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赖家,仿佛一夜之间从云端跌入谷底。
昔日那繁华热闹、仆从如云的景象不复存在,如今只剩下赖嬷嬷以及负责服侍她的两个小丫鬟得以幸免,不用像其他族人那般经历长途跋涉之苦,被发配到遥远的辽东庄子上去受苦受累。
她们三人在宁荣街上被随意地分配了一个小小的院落居住下来。
虽然这院子与赖家曾经的辉煌相比,显得微不足道,但好歹也算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
不仅如此,赖嬷嬷等人还被发还了一些诸如衣物首饰之类的随身物品。
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还算珍贵,但对于习惯了锦衣玉食生活的赖家人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不过,如果能够精打细算、节俭度日的话,维持基本的生计应该还是不成问题的。
赖嬷嬷本想着去投靠自己的孙子赖尚荣,然而,命运似乎总是喜欢捉弄人,就在赖家刚刚倒台之际,赖尚荣竟也丢官下狱。
这两件事发生得如此紧凑,简直就像是前后脚一般。
以赖嬷嬷多年来积累的处世经验和对人心的洞察,她自然而然地猜测到,其中或许有着贾家人暗中运作的痕迹。
可如今形势已然逆转,赖家大势已去,贾家依旧如日中天。
她深知此时若是将自己心中的怀疑说出口,不仅无济于事,反而可能会给自己招来更大的灾祸。
更何况,眼下赖尚荣身陷囹圄,要想打通大牢里的关节,让他少受些苦楚甚至能早日出狱,都少不了依靠贾家的权势与人脉。
所以,当赖嬷嬷再次面对贾家人时,她不得不放下以往的骄傲与自尊,表现得比从前更加谦卑恭顺,唯唯诺诺地迎合着对方,生怕稍有不慎便会惹恼他们。
然而,赖尚荣其人本身便行为不端,劣迹斑斑。
只需稍加调查,便能轻易找出众多确凿无疑的罪行。
而贾赦更是有意打压他,如此一来,尽管最终的判决尚未正式下达,但可以确定的是,其官职必定会被剥夺,且永远不得再次为官。
只要赖尚荣失去了东山再起的可能,那么对于贾家而言,他将不再构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
正因如此,赖家所经历的这场变故,起初虽在贾府内部引发了不小的轰动和议论,但没过多久,一切便迅速恢复平静。
而且,真正对他们抱有同情之心的人寥寥无几。
要知道,长久以来,赖家人在贾府中一直都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的姿态。
就连那些并无多大权势的主子,他们也全然不放在眼里,更别提处于底层地位的奴仆们了。
私下里,赖家人不知干了多少诸如收受贿赂、敲诈勒索、仗势欺人之类的丑恶勾当。
贾府中的奴仆们为了能谋求更好的发展前途,争取往上爬升的机会,往往只能对赖家人百般讨好、谄媚逢迎,甚至不惜掏出自己辛辛苦苦积攒了大半辈子的钱财去行贿送礼。
如此这般的行径,又怎会有人真心惦记他们呢?
也不对,恐怕只有性格直爽、爱憎分明的晴雯,仍然还惦念着对她有些养育之恩的赖嬷嬷了。
当初跟着表哥来到京城,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就是赖嬷嬷买下了她。
为了能让容貌出众、聪慧机敏的晴雯,成为一份献给贾母的厚礼以讨其欢心,赖嬷嬷更是不辞辛劳,亲自手把手地教导晴雯各种伺候主子所需要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就这样,晴雯在赖家的那段时光里,尽管每天都需要勤奋努力地去学习那些繁杂的规矩和技巧,但总的来说,日子过得还算顺遂如意。
虽然赖嬷嬷这么做,本身动机不纯,存着些奇货可居的意思,但客观上还是对晴雯有恩。
因此得知赖家遭逢巨变,晴雯思前想后,犹豫了一阵子,在取得了黛玉的同意之后,终于还是前去看望了赖嬷嬷。
当然,晴雯一直以来都非常清楚地摆正着自己的位置。
如今,她已然成为了黛玉身边的人,那么她心中所忠诚侍奉的主人便只有黛玉一人而已。
尽管赖嬷嬷曾经对她有过恩情,但无论如何,赖嬷嬷的地位始终无法与黛玉相提并论。
此外,对于赖家那种表面一套背后一套、吃里扒外且中饱私囊的行径,晴雯打心眼里感到无比的鄙夷和不屑。
因此,此次前去探望赖嬷嬷,晴雯仅仅是想要回报当初赖嬷嬷给予自己的悉心教导之情罢了,根本没有打算再与赖家产生任何瓜葛或者牵连。
为此,晴雯将自己这段日子从黛玉那里领取到的月钱全部集中起来。
在此之前,由于个人开销以及救济自家表哥等原因,她已经花费掉了其中一部分。
然而即便如此,经过一番整理之后,剩余下来的仍然还有足足几十两银子之多。
最终,晴雯毫不犹豫地将这些银两统统赠予了赖嬷嬷,以表达自己深深的感激之意。
随后,她又给赖嬷嬷实打实的磕了几个头,表明以此偿还赖嬷嬷对自己的恩情,望赖嬷嬷日后好生珍重、长命百岁。
赖嬷嬷也明白她的意思,今儿来这一遭,除了是为了报恩之外,也是为了了断两人之间的瓜葛。
老实说,晴雯只是她之前所下的一手闲棋。如今能够给她带来几十两银子的收益,已经相当出乎意料了。
赖嬷嬷也没指望过,在其他事情上还能依靠晴雯。
何况她也相当了解晴雯的脾气,知道她不可能为了赖家去打扰自己认准的主子,倒不如好聚好散。
因此和颜悦色的同晴雯说了几句话之后,赖嬷嬷同晴雯之间的这段恩情,就算是彻底斩断了。
这只是赖家倒台之后的一个小插曲。
长江后浪推前浪,没过几天,宁荣两府就再没多少人继续谈论赖家的事情了。
反倒是因为以赖大、赖二为首的一大帮管事奴才的落\/马,让底下那些有心上进的奴才们看到了些许希望,因此盯着空出来的大量职位,开始八仙过海、各展神通。
如今就连在宁国府管家的可卿,也采用了黛玉等人研究出的暗标承包的制度,因此两府后续选拔出的管事奴才,虽然未必能确保一点油水都不捞,但跟以前的乌烟瘴气相比,已经算是有了大大的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