打趣道:“我瞧着人都圆润了,看来最近日子过得很是顺心。”
江诗敏可不依了,哪个女孩子愿意听自己胖呢,拽着老太太就是撒娇。
直到秦氏又夸了几句,才作罢。
秦氏只顾和女儿说话,“姑爷外地公干,要到几时?你们娘俩这次能住多久?”
谢颖笑道:“这次去的远,少说也得一年半载的。”
秦氏闻言皱眉,“去这么久?你怎么不跟着?男人家一个人上路,又是官老爷,你就不怕出什么事。”
谢颖摇了摇头,不以为然的笑道:“我才不和他出门呢,那么远的路、还要坐那么久的车,到了外面一应都没有家里齐全,去了做什么?活活受罪!”
“他出门才好呢,我就盼着他不在家我能来和母亲作伴。”
秦氏嗔道:“净说胡说,那是你家老爷。你自己个儿的男人,岂能这么不上心啊?”
谢颖:“我上不上心的能如何?他的饮食起居横竖有小厮们打点照顾。”
多少年了,这些话,秦氏不知听女儿说了多少次,她也不记得自己教了多少遍,但如今看来,女儿是一点没往心里去。
“你呀你,我都说了多少次!”
“小厮们照顾那是他们,你作为妻子,也该做好你的分内事。”
谢颖不大爱听,就想岔过话题,“母亲,您就别唠叨我了,我这才刚回来,咱们还没亲够呢,您就开始教训我。”
秦氏无奈叹气。
女儿总是固执己见,还不听劝,如今三十的人,膝下还没个儿子,她自己心大,总觉得有娘家撑腰什么都不怕,可秦氏这个过来人却不敢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