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丽发现内地城市的春节更注重家庭团聚,比深圳要更有家庭氛围,家家户户都是聚在一起吃团圆饭。深圳的年味相对淡一些,过年就像在休一个长假,没有什么特别的。
林丽从朋友圈看到留在深圳过年的朋友们基本就是在深圳四周逛逛,看看灯光秀,在公园里玩耍,基本就是这些节目。回老家反而会有一些不一样的活动。看到大家朋友圈晒的要么就是放烟花,要么就是吃吃吃,要么就是晒娃……各有各的方式,开心就好。
正月初二的午饭后,林丽陪着母亲和妹妹在家附近的公园散步,母亲说起她的闺蜜这几年被人骗了六七十万,她也是最近才听说。
林丽说:“这也正常,这个阿姨他们家有钱,很容易被人盯上。”
母亲告诉林丽,她闺蜜在十多年前瞒着老公,在当地商贸城小区花了四万块买了套带车位的三房的房子。
没多久,她那个房子的邻居说让她十五万卖给他。这个阿姨想着还可以赚十万就答应了。
但是交易手续办理中卡壳了,她不想老公知道她买了房子,可是过户手续需要配偶签名,这可难倒她了。就拖了好几个月,房价噌噌上去了。这时候如果卖房又可以多赚一些钱。
那个阿姨有些后悔那套房卖早了,这时候车位可以单独卖十几万。她去和那个邻居商量,愿意赔偿双倍首期。
但对方怎么也不肯,认为这个房子已经交定了,是阿姨的责任导致不能如期过户,不接受反价赔偿。那个邻居其实相当于赚了钱。过些时候如果他再转手卖,也可以赚一笔。车位还可以单独卖给小区其他的业主,他是赢家。
没办法,这个阿姨在中介的协助下,找了个人过来完成了配偶的签名,过户手续完成了。她感觉自己血亏。
那时候她手里还有七八十万现金。她想用自己的私房钱投资,获得的利息可以每个月给父母做零花钱。
当时在北门市场一个卖香烛的小老板忽悠她做放高利贷。她因为多年跟他买香烛,居然听信了他的话。于是投了三十万。开始那一年多每个月都有一两万利息,她还是满意的。
疫情后她发现好几个月没有收到利息,刚好这天有空到北门市场,结果发现那个商铺已经易主了。之前的香烛店不知所踪。
她拨打电话发现是空号。没想到那个人卷走了了她的钱。当即她就报警了,但这个人早就跑到外地了,又没有证据,很难追回钱。
信佛的她只能当这个钱做了布施了。这些钱她不敢让老公知道,这个事情也不敢告诉他。她只能自己忍气吞声,郁闷极了。
当时体检,她还查出来乳腺增生比较严重,医生建议手术。估计和那段时间郁闷的心情有关。
等手术后,她身体很快恢复了。想想人健康就好。就当花钱买教训吧。
不久一个老乡也是做五金电器生意的,和她借钱,也是说做高利贷,每个月给她三分,她还挺心动,而且人家说了,对方也是老乡,在老家那边操作,安全靠谱。
她居然相信了,就借了二十万给这个老乡,每个月这个老乡会给她一万四。一年多后,这个高利贷平台出事了,这个老乡借了好多人钱,估计有一千万。
他的几套房子和几辆车都卖了还债。他没有钱还给阿姨,阿姨和他沟通了几次,这个人说他们现在一家人挤在一套一房一厅房子里。除非他翻身了才有钱还。
阿姨也只好作罢,两人变成了仇人一样。都是她的贪心才导致的,她看中别人的利,别人看中她的本金。
