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从神厨里爬起来,抬头一看,月亮正挂在天空中央,估摸已是三更时分。
他伸手往袖子里一摸,手里握着三颗枣核,袖子里还包着那三卷天书。
他拿出来一看,果然是三卷天书,嘴里还残留着酒的香气。
宋江心里想:
“这一梦真是奇异,似梦非梦!如果说是梦,”
“怎么会有天书在袖子里,嘴里还有酒香,手里握着枣核,而且娘娘说的话我都记得清清楚楚,一句也没忘?”
“如果说不是梦,我明明是在神厨里,突然就醒了过来。”
“看来这庙里的神明极为灵验,显化如此。”
“只是不知道是哪位神明?”
他掀开帐幔一看,只见九龙椅上坐着一位娘娘,正和梦中见到的一模一样。
宋江心里寻思:
“这位娘娘称我为星主,看来我前世并非普通人。”
“这三卷天书一定有大用,她嘱咐我的四句天言,我也都记得。”
“青衣女童说:‘天亮时,你自然会脱离此难。’”
“如今天色渐亮,我该出去了。”
于是他伸手在神厨里摸到短棒,拍了拍衣服上的灰尘,一步步走下殿来。
他从左廊下转到庙前,抬头一看,只见庙门上挂着一块旧匾额,上面刻着四个金字:
“玄女之庙”。
宋江用手抚额,感激地说道:
“原来如此!”
“原来是九天玄女娘娘传授我三卷天书,还救了我的性命!”
“如果我能重见天日,一定要来重修庙宇,再建殿庭。”
“恳请娘娘慈悲,继续护佑我!”
称谢完毕,宋江心中感慨万分。
有诗为证:
还道村中夜避灾,荒凉古庙侧身来。
只因一念通溟漠,方得天书降上台。
~~~~
在还道村的夜晚,宋江为了躲避灾祸,躲进了荒凉的古庙。
只因为他心存善念,感动了神明,才得以在庙中获得天书,登上命运的舞台。
宋江只得悄悄从村口出来,刚离开庙不远,就听到前面远远传来一片喊杀声。
宋江心里想:
“又出事了!”
他停下脚步,心想:
“现在还不能出去。”
“如果我走到他们面前,肯定会被抓住。”
“不如先躲在路边的树后面。”
他刚躲到树后,就看到几个士兵气喘吁吁地跑过来,手里拄着刀枪,一步步往村里走,嘴里还喊着:
“神明救命啊!”
宋江在树后看着,心里纳闷:
“真是奇怪!他们不是守在村口等我出来抓我吗?”
“怎么现在反而慌慌张张地跑进来了?”
再一看,赵能也跑了进来,嘴里喊着:
“我们都要完蛋了!”
宋江心想:
“这家伙怎么这么慌张?”
这时,只见后面一条大汉追了进来。
那大汉上半身赤裸,露出鬼怪般的肌肉,手里拿着两把夹钢板斧,嘴里喝道:
“你们这些鸟人,别跑!”
远远看去,那人正是黑旋风李逵。
宋江心里想:
“难道我还在做梦吗?”
他不敢贸然出去。
这时,赵能跑到庙前,被松树根绊了一跤,摔倒在地。
李逵追上来,一脚踩住他的脊背,举起大斧就要砍下去。
这时,后面又有两个好汉赶了上来,掀开毡笠,露出脸来,各自挺着一条朴刀,上首的是欧鹏,下首的是陶宗旺。
李逵见他们赶来,怕他们抢功坏了义气,手起斧落,把赵能砍成两半,连胸膛都劈开了。
李逵跳起来,把那些士兵赶得四散奔逃。
宋江躲在树后,不敢出来。
这时,后面又赶来了三个好汉,也杀了过来。
前面的是赤发鬼刘唐,第二个是石将军石勇,第三个是催命判官李立。
这六个好汉说道:
“这些家伙都被杀散了,只是找不到哥哥,这可怎么办?”
石勇喊道:
“那边松树后面有个人站在那里!”
