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石秀挑着柴担先走了进去,走了不到二十里。
只见道路曲折复杂,四下里弯弯曲曲,树木丛生,难以辨认方向。
石秀便放下柴担,停下来不走。
这时,他听到背后法环的声音渐渐靠近,回头一看,只见杨林头戴一顶破斗笠,身穿一件旧法衣,手里拿着法环,一路摇着走了过来。
石秀见四下无人,便叫住杨林说道:
“这路弯弯曲曲的,实在难认,不知道哪条路是我之前跟随李应来时的路。”
“天色已晚,他们庄上的人对路都很熟,我们看不清楚。”
杨林说道:
“别管路是直是弯,只管挑大路走就是了。”
石秀又挑起柴担,顺着大路往前走,看到前面有一个村庄,有几家酒店和肉店。
石秀挑着柴担,便在酒店门前歇了下来。
只见酒店门前插着朴刀和长枪,每个人身上都穿着一件黄背心,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祝”字。
来往的人也都是这样打扮。
石秀见状,便向一个年长的老人行了个礼,恭敬地问道:
“老人家,请问这里是什么风俗,为什么大家都在门前插着刀枪?”
那老人说道:
“你是哪里来的客人?”
“竟然不知道,还是赶快走吧。”
石秀说道:
“小人是山东贩枣子的客人,亏了本钱,回不了家,只好挑柴来这里卖,不知道这里的风俗和地理。”
老人说道:
“客人,你还是赶快走吧,找个别的地方躲一躲,这里早晚要有一场大厮杀。”
石秀问道:
“这么好的村子,怎么会有一场大厮杀呢?”
老人说道:
“客人,你难道真的不知道?我告诉你吧:我们这里叫祝家庄,村冈上就是祝朝奉的衙门。”
“如今得罪了梁山泊的好汉,他们正带着兵马在村口,准备来厮杀。”
“只是怕我们村里的路复杂,不敢贸然进来,现在驻扎在外面。”
“祝家庄已经下了命令,每户人家的精壮后生都要准备好,一旦有命令传来,就要去支援。”
石秀问道:
“老人家,村里一共有多少户人家?”
老人说道:
“光是这祝家庄,就有一两万户人家。”
“东西两边还有两个村子接应:东村是扑天雕李应李大官人的庄子。”
“西村是扈太公的庄子,他有个女儿叫扈三娘,绰号一丈青,非常厉害。”
石秀说道:
“既然这样,梁山泊有什么好怕的!”
老人说道:
“要是我们刚来的时候,不熟悉路的人,也会被抓。”
石秀问道:
“老人家,为什么刚来的人会被抓?”
老人说道:
“我们村里的路,有首诗说:‘好个祝家庄,尽是盘陀路。容易入得来,只是出不去。’”
石秀听完,便哭了起来,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向老人磕头道:
“小人是个在江湖上亏了本钱、回不了家的人,要是卖了柴出去,碰上厮杀走不了,岂不是要遭殃!”
“老人家,可怜可怜小人吧!”
“我情愿把这担柴送给您,只求您指条出去的路。”
老人说道:
“我怎么能白要你的柴?”
“我买下来就是了。”
“你先跟我进来,吃点饭、饮点酒。”
石秀拜谢后,挑着柴跟着老人进了屋。
老人倒了两碗白酒,盛了一碗糕糜,叫石秀吃了。
石秀再次拜谢道:
“老人家,请您指点出去的路。”
老人说道:
“你从村里走,只要看到白杨树就可以转弯。”
“不管路宽路窄,只要有白杨树的转弯就是活路,没有白杨树的地方都是死路。”
“如果有别的树转弯,也不是活路。”
“要是走错了,左转右转,怎么也走不出去。”
“而且死路里还埋着竹签和铁蒺藜,要是走错了,踩到飞签,肯定会被抓,到时候往哪儿跑?”
石秀拜谢后,问道:
“老人家贵姓?”
老人说道:
“这村里姓祝的最多,只有我复姓钟离,世代住在这里。”
石秀说道:
“酒饭小人都吃过了,小人一定会报答您的恩情。”
正说着,忽然听到外面传来吵闹声。
听到有人喊:
“抓到了一个细作”。
石秀心里一惊,赶紧跟着老人出去看。
只见七八十个军人绑着一个人走过来。
石秀仔细一看,竟然是杨林,被剥得赤条条的,用绳子捆着。
石秀心里暗暗叫苦,悄悄问老人:
“这个被抓的是什么人?”
“为什么绑他?”
老人说道:
“你没听说吗?”
“他是宋江派来的细作。”
石秀又问道:
“他怎么被抓的?”
