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医馆后,众人继续逛街。
筱老爹看着街边依旧有不少小乞丐,心中满是忧虑,民生虽有改善,但仍有许多地方亟待完善。
走着走着,筱老爹突然对夏桃说道:“带我去附近的书院看看。”
夏桃点头应下,带着大家来到了最近的一所书院——书香雅苑。
筱老爹抬头看了看书院的名字,念道:“书香雅苑,倒是个文雅的名字。”说罢,便抬脚走了进去。
门童见有人进来,赶忙迎上前询问:“这位老爷,夫人,是要送府上公子求学吗?咱们这儿的夫子可都是才学出众、教学有方的。”
筱老爹看了他一眼,注意到门童那句“府上公子”,心想:没看到我带着个女娃吗?还只提公子,可见这古代重男轻女的观念有多深。
一行人走进客堂,门童连忙去禀报。
不一会儿,负责招生的李夫子匆匆赶来迎接。
筱老爹客气地说道:“夫子,劳烦您给介绍介绍,这书院里都教授些什么学问?”
李夫子一听,立刻来了兴致,滔滔不绝地讲起来:“回老爷的话,咱们书院主要教授四书五经,从《大学》《中庸》到《论语》《孟子》,再到《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皆是圣人经典。学子们通过研习这些经典,修身养性,为科举入仕做准备。”
筱老爹听着,微微皱眉,心想:虽说讲了不少,可都是围绕科举的四书五经,对于那些不参加科举或者考不上科举的人来说,除了认几个字,实在没什么实用的技能,这不符合大众的实际需求啊。
于是,筱老爹提出参观书院,李夫子赶忙殷勤地在前面带路。
踏入书院,只见飞檐斗拱,古色古香。
庭院中,几株苍松翠柏傲然挺立,石子铺就的小径蜿蜒其间,两侧的花坛中,梅花开的错落有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有学子坐在树下捧着书本读书。
一间间古朴的讲堂依次排开,木质的门窗雕刻着精美的花纹,虽历经岁月,却依然透着庄重典雅的气息。
筱老爹一边走,一边看,走了一圈后,发现学堂里没有黑板,光线也不够明亮,教学内容还以学习文科知识为主。
他小声问筱妈妈:“你们不是在普及数学了吗,怎么这里没听夫子说有算数的课程呢?”
筱妈妈轻声回应:“目前只是一小部分人在学,学生也就五十人左右,还没让他们开始实际教学,一切都还在规划当中。”
筱老爹无奈地叹了口气:“好吧。”
随后,筱老爹转头问李夫子:“走了一圈,怎么没看到学子们的活动场地呢?”
见李夫子一脸茫然,他又补充道:“哦,就是下课之后,学子们活动玩耍的地方。对了,也没看到有体活课。”
李夫子听得一头雾水,疑惑地回答:“回老爷话,据在下所知,各个书院都是这般布置,学子们下了学后有的回房复习功课,有的去藏书馆看书。从未听过您说的……额……体活课啊。”
筱老爹心想:这下算是找到书生体弱的原因之一了,大户外必须走起。
筱老爹又试探着问:“我还有个问题。”
李夫子连忙应道:“老爷但讲无妨。”
筱老爹问道:“你们这里可收女娃娃?”
李夫子一听,脸上闪过一丝尴尬,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老爷,不收的。男女七岁不同席,这书院里收的可都是男子。”
筱老爹接着问:“那可有女学呢?”
李夫子摇了摇头:“没有啊。一般普通百姓家,连男孩子都供不起读书,更不可能让女娃上学堂了。而官宦人家的小姐,都是请先生到府中教授,学的也不过是《女则》《女戒》之类的女德之书。”
带着挑出的一大堆问题,几人步出书院。
筱老爹眉头紧锁,满心忧虑,忍不住长叹一声:“这书院的状况,实在是不容乐观呐。
重男轻女的观念根深蒂固,教学内容太过单一,根本无法满足大众的需求,而且连最基本的活动场地和体育课程都没有,长此以往,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可如何是好?”
筱妈妈也一脸凝重,点头附和:“是啊,虽说咱们已经在努力推行一些新的理念和教育方式,可想要改变这延续了千百年的传统,谈何容易。”
小玥儿拉着筱妈妈的手,满脸疑惑地问道:“姥姥,那咱们该怎么办呀?就任由他们这样下去吗?”
筱老爹目光坚定,语气沉稳地说:“当然不能。既然发现了问题,咱们就得想办法解决。虽然困难重重,但只要咱们齐心协力,总能找到突破口的。”
夏桃和其他几个丫鬟跟在后面,大气都不敢出,静静地听着筱家人的讨论。
她们心里也明白,筱家人一心想要为百姓谋福祉,这次从书院发现的问题,说不定又会引出一系列的变革。
几人一边说着,一边缓缓朝着下一处目的地走去,脚步虽慢,却充满力量,仿佛带着改变这个时代的决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