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明华带着自家亲娘上门送贺礼。
春暖回村子去了,一是劝老太太搬家,二是给罗婶子换药,还要感谢她的大鸡腿给长嫂炖了一大碗的汤。
“母亲,这是肖大太太。大太太,这是我母亲,姓周。”
赵明华在肖家蹭过饭,时常跑去肖家自然也就混熟了,连忙向许氏介绍自己的亲娘。
“赵太太,赵公子,请进,进坐。”
肖家到蜀地,这算是真正意义上第一个上门的客人。
许氏在肖府当家多年,接人待物上自然不会有差。
反倒是赵太太从她身上看到了京城大户人家不一样的地方。
心里暗暗咂舌:同样是肖家大太太,文氏比不了这个许氏一点点啊!
无论是长相谈吐还是待人接物,许氏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沐春风,而文氏,总有那么一点趾高气昂的意思在里面。
相对于文氏,她还更喜欢这个肖大太太一些。
虽然两人从未见过面,但都是当过娘的人,又都当了祖母,聊起孩子自然就有了话题,越聊越投入,完全没有陌生感。
总之,这次上门拜访很是愉快。
正聊着,许氏听见了里屋宝贝大孙子的啼哭声。
“赵太太,不好意思,失陪一会儿。我得去看看孩子,我儿媳昨晚受了罪睡得熟,可不能打扰她了。”
“好,您请便。”
贺礼送到家,赵太太本该告辞了,但是,她就是不想走,是觉得来都来了,怎么也要看看那个肖姑娘长什么样。
赵太太进屋时,朱玲玲也醒了。
“母亲,来客人了?”
朱玲玲听了半晌没听出来是谁。
“是,赵太太和赵公子送来了贺礼。”许氏小声道:“我把孩子抱出去哄,你再睡一会儿。”
“母亲,不用,孩子拉了,我给他换洗一下。”
“我来吧。”
结果就是婆媳俩人都没能给孩子穿上小裤子,主要是婴儿太嫩了,她们都不知道如何下手。
是的,许氏虽然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但是从来没有自己亲自带过娃,以前都是奶娘和婆子照看着长大的。
朱玲玲生产后疲惫不堪,一直处于半休息状态,孩子饿了拉了都是春暖在搞,这会儿她抓瞎了。
赵太太和赵明华坐了好一会儿都还听见孩子在哭。
实在没忍住走了过去站在房门口问情况。
“赵太太,对不住,孩子拉了,我们在给他换,您稍等。”
许氏有些着急,朱玲玲连忙喊:“母亲,要不儿媳来吧。”
“不用不用,我这就搞好了。”
事实上,她是真的搞不好,给孩子穿上这条腿,那条腿的裤子又蹬掉了。
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母亲,要不先喂孩子,他应该是饿了。”
“那行,暂时不穿裤子了,那用这个包被包着着他先喂奶。”许氏有些许的期待:“有奶水吗?”
朱玲玲羞红了脸,还是没有。
“那我去端米汤。”
于是赵太太就惊讶的发现,肖家的宝贝疙瘩喝的是米汤。
“这怎么行啊,喂米汤孩子怎么长?”赵太太都替她们着急:“大少奶奶没有奶水就请一个奶娘啊?”
许氏尴尬了,不是不请,而是请不起。
村里,春暖也给祖母回禀着这事儿。
“玲玲那孩子原本身子骨就不壮,自从家里出事又担惊受怕的,千里迢迢来到蜀地没少受罪,如今孩子又是早产,没有奶水也正常。”老太太一声叹息:“暖暖啊,你看咱们家能不能挪点钱出来请一个奶娘?”
“祖母,孙女也考虑过了,明天再看,若长嫂明天都还没有来水来肯定得请奶娘。”该花花该省省,春暖当家也是有分寸的,希望今天长嫂吃了她炖的汤后有效。
“真是为难你了,我一个老婆子活着就是累赘半点都帮衬不上忙,大大小小全靠了你。”
“祖母,您万不可说这样的丧气话,您在肖家的魂就在,您放心,我们家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春暖道:“祖母,搬到镇上去住吧,您看这里……”
一夜暴风雨后,地上还有深深浅浅的积水,徐氏和跟着春暖一起从镇上回来的黄氏带着春燕春姝将床单被套和淋湿的衣服这些物件拆洗,春安和春欣则在费力的擦着桌椅板凳……里里外外透着一片狼藉。
“暖暖,听话,家里人多,你长嫂坐月子和孩子都需要安静的休养,等她满月后,我们就搬过去。”老太太坚持自己的意见:“你看,谷子也黄了,看样子要收谷子,这个活儿对咱们家这一群妇孺来说也是一个硬茬,搬家的事往后延一延。”
果然啊,肖家的人都倔,劝不动春暖也没办法。
只好去隔壁给罗婶子换药。
“春暖啊,我觉得这个伤口好像有点疼,是不是早上沾了水的原因?”
“婶子,你以后就注意着点别沾着水了。”春暖道:“好好头皮戳破了肯定要疼上两三天的,等好点了生新肉的时候还会发痒,你可千万忍着点,别用手去挠。”
“好好好,我听你的。”罗婶子一声叹息:“这鸡也是该死,卡到楠竹林里了,我昨天下午找上找下都没想到去那里找,昨晚想了一宿,今天一大早去看,还真在。幸好找到了,要不然连鸡汤都喝不了一口。”
“说起还要感谢婶子给的大鸡腿。”
“谢啥谢,你看你给我敷药都没收我的钱。”罗婶子道:“春暖啊,快要收谷子了,你们家沙田说多不多,但是你家人口单薄,收谷子也是个狠活,怕是有点难度哟?”
“没事儿,我们慢慢收割,一天割一点,总能收割完。”
“你看看,你这孩子,一听这话就是没种过庄稼,庄稼熟了是要趁天气好抢收的,立秋后再遇上这样的暴雨谷子都要落一地,收成会减少的;再一个,天气不好,收回来的谷子没法晒也要发芽,发了芽的谷子交租都不会要。”罗婶子道:“我都给孩子他爹说了,到时候让他帮你家收一天。”
“那我们付罗大叔工钱吧。”
“你这孩子,乡里乡亲的,付什么工钱?”罗婶子道:“收谷子的时候,我们乡下人都会换工的,到时候让你家春宁帮我们一天就是换工了。”
“罗婶子,谢谢您。”
春宁都没收过谷子,和壮劳动力换工?
罗家纯属帮忙,遇上了热心的好邻居,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