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除食材,人工等等成本,今天净收入能到三万多,这还是宾馆入住率不足的情况。
今天开业人多,可优惠也多,以后人不会像今天爆满,陆续恢复原价后,营业额大差不差。
加上宾馆的收入,只会更多。
估算出今天的收益,苏曼彻底放下心来。
当初苏家一大家子签了股份合同。
这座楼的产业是苏曼出资独有的,改造装修,加上各种费用,零零总总。
最后,苏曼一共占了百分之七十的份额。
剩下的百分之三十拿出来大家分。
苏大姑,苏小姑,苏小叔,一家占了百分之七。
剩下的百分之九,苏英投了百分之二,是韩宝君给她的本钱。
最后的百分之七,是苏华的。
他把当初分家的钱都让苏曼投进来,份额记在了他名下。
两口子因为李三丫对李家的慷慨,经济方面苏华一直留着后路,这事同样的没告诉李三丫,除了苏曼谁都不知道。
因为酒店份额的事,李三丫还特意找过苏曼一次。
话里话外的意思,苏曼应该分几股给苏二宝,虽然他姓李,可那是苏曼的亲侄子。
她这个当姑的为侄子攒些家底,是应当应分。
苏曼听她这套陈词滥调,心里腻歪又膈应,没理她这茬。
不过,有大哥侄子侄女在,她也没给李三丫没脸,把她几句话打发走了。
走时李三丫一脸讪讪,眼中有些深深的不满,不过小姑子现在的身份地位,她也不敢甩脸子,只能暗自憋气。
回去和李婶声讨了苏曼半天,心气都没彻底平顺下来。
苏华从家里搬出来,苏大宝暂时让苏曼养,李三丫也快生产了。
身边没人也没个抓拿,苏华怕有什么事身边没人,他赶不及过来,就提前把岳母接了过来。
李三丫对他顾念她身子心里熨贴,可仍然一点不松口,就是要让苏华去韩大舅那边工作。
两人还僵持着呢,破冰缓和还不知道是什么时候。
酒店开业一周,基本走上正轨,苏曼就回了清市。
肥嘟嘟抱着赵志峰的脖子,涂了他一脸口水,“爸爸,你自己要乖乖的,我们下次再来陪你。”
拉上小箱子,就坐上车。
小小叹了口气,在爸爸这没人管没人吼,好自由哦。可是,好想妈妈,想妈妈抱抱,想妈妈亲亲,还是跟妈妈回去吧。
亲生的,和亲自生的,还是有些区别的。
回清市半个多月,苏曼从吴家父子手上,以高出半成的价格,抢走第一块地。
吴家父子一脸阴沉,悔的肠子都青了。
吴俊臣第二次去看望赵大奶,被老人家吐了一脸口水,骂了个狗血淋头,才知道自己不小心漏了底。
现在,被苏曼针对不是最可怕的,可怕的是他们还输了,这对吴氏以后在清市的发展太不利了。
真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失算了啊!
苏曼这边,却是一切进展顺利。
罐头厂已经开始运作,第一批产的黄桃、山楂罐头,已经摆到了清市的各个商超柜台。
省城这边,也谈妥了几个卖场的供货,开始见回头钱。
服装厂拉回了一批牛仔布料和其他材料,上次去羊城,招聘了二十名有经验的制版,裁剪,裁缝师傅,陆续的都已经过来。
这些都是从清市出去打工的,挣了些钱,家里的日子改善了不少,也是不想一直在外独身飘着。
遇到苏曼招工的这个机会,回来工资还能涨二十块,还能做个小领头,想了几天,就签了合同。
服装厂现在也正式开工,十里八村招聘的大姑娘小媳妇,本就是手巧,培训半个月,就已经上手熟练。
第一批做出来的牛仔裤、牛仔服,苏曼检验了质量和做工,很满意。
也不用陈栋他们出去谈客户,直接拉了一批到南华路和景园路的大卖场外面。
那客流量大,零售批发,几天就把广告给打出去了。
小商贩,还有门店的人,自己就主动找过来,批发服装。
不管是什么生意,农产品也好,服装也好,在某一个时期,一定范围内,只要你走在前面,别人无你有,就都不愁销路。
牛仔服的订单,都已经排到了明年的三月份。
进了腊月,别的村子已经开始猫冬,可镇里的这些村子,尤其是赵家窝铺的村民,冬天也养着牲口,不得闲。
苏曼的厂子里,更是一片忙碌。
胡师傅拿着原材料的采购单过来,找苏曼签字,苏曼看过没问题,签字后交代,“胡师傅,这趟让疤五去拉货,你去找他吧。”
“欸~”胡师傅应了声,没走,支吾着,“那个,老板,我想求你点事。”
“你说。”厂里这些员工,要是家里遇到什么难事,或是需要预支工资,苏曼都会帮一把。
“您能不能帮我劝劝桂琴。
生不生孩子的,我不在乎那些,只要我俩好好过日子,到老了有个伴,我就知足了。”
郑三姑,就叫桂琴,她和胡师傅两人的事,苏曼也听到一些,不过怕郑三姑面矮,她也没问。
胡师傅今年四十岁左右,结过一次婚。
老婆生孩子时难产,孩子没能留住,老婆身子也坏了。
病病殃殃,连做饭都做不了,更别提下地干活。
时不时就要缠绵病榻,住院看病吃药也是借了不少钱。
就这样,好生将养着,前些年,还是走了,就剩下胡师傅一个人。
家里的日子不好过,种地也还不上那些借的外债,他就去了羊城打工。
加班加点,他什么苦都能吃,什么累都能受,总算是把外债还清,还攒了些积蓄。
苏曼招工,他也想回家过安稳的日子,就回来了,家就在镇里,现在住在员工宿舍。
一来二去的,和郑三姑就有了交集。
两人都是老实本分的人,说话也能说到一起去。
胡师傅就动了心思,郑三姑也有那么点意思。
可他主动和郑三姑把话说开,郑三姑却有自己的顾虑,说要考虑几天。
胡师傅以为郑三姑女人家,即使同意,也要再推脱一下,拖几天,才显得矜持。
笑呵呵的抓着后脑勺,和郑三姑保证,“以后,我一定对你好。”
郑三姑却不是为了矜持,她是真的需要好好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