宋江这才敢挺身出来,说道:
“感谢众位兄弟又来救我性命,我该如何报答你们的大恩?”
六个好汉见到宋江,大喜道:
“哥哥找到了!快去报告晁头领!”
石勇和李立分头去报信。
宋江问刘唐:
“你们怎么知道我来这里,还来救我?”
刘唐答道:
“哥哥刚下山,晁头领和吴军师放心不下,就叫戴宗院长立刻下山打探哥哥的下落。”
“晁头领还是不放心,又派我们几个人来接应,怕哥哥万一出了什么差错。”
“半路上我们遇到戴宗,他说:‘有两个贼人正在追赶哥哥。’”
“晁头领大怒,命令戴宗回山寨,只留下吴军师、公孙胜、阮家三兄弟、吕方、郭盛、朱贵、白胜看守寨栅,其他兄弟都来这里找哥哥。”
“我们听到有人说:‘宋江被赶进还道村了。’”
“于是我们把村口守着的那些家伙全杀了,一个不留,只有这几个跑进村里来。”
“李大哥追了上来,我们也跟着赶进来。”
“没想到哥哥在这里!”
话还没说完,石勇带着晁盖、花荣、秦明、黄信、薛永、蒋敬、马麟赶来了,李立也带着李俊、穆弘、张横、张顺、穆春、侯健、萧让、金大坚一行人也到了。
众多好汉都聚在一起,宋江一一拜谢众位头领。
晁盖说:
“我叫贤弟不要亲自下山,你不听我的话,差点又出事了。”
宋江说:
“小弟只是为了父亲的事,心里挂念,坐卧不安,不得不亲自来一趟。”
晁盖说:
“有个好消息告诉你,令尊和令弟的家眷,我已经让戴宗带着杜迁、宋万、王矮虎、郑天寿、童威、童猛送他们上山了,现在已经到山寨了。”
宋江听了大喜,拜谢晁盖道:
“仁兄如此大恩,宋江死也无怨了!”
晁盖和宋江都非常高兴,与众头领一起上马,离开了还道村口。
宋江在马上用手抚额,望天拜谢,说道:
“感谢神明庇佑,日后我一定回来还愿。”
有诗为证:
且喜馀生得命归,剥床深喜脱灾非。
仰天祝谢仁晁盖,暗把家园载得回。
~~~~
庆幸自己还能活着回来,保住性命。
虽然经历了危险,但最终脱离了灾难,心中深感庆幸。
仰天感谢仁慈的晁盖,感激他的救助之恩。
暗中将家人平安带回,心中充满欣慰。
且说一行人马离开还道村,径直返回梁山泊。
吴学究带领守山的头领们,直到金沙滩,都来迎接。
到了大寨的聚义厅上,众好汉都相见了。
宋江问道:
“我父亲在哪里?”
晁盖便叫人:
“请宋太公出来。”
不一会儿,铁扇子宋清驾着一乘山轿,抬着宋太公到来。
众人扶着宋太公下轿,走上厅来。
宋江见了,喜从天降,笑逐颜开。
宋江再次拜谢道:
“父亲受惊了!”
“宋江做了不孝之子,连累了父亲担惊受怕!”
宋太公说:
“赵能那家伙每天派人来守着我们家,只等江州的公文一到,就要抓我们父子俩送去官府。”
“听到你在庄后敲门时,已经有八九个士兵在前面的草厅上,后来不知怎么就不见了,也不知道他们是怎么被赶走的。”
“到了三更时分,又有两百多人打开庄门,把我扶上轿子抬走,还让你兄弟宋清收拾了箱笼,放火烧了庄院。”
“那时我也来不及问个缘由,就被直接带到了这里。”
宋江说:
“今天父子团圆相见,全靠众位兄弟的力!”