她只能吃下哑巴亏。如果当年她把这些钱投保大额理财型保险可能就不会是这个局面了。母亲说,这个阿姨之所以老被骗可能也是因为文化不高,很容易就相信了别人。林丽认为她是因为贪心一些小便宜,才会吃了大亏。这个阿姨自从这几次投资失败后,就潜心修佛了。她认为是自己应该受到的惩罚。
林丽想难怪这么多有钱人都会去信佛,以前有的人说是他们赚了黑心钱,事业有成之后就会做慈善消业障,也有的人说是他们什么都不缺了,但是缺精神支柱,所以会找个信仰。还有的人说,他们希望能赚更多钱,祈求佛主保佑……
之前有同事为了开发高端的客户,就会加入这种信佛的组织里,据说里面有很多都是非常有实力的信徒,都是成功人士。
林丽也不知道是不是佛学被这些人扭曲了,或者过度解读了。本来佛学也是一门学科,属于宗教神学。但是有没有这么神乎其神,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最近林丽发现睡觉容易做梦。昨天晚上,她还做了个有些搞笑的梦。就是梦见单位给他们每个人发了个小桌子 ,她的还是那种红木的材质的,在她去忙别的事情后,回来已经下班了,她找不到自己的小桌子了。她在梦里到处找桌子,找了几个办公室,然后才问到有人说她的桌子被公司的工作人员又收走运回去了。因为看座位没有人,以为是没有人要的。
随后她就在那里追那个运桌子的车,好不容易追上了,和那个工作人员讨要了一个新的木桌子回来。就这样她醒了,才发现这是个梦。
她觉得奇怪怎么会做这样的梦。早上林丽起来做早餐,他们这两天回来都在消化从家里带来的东西,不需要买菜。她昨天下午本来想在网上超市点些青菜,让别人外卖送过来。结果发现过年这几天很多平台的菜都比平时贵,有的平台还需要每单加三元的运费。
她心想幸好婆婆给他们准备了很多菜,暂时不需要买菜。家里有很多东西可以吃,先吃完再说,估计这些都可以吃一周了。
她正在收拾房间,母亲给她发信息抱怨,春节时候买了一百多块钱瘦肉放在冰箱,现在还没吃完。除夕前一天,妹妹辛苦花了几小时做的那些春卷,他们吃了一天,之后隔夜了,他们都没有吃了。虽然当时给了几根让林丽带回婆家。婆家人多,已经吃完了。现在娘家还剩下有十多根春卷。
母亲说,她昨天油炸了几条春卷,家里都没有人吃,浪费了。然后抱怨说,做这个浪费钱,还浪费人力和煤气。结果也没有人吃,明年不要做了。买这些材料花钱。而且他们冰箱里囤了好多东西。
林丽以前也说过妹妹和母亲,不要一次做太多菜,经常都是吃不完的,倒掉了又浪费。还不如做得差不多,不够再加。这点她觉得婆婆就做得很好。他们家的冰箱不会囤太多的新鲜菜,青菜几乎都是每天买。肉菜也比较新鲜。他们每餐做的基本都吃完了。
一早,柏丽主任就在微信问林丽产品方面的问题, 林丽没想到她这么早就起来,而且才正月初五,她已经在接触客户了。她主要是帮客户问一款年金险产品,今年客户有元的生存金进入账户,怎么到万能账户里不是整数?
林丽告诉她,那个产品和老产品不一样,她的只要有生存金进入账户就会扣1%的初始费,第二年再通过持续奖励方式返回来这个1%的初始费的金额,每年都是如此,直到主险结束。
柏丽主任说原来是这样,她还没弄懂那款产品呢。不过现在清楚了。她客户一早就在问她,她还很莫名其妙。
在年前林丽的另一个客户也问过她同样的问题,这个客户是一个高学历的客户,自己能看懂产品条款。她一看月报,就问了林丽为什么一月的生存金六万进入万能账户就被扣了600元的初始费用。这不是太坑了吗?