老人说道:
“这厮胆子真大,一个人来做细作,扮成驱魔的法师混进村里来。”
“可他根本不认得路,只挑大路走,左转右转,结果走进了死路。”
“他又不懂白杨树转弯的诀窍。”
“有人见他走错了路,行迹可疑,就报告给庄上的大官来抓他。”
“这厮还拔出刀来,砍伤了四五个人,但这里人多势众,一拥而上,就把他抓住了。”
“有人认出他,说他是贼,叫锦豹子杨林。”
话还没说完,就听到前面有人喝道,说是庄上的三官人巡视过来了。
石秀从墙缝里往外看,只见前面摆着二十对缨枪,后面四五个人骑着战马,都带着弓箭。
还有三五对青白色的哨马,中间簇拥着一个年轻的壮士,骑在一匹雪白的马上,全副武装,手里拿着一条银枪。
石秀认得他,特意问老人:
“这位相公是谁?”
老人说道:
“这位官人正是祝朝奉的第三个儿子,叫祝彪。”
“他已经定了西村扈家庄的一丈青为妻。”
“他们兄弟三个,数他最厉害。”
石秀拜谢道:
“老爷爷,请您指点我出去的路。”
老人说道:
“今天天晚了,前面要是打起来,会白白送了你的性命。”
石秀说道:
“爷爷,求您救我一命吧!”
老人说道:
“你先在我家歇一晚,明天打听没事了,再出去。”
石秀拜谢后,坐在老人家里。
这时,只听到门前四五匹报马跑来,挨家挨户吩咐道:
“你们这些百姓,今晚只要看到红灯为号,就齐心合力,捉拿梁山泊的贼人,解送官府请赏。”
说完就过去了。
石秀问道:
“这个人是谁?”
老人说道:
“这位官人是本地的捕盗巡检,今晚约好了要捉宋江。”
石秀听了,心里琢磨了一会儿,讨了个火把,安顿下来,自己到屋后的草窝里睡了。
话还没说完,庄上的人已经知道了。
只听得祝家庄里响起了一声炮响,直冲上半空。
独龙冈上的千百把火把一齐点燃。
门楼上弩箭像雨点一样射了过来。
宋江说道:
“走旧路回去。”
这时,后军头领李俊带着队伍来报:
“旧路已经被堵住了,一定有埋伏。”
宋江指示军队四散开来,告诉大家宋江的军队已经在村口驻扎,但没有见到杨林、石秀出来回报,于是派欧鹏去村口查看。
欧鹏回来报告:
“听说捉到一个细作,我觉得路径错乱,不敢深入探查。”
宋江听后非常愤怒,说道:
“怎么这么慢才回报!”
“又抓了一个细作,肯定陷害了两个兄弟。”
“我们今晚必须攻入庄里,杀进去救出他们。”
“其他头领们怎么想?”
李逵说道:
“我先冲进去看看。”
宋江听后立刻下令,命令全军披上盔甲。
李逵、杨雄带队做先锋,李俊等人引领大军跟随,穆弘在左,黄信在右,宋江、花荣、欧鹏等在中军。
军旗挥舞,擂鼓鸣响,大刀挥舞,杀向祝家庄。
等到他们抵达独龙冈时,天色已经开始黑了,宋江催促前军打庄。
先锋李逵已经脱得只剩下衣裤,手持双斧,疯狂杀向前方。
到了庄前,他们看到吊桥已经被拉起,庄门内一点火光都没有。
李逵想要跳进水里过去,杨雄拉住他说道:
“不能这样做!”
“庄门关了,肯定有诈。”
“等哥哥来再商议。”
李逵哪里能忍住,挥舞双斧,大声骂道:
“祝太公老贼!出来,黑旋风爷爷在这里!”
但庄上依然没有回应。
宋江的中军赶到,杨雄报告说庄里没有见到敌军,也没有任何动静。
宋江勒住战马,看着庄前不见敌军,他心中开始怀疑,猛地想起来:
“我错了。天书上明明警告过:‘临敌不急躁。’”
“是我一时急于救人,才连夜起兵,没想到深入敌人的重地,结果到了庄前却不见敌军。”
“他们一定有阴谋,赶紧命令三军撤退。”
李逵大喊:
“哥哥,军马已经到这里了,别退兵!”
“让我先冲进去,你跟着我来。”
李逵挥舞着双斧,带着人继续冲杀过去,但仍然没有见到一个敌人。
只见独龙冈上的山顶又放了一声炮响。
炮声还没有完全消失,四周传来了震耳欲聋的喊声,把宋公明吓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
你再有文韬武略,又怎能逃脱这布下的天罗地网?
就算你有班马的本领,也难以说清这些陷阱的险恶。
正如:
设计捉住猛虎和神龙的计谋,想要抓住惊天动地的人。
至于宋公明和众将如何脱身,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