他叫弟弟宋清拜谢了众位头领。
晁盖等人一一拜见了宋太公后,便杀牛宰马,摆下庆喜筵席,庆祝宋江父子团圆。
当天大家喝得大醉才散去。
第二天又摆下筵席庆贺,大小头领都非常高兴。
第三天,再次摆下筵席,庆祝宋江父子团聚。
忽然,公孙胜心中生出一个念头,想起自己的老母亲在蓟州,离家已久,不知情况如何。
在大家饮酒时,公孙胜起身对众头领说道:
“感谢众位豪杰一直以来对我的照顾,恩情如同骨肉。”
“只是我自从跟随晁头领上山以来,每日宴乐,一直没有回乡。”
“蓟州的老母亲还在那里,我的师父也可能在挂念我。”
“我想回乡探望一趟,暂时告别众位头领,三五个月后再回来相见,以了却我的心愿,也免得老母亲挂念。”
晁盖说:
“之前已经听先生提过,令堂在北方无人侍奉。”
“既然你这么说,我们也不好阻拦,只是不忍分别。”
“虽然你要走,但明天我们一定要为你送行。”
公孙胜谢过大家,当天大家喝得大醉才散去,各自回帐中休息。
第二天一早,大家就在关下摆下筵席,为公孙胜饯行。
当天,众头领都在关下为他送行。
且说公孙胜依旧打扮成云游道士的模样,腰间系着腰包和肚包,背上背着雌雄宝剑,肩上挂着棕笠,手里拿着鳖壳扇,便下山来。
众头领在关下摆下筵席,各自举杯为他送别。
饯行结束后,晁盖说:
“一清先生,此去难留,但不可失信。”
“本来不该让先生走,只是令堂在上,我们不敢阻拦。”
“百日之后,我们专等先生归来,切不可爽约。”
公孙胜说:
“承蒙众位头领长久以来的照顾,小道岂敢失信。”
“回家拜见师父,安顿好老母后,便回山寨。”
宋江说:
“先生何不带几个人去,顺便把令堂接上山来,早晚也能侍奉她。”
公孙胜说:
“老母一生喜欢清静,受不了惊吓,所以不敢接她来。”
“家中自有田产山庄,老母自己能料理。”
“小道只是回去探望一趟,很快就回来,再与大家聚义。”
宋江说:
“既然如此,我们听先生的安排。”
“只希望先生早日归来!”
晁盖拿出一盘金银相送。
公孙胜说:
“不用这么多,只要三分之一就够了。”
晁盖坚持让他收下一半,公孙胜将钱打包装好,向大家行了个稽首礼,告别众人,过了金沙滩,便往蓟州去了。
众头领散席后,正准备上山,忽然听到黑旋风李逵在关下放声大哭。
宋江连忙问道:
“兄弟,你为什么烦恼?”
李逵哭道:
“真是气死我了!”
“这个去接爹,那个去接娘,偏偏我李逵像是从土坑里钻出来的,没人管!”
晁盖问:
“你现在想怎么办?”
李逵说:
“我家里只有一个老娘,我哥哥又在别人家做长工,怎么能让我娘过上好日子?”
“我要去接她来这里,让她也快活几天。”
晁盖说:
“李逵说得对。”
“我派几个人跟你一起去,把你娘接上山来,也是好事。”
宋江却说:
“不行!李逵兄弟性子急躁,回乡去肯定会出事。”
“就算派人跟他一起去,也不妥当。况且他脾气火爆,路上难免与人冲突。”
“他在江州杀了那么多人,谁不认识他是黑旋风?”
“现在官府肯定已经发了文书去追捕他。”
“你长得凶恶,万一出了事,路途遥远,我们怎么知道?”
“你先等一段时间,等风声平静了再去接也不迟。”
李逵听了,焦躁地叫道:
“哥哥,你也是个偏心的人!”
“你爹能接上山来享福,我娘却要在村里受苦。”
“这不是要气死我吗!”
宋江说:
“兄弟,你别急。既然你要去接娘,只要答应我三件事,我就让你去。”
李逵问:
“哪三件事?”
宋江伸出两个指头,准备说出这三件事。
正是:
李逵将要去高山顶上,杀一窝猛兽毒虫;
在沂水县中,损几条生灵性命。
他将施展撼天动地的手段,来斗那巴山跳涧的猛兽。
究竟宋江对李逵说出了哪三件事,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