悠然家回村了,晓菊第二日便去了学堂,辣椒酱厂全面复工。
烧鸭,叉烧,很快能出货,倒是手撕兔那些,推迟几日。
第二日,钱掌柜请人把货位到悠然家。
莫路特意清空一个房间装那十车货,他们还一一清点检查,生怕混进什么不名小动物。
还好都没有问题。
“路哥,这些都是什么啊,怎么这味道那么奇怪?”
杨花娇觉得有点难受,最近她对气味特别敏感,虽然胃口还是不错,只是吃什么也没有觉得特别好吃。
也没有什么想吃的。
“叔,叔!”小超气喘吁吁扶着院子的门,变着腰。
“小超?你怎么来了,快进来。”莫路从屋里出来。
悠然也探出了头。
“叔,我爷快不行了。说想见你最后一面。”
“什么!那,那我这就去!”莫路没来得及交待,与小超直奔莫三婆家。
莫路赶到时,屋里围了一圈人,不是谁出声说了句,“人来了!”
大家让出个位置。
“叔!我是阿路,我来了!”莫路眼眶腥红。
“阿,路,你终于来了。”三爷费力抬起手,他整个人脸色灰白,但是并不瘦,可见三婆他们把三爷一直照顾得很好。
众人见状,主动退出屋子,屋里只留下莫路,三婆本想离开,又忍不住。
“阿路,你们别难过。”三伯无力地微笑,他病了那么多年,自己身体什么样他最清楚了,离开也算是解脱,只是他还是有些放心不下。
“叔,你别担心。我们都在。”莫路心里苦涩,当初要不是三伯一家偷偷给他一些吃的,他活不下来。
“阿路,叔有些事想求你,求求你,帮叔照看着点,你婶,她这辈子不容易。咳咳……”三伯开始喘个不停。
“叔您放心,我肯定会尽全力。我”莫路泪流了下来。
“傻孩子,叔放心了,你们莫要伤心。叔想睡一会,你回去吧。”三伯说完,闭上眼睛,仿佛真只是睡了过去一样。
“叔?叔!你醒醒。”
“阿路,别呢醒你三叔了,他累了,让他好好睡吧!”三婆抓着莫路的手。
众人在屋外都听得清楚。
大爷和五爷进去帮忙,更衣,把人抱在铺了席子的地上。
给三爷盖上白布。
莫路搀扶着三婆出屋。
\"娘!\"
“娘!”
三婆的孩子媳妇孙子孙女都担心不已。
“哥哥,你跟着大爷他们处理一下,阿三,找人去把棺材抬回来。”
“娘,我们会处理好的。”
“我这就去。”
*
莫路回家通知大家吊丧已经是晚上了,考虑到杨花娇有身孕,不便前往,莫路带着两姐妹一同前往。
直系亲属是必须守灵的,莫路也跟着守夜。
上禾村的风俗,家里有人过世,身后事是家族其他成员帮忙操办的。
守灵三日,整个村的人都会来上香,席宴从简,但是大家都会主动上门帮忙。
三日后上山。
一切操办完成后,一切如常。
莫三婆几夜没合眼,整个人有些萎靡。
“三婆,”悠然坐在她身边。
三婆动了动,好似想起什么。
“悠然呐。”
“嗯 ,三婆,是我。”悠然转身直接抱住三婆,她显然没有料到,“哎,来了就好,就好,呜呜呜呜……你三爷不在了,哎,不在了!”三婆一边哭泣一边压抑。
“三婆,哭出来就好了!三爷最放心不下的人就是你了,你得好好的!”
“哎!”一生要强的自己,这几日觉得不知道在坚持些什么,这些年,都是怎么过来的。
这几日三婆觉得过得很慢很慢,她还清楚记得当初自己嫁过来的景象。
生儿育女。
眼看着日子一日比一日好,老头子却顶不住了。
走了也好,他定是太辛苦。
“你陪三婆喝一杯?”
悠然帮忙倒酒,这真的是酒,虽然闻着不是烈酒。
三婆本是小小口啜着,居然把一小杯都闷了。
她平日滴酒不沾,家中也极少买酒,只有逢年过节,才会沽一些祭拜的时候会用。
几日前老头子说他想喝点,但是自己没同意。
李郎中说她家老头子这病得静养,并且不能烟酒,她一直记得。
她怎么也没有想到,老头子说走就走了,虽然这些年他的身子一直不好,她也以为自己做好了准备,但是当这事情真发生的时候,她觉得自己还是接受不了。
“悠然,你知道吗?当初我嫁你三爷的时候,家里可穷了,感觉都算是这个村最穷的了。”三婆又喝了一杯,“当初你三爷没生病那会,家里虽然穷,但是一家人整整齐齐,每天收工回家,吃饭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我们夫妻二人,为了让孩子们吃饱,总是不舍得多吃。”
“有一回,我看到你三爷半夜,起来喝水,喝了老多水。”三婆眼里的泪又止不住了。
悠然是有些触动的。
三爷已经病了十几年了,要知道照顾久病的老人是非常辛苦的,这一刻,爱也好,责任也罢,都让她感慨。
“三婆,你们已经做得很好了!你们是孩子眼里的好父母。”悠然想了想道,“之前有朋友问我,说我们寿命那么短,在折腾些什么呢?”
“一开始我也没想明白,现在我觉得我可能懂得我想要什么了。生命很短,在我活的日子里,希望通过我的努力,爱我的人能过上好日子,这就是我折腾的意义。”
悠然发现三婆直勾勾盯着自己,有些不好意思。
“三婆,好好过每一天,你在,孩子们就有娘,有奶奶。”
“说得好啊,说得好!我最后喝一杯。”三婆果然在喝完最后一杯后,去休息了。
客人早就散尽,不少人留下帮忙打扫。
*
靖王爷与王妃在铃铛镇尝到自己心心念念的烧鸭。
只是在第二天,又被告知这几日暂无烤鸭供应。
这什么店啊那么嚣张。
“老爷,夫人,莫姑娘家出事了。”
“何事?”
“家里有老人过世了。”
“啊。哎!”
“要不,咱们去瞧瞧?”
苏锦宁当然矢这好像不太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