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澜星给庄子这边安排的活计,说起来也是相当简单粗暴了。
就一句话,她要求这边的人以庄子为核心,弄出一个能让她瞧得上眼的实验田基地。
这要求,小澜星觉得已经相当简单了。
之前,轩辕兰佳将自己庄子附近的田地借给了小姑娘可劲儿折腾,她当时带着霍无病等人,倒也真折腾出了些名堂。
但那也只能说是小打小闹。
不过呢,在小澜星眼里,那边的实验田,怎么说呢,就好像是一群小朋友过家家,纯粹是玩闹性质的。
为什么这么说?
因为加上她前段时间带着人在地里忙活的那些事,参与的都是一些从未下过地的小孩,也就是一群新手。
虽说在小姑娘的严格要求下,每个孩子都使出了浑身解数,做到了自己能做到的最好,可这成果嘛……肯定还是不能跟那些老农人比的。
小澜星过去溜达一圈,左看看右瞅瞅,最后小手一挥,得嘞!把那边的田地直接定性为兼具教育功能的课外实践大课堂。
这定位一转,小澜星跟轩辕靖与陈立一说,二人都觉得挺合适,只是几亩算不上肥沃的田地,既没有浪费,也能让孩子们长点见识。
同时,消息传出去,也能让百官乃至百姓们明白轩辕靖对农桑之事的重视。
当然,要是有人觉得轩辕靖此举是轻视农桑,那不用轩辕靖开口,其他人也会把人怼回去的——笑死,你以为小殿下是什么地位?
再看看这边,小澜星之前让暖冬忙的就是这边庄子的事,首先就是招募人手。
她让人将京畿附近主动报名的工匠和农人都招揽了过来。
一般愿意主动报名的,要么是家中劳动力足够,有多余的人手可以过来;要么就是家中没有赖以生存的田地,不得不另谋生路。
当然,她也不是来多少收多少,滥竽充数那些肯定是会拒之门外。
工匠那是为了负责改良农具,甚至可能要协助小姑娘制作一种可以不用耕牛也能轻松种地的器具的,自然对工匠能力有要求。
农人呢,自然是要在这片土地上大展身手,种出又好又多的庄稼,踏实、勤劳、努力是必须的。
对待实验田,细心和精心是关键。
播种时,仔细量种子间距;浇水时,小心控制水量;施肥严格按配方,绝不多放一点。要是田边有杂草,他们会马上拔掉,绝不让其破坏实验田。
要说对土地的了解,那肯定是老农更胜一筹。
新手在他们面前,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很多老农可能一辈子都不认识几个字,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但是在侍弄庄稼这件事上,他们的经验胜过许许多多纸上谈兵的读书人。
老农们往地里一站,那就是土地的老相识,比起那些可能一辈子都没下过几次地的文人,这些老农或许会更快察觉到每一种变量对土地和作物的影响,就像是与土地、与作物们直接对话一般。
张大牛也算是走了大运了。
他是第一个被小澜星挑中的幸运儿,而且他还认识一些字,在一群大字不识的人里,那就显得格外突出了。
经过一番简单的培训后,小姑娘还算满意,直接给他安排了一个小管事的位置。
这固然有小姑娘的一番心思在里面,但也与张大牛本人的性格脱不了干系。
他这人,虽然脑子不是特别灵光,但胜在踏实肯干、憨厚老实,且实在。
小澜星就喜欢这样的“老实人”,她要的就是一个能严格遵守她的规则,把她的要求落实的妥妥当当的人。
要是来个自以为聪明,整天揣测上意,想往上爬,净干些自认为能讨好上级的事儿,那种人反而会坏了小姑娘的事儿。
小澜星想想就要皱眉头。
“怎么样?你在这里生活还习惯吗?”小澜星一边跟着管事与张大牛踏入庄子,一边询问道。
霍无病等几个小孩则是跟在后面,好奇地左看看右瞅瞅,对这个此前未曾来过的庄子很是好奇。
听到小姑娘的问话,霍无病也迈着小步子,凑到小澜星身边位置,好奇仰头望着张大牛。
张大牛挠挠头,在面对小澜星时,他总是下意识弯着腰,想来若不是小澜星实在是太矮了,他是很想把自己降低到比小澜星更低的海拔的。
他说:“挺好的,小民再没过过比这里更好的日子了。”
“不仅是小民,被招进来的那些人,大家也都是一样的想法。”
“他们听说这都是殿下您的恩惠,对您很是感激,若不是管事说不合适,小民等还想给您立生祠……”
听到这话,小澜星连忙摇头:“这就不用了,你们要是真想感谢我,之后好好帮我干活就行。”
她不信归不信,但她年纪还小呢,还能活好久好久,要是被立了生祠,感觉非常奇怪。
况且,小澜星真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大事,大到需要被立生祠的程度。
她到现在都没折腾出像样的良种,哪里配?
张大牛却不这么觉得,他觉得小澜星就是自己的再生父母!
尤其是知道小澜星招募他们这些人是为了种出更好更高产的粮食后,即便大家都听说小殿下年岁还很小,心里也是十分敬佩她的。
不是每个人都能在这个年纪就有这种宏愿,并且愿意花钱、花精力落在实处的。
老百姓或许不够聪明,但老百姓有眼睛有耳朵,什么人是嘴上花花,什么人是真心想做实事,他们也有自己的评判标准。
尤其,小澜星是靖王之女。
靖王,在百姓心里,就等同于大燕的守护神。
他的女儿,在百姓们心里,就约等于神女一般的存在了。
小澜星便是什么都不做,老百姓对她也有一份天然的好感。
张大牛憨厚笑笑:“咱们这些人,别的大道理未必听得明白,但是您说的那什么实验田的法子,大家虽然半信半疑,但也觉得有几分道理。”
“您是贵人,您懂的肯定比咱们多,咱们相信跟着您,一定能种出让更多人吃饱饭的粮食。”
即便真的最后一事无成,张大牛也依旧感激这小小贵人为他们这些百姓们做出的努力。
这也是其他所有人共同的想法。
————————————————
小澜星:我怎么可能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