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伯巴奇收起烟斗点点头:“感谢朱先生的配合。”他看向陈耕:“还要麻烦陈先生再陪我跑一趟。”
听到朱寿龄说出那个名字,陈耕就知道事情不好办了,不由苦笑着看向神探:“康伯巴奇先生,事情有点棘手,我想咱们还是应该从长计议。”
康伯巴奇一摊手:“我自认为已经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了,却一直无法理解你们东方人的人情世故……”
他以为这又是触及到了某些人的情面问题,心里很不高兴。
陈耕也算是位高权重了,什么人敢冲他使脸色?康伯巴奇的直白也让他感到些许不快。
不过他这条大腿不如索恩·贝茨那条大腿粗,只能仔细的解释:“康伯巴奇先生您误会了,这不是我们东方人的人情世故,而是这位女士的身份太敏感。自从上次施密特女士的儿子遇险之后,我们就调查了她的背景。这才知道她不仅是字林西报新任的主编,还有一个特殊的身份。”
他心里不由闪过一丝鄙夷:你个死老外还埋怨我们人情世故?难道蒂拉·施密特的背景就不算人情世故了?
“这位女士本是英吉利人,但是她却嫁给了一个德意志军官马丁·施密特。由于南京政府和德意志有着全方位的合作关系,总统聘请了许多德意志顾问和教官。这位马丁·施密特就是总统特别卫队的教官,施密特女士也是因此来到租界工作的。”
他迫于有些幸灾乐祸地看着康伯巴奇:“所以您明白了吗?这并不是我们的人情世故。就算是您亲自出面询问,也会被拒绝的。您的提问可能会涉及到某些机密问题,会迎来两国政府的严重抗议,我想您也也会感到束手无策的。”
康伯巴奇深深地吸了一口气,也意识到事情的棘手,低头手扶着帽檐原地转了个圈,紧接着又抬起头来:“你刚才说施密特女士的儿子遇险是怎么回事?”
这个陈耕倒是知道:“8月初的时候,施密特的儿子曾经被绑架过一次,幸好被人解救了才没有引出更大的麻烦。具体情况档案上写的很粗略,我想你还需要亲自到出事的巡捕房去看一看。”
他本来可以把事情说得很详细,但是他觉得还是应该让这个外国瘦猴多跑跑腿,浪费一下他过剩的精力。
康伯巴奇便又和陈耕一起来到巡捕房,详细询问了探长。
在施密特女士的阻挠下,探长的确不知道王丰的背景身份,但是他详细描述了王丰的外貌。
王丰的身高和力量都在缓慢的增长,在描述中并不能体现出这一丝变化,康伯巴奇这才重新把那个好似迷雾一样的年轻身影重新抓出来。
晚上康伯巴奇和里奇森两个人重新聚到了一起。
“杰森,你那里有什么最新的发现吗?”
里奇森放下手里的刀叉点点头:“今天的收获还是不小的,我走访了同在哈同大楼里工作的职员,确认出事当天他们见到过一个穿银白色西装的老者,他身边还跟着另外一个浑身血迹的年轻人,应该也是一个西方人。”
他有些兴奋:“至此,案子里的有些疑点可以得到解答了。老者的行为一直表现出他在寻找什么,也许那个年轻人就是他寻找的目标!从井上先生那里,我们知道年轻人自称为杰克曼,曾经被日本人关押在井上公馆很长时间。他恰恰是和咱们乘同一艘邮轮来到沪上的!他的嫌疑非常大!现在不能肯定的就是到底谁是炸弹奥兰治,是老者还是杰克曼?”
他切了一块牛排大口吞下,又想到了一件事情:“对了,今天还有个新的发现。根据幸存的井上公馆的浪人陈述,老枪手使用的枪安装了消音器!这种先进的装备在东方也并不常见,甚至可以说是少之又少。”
康伯巴奇给自己沏了一杯咖啡:“我想我能够提供一点思路。到目前为止,炸弹奥兰治已经表露出他拥有小口径猎枪,大容量手枪,消音器手枪以及大量的不同类型子弹和弹夹。在逃亡途中,他一个人携带这么多武器是很不容易的。我更愿意相信他是在本地得到了补充。而东方拥有大量先进德意志枪支的组织是……”
里奇森几乎是脱口而出:“德意志教官团!”他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了光明,语速越来越快:“枪手使用了很少见的空尖弹,并且刻意隐瞒了他使用钢制弹壳的事实,而这些特征全都和德意志有所关联!而拥有大量德意志最新枪支的地方,就是南京政府聘请来的德意志教官团,也只有这些教官手里才有各种最新型的枪支弹药。”
随后他又解释了一句:“南京政府虽然也采购德国军械,但绝对不会是这些过于先进的产品。这些定制武器只能是个人私藏。”
康伯巴奇微笑着:“今天我发现了一位很有意思的女士,她的丈夫恰巧就是一位德意志教官。而这位女士恰好又和一名华族的枪手有关联。这位神秘的华族枪手在案发当天射杀了两名日本刺客!”
里奇森有点糊涂了:“怎么又冒出一个华族人来?”
康伯巴奇又介绍了一番施密特女士,最后总结道:“新进入到我们视线的这位华族青年应该有着很强的肉搏能力,同时也有着很好的枪法。有意思的是,他的职业竟然是一个黄包车夫。很显然,他具备一个隐藏间谍的明显特征。”
康伯巴奇慢慢地用勺子搅着咖啡:“到目前为止,咱们锁定的目标有四个:一是炸弹奥兰治;二是袭击日本会社的枪手老人;第三个是今天新发现的华族枪手;第四个杰克曼线索最少,但是也最可疑。接下来我们可以试着合并一下线索。”
他竖起一根指头:“我们从来没有见过炸弹奥兰治的真面目,他有可能是一个独立的人,也有可能是其余三个人中的一个;因为杰克曼出现和消失的时间段太过于巧合,所以炸弹奥兰治是他的可能性最大;枪手老人拥有许多特殊枪支,他和德意志教官团的关联最大;华族青年的身份反倒最容易猜测。他能出现在段福升身边,并且让巡捕房的华族朱探长三缄其口,只能证明他们三人有很亲近的关系。以这样的身份很显然是不需要成为一个黄包车夫的。可是他却以黄包车夫的身份出面救了施密特夫人的儿子,就几乎可以肯定这是本土帮派制定的一个圈套,目的就是为了借助一起绑架案接近施密特夫人。”
“咱们再从时间先后的顺序上分析,华族青年接近施密特夫人在先,枪手老人拿出各种先进枪支在后……”
里奇森插了一句:“这么说施密特夫人为了感谢华族青年,很可能给了他一些先进枪械。然后这些枪械又被转交给老枪手,他拿着这些枪闯入日本人的据点寻找杰克曼?”
康伯巴奇又点起了他的烟斗:“这正和我们之前的分析契合:炸弹奥兰治为了逃脱追捕来到东方,寻求他的朋友段福升的庇护。但是他出了意外,被日本人捉了起来。段福升向日本人讨要未果,双方产生了矛盾。日本人先打了黑枪,段福升就派出手下的两名枪手,一个搜索了日本人的会社,另一个杀死了日本人的枪手。并终于从井上公馆救出了炸弹奥兰治,后者出于报复心理,炸毁了哈同大楼。”
里奇森打了个响指:“非常合理的解释!这件案子就算是破获了,接下来就是要抓住杰克曼,也就是炸弹奥兰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