林丽当时一下子也懵了,由于公司产品太多了。她自己耐心看了一下产品条款,也打了公司的业务员专线询问产品的细节。这才记起来这款产品的初始费用会在第二年作为持续奖励返回来。客户说这本来就是她的前,应得的,结果还要折腾,还要等一年。这么搞笑。客户在那里抱怨说这款年金险是她投保过的三款产品中最差的一款。
林丽只是笑着,并没有评价说产品好坏,因为产品都是有自己适用的功能和地方,现在才第一次领取生存金,还不能判断好坏。而且这种年金险都是终身型的,每隔五六年经济周期就会有变化,现在暂时处在经济下行阶段。谁知道未来经济会不会更好一些,利率会高一些呢?
当时客户还在那里喋喋不休地说,万能账户在她前年追加了八十万之后不久,就开始从5%降低到4.8%,之后几个月又降低到4.5%。去年开始也是一路下降,从3.8%,到3.5%,然后3.05%,现在大概就3.1%。她说会不会今年就2.5%了?
林丽说,保险产品现在的利率也是随行就市的,如果银行的市场利率下行,保险的利率也是会随时调整的,不过老产品的万能账户的最低保证利率1.75%,去年出来的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是1.5%。有可能之后的会降低到最低保证利率1%也不一定。
投资理财都是有风险也有周期性的,保持平常心。相对于其他的金融工具来说,保险还是比较安全稳健的,不会大起大落,虽然也有调整,但是都是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波动的幅度不会太大。
客户之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还有些不平。其实相对于这个客户做的其他的金融产品的投资来说,那些高收益的产品,这几年还是波动比较大的。如果不是专业的投资人士或者专业机构,想要在经济大环境低迷时候获取高额利润,还是比较难的。除非有特殊路径,或者运气特别好。
这种经济大环境下,不亏就是赚,慢一点其实就是快。有数据显示,那些投资大咖其实也不是全部都投资在那种高收益的产品的。他们也是很注意风险的防范的。在这个周期里,减少资金缩水就是赢了。毕竟现在赚钱不易,不要因为一次投资就把数年的本金亏进去。保住本金还是有机会的。
不过在过去十年经济快速发展的阶段,很多人从投资房地产中获益,这些人赚到了快钱,现在这种理性发展的阶段,让他们接受每年3%左右的收益率还是有些难度的。很多人都是在现实中不断地交学费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然后逐渐接受的。
有人说,人生真正赚钱的时间就几年,如果能抓住商机,就可能实现了财富自由,实现阶级跃层,但是如果没有抓住,之后就比较难,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最近听说黄金价格飞涨 ,已经800多一克了,林丽的妹妹说年前她想买金饰,看到价格飞涨了,就只能放弃。没想到现在涨的这么快。林丽说还是不要跟风,理性判断。
她年前曾经和妹妹建议投保一份年金险,十年存,每年元左右,这样就可以给自己存了一笔未来的退休养老金补充。不过妹妹说她现在收入不高,而且公司老在说裁员,让他们没有安全感。她的钱不敢存死。如果存到保险,前几年是动不了的,而她现在这个时期不敢让钱定死。
过两年,她儿子就要上初中了,要花钱的地方会多起来。而且夫妻双方的父母年纪一年一年增大,老年的医疗费也是她担忧的。加上他们夫妻俩平时不太注意保养,身体也有一些亚健康,他们需要担心的地方还是比较多的。各种的不安因素,让她不愿意投保保险。
林丽他们的家庭收入其实没有妹妹高,不同的是,他们给双方的父母买了医疗险,而且婆婆有一定的保险意识,平时持家节俭,存了钱。不需要他们负担太多。不像林丽的母亲没有退休金,只有一点农合,虽然林丽给她买了一份养老年金险和百万医疗险,能缓解未来可能的压力。但是母亲花钱是不太有计划的,她总认为现在的钱现在花,想那么多干嘛。
不同的理财观也导致两家的父母退休后不同的境遇,相对来说林丽的公公婆婆的退休生活还是比较惬意的,他们虽然节俭,不在意一些外在的东西,但是过得还是比较自在的。不会捉襟见肘,也不用等着孩子给钱,不需要道德绑架孩子们说一定要给父母养老。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冲刺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