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我们家难道就一直打算这样吗?”时令臻不甘当下的处境,但,就他这个年纪,又不能做什么。
看着儿子,时文勉眉头皱着,道:“不是爹想这样,爹不是一直在努力吗?但,当下的艰难,你也看到了,并不是那么容易改变的。”
要说改变,他又何曾不想改变?
但,就他们一家当初背负的名声,现在想在京城谋一份差事,都无比艰难,也就靠着大舅的接济,才能够苟活,要怎么改变?
哪怕是读书,走科举之路,哪怕考上了,都会被除名。
就是这么艰难。
可以说,要不是有顾枫帮忙,他们一家得流落到街上去乞讨,实在不行,就是离开京城,去一个没人认识他们的地方,搞点什么谋生的事业。
不过,在京城待惯了,让他们离开京城,他们也是不怎么情愿的。
总想留下来,等候着机会。
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有翻身的机会了呢?
时令臻眼神动了动,道:“既然在京城、在大周混不下去,为何,我们不考虑去庆国发展呢?”
“去庆国?”时文勉皱眉。
“没错,既然大周没我们的立足之地,我想,我们一家,不如去庆国好了!说不定,在那边,还能谋到一份生计!”根据原着的剧情,他反正最终是要归顺于庆国的。
要是在大周没了让他成为男主的机会,不如提早去庆国,说不准,他能改写命运,重新夺回男主的身份。
要是一直待在大周,又没原着里侯府给的资源,他天天这样闲着,没有任何的资源,根本不可能成长为男主。
男主可不是这样啥也不干、天天闲着,就能成为的。
男主的成长,也是需要很多资源的投喂的!
然,他现在什么也没有,要怎么成为男主?
想啊想,他觉得,唯一的出路,就是转身去庆国,提早加入庆国!
对于儿子的这个提议,时文勉其实也有考虑过,毕竟,身在大周,他们是真的没有翻身余地了的。
只是,转身去庆国,他也是有忧虑的。
毕竟,那可是敌国啊!
谁知道,去了那边之后,会面对什么?
至少,留在大周,还能留得条小命在。
去了庆国,就难说了。
总之,去庆国,未知性太多,得慎重。
“令臻,这种想法,自己想想就好,可不能拿到外面去说。”时文勉还是有点担心的,担心儿子将这种事拿出去乱说。
“儿子又不是傻子,怎么会拿这种事到外面说?”时令臻觉得,时文勉还是有点小看自己了。
时文勉点了点头,道:“你说的这个事,确实是个选择。但,不管是什么选择,我们都得慎重,毕竟,一旦踏错一步,就是万丈深渊。”
时令臻也不急,这种事,要给父亲做思想工作,肯定是需要时间的。
大周距离灭亡,还有九年,确切的说,是八年。
毕竟,今年,马上要结束了。
他们现在也确实不急着去庆国,拖个几年也不是问题的,但,想在庆国有所作为,肯定是越早去越好。
他打算先观望观望,看看凉州那边的情况。
如果凉州真的稳定下来了,女主真的不离开了,那么,不如他去庆国,接过女主的戏码,等以后杀回大周的时候,再去找女主,也不是不行。
“我可真是天才!”时令臻在心中暗暗夸赞自己,“如果女主不去庆国,那就换我去!只要我接过了本属于女主的那些戏码,那么,我依然还是男主!”
这么一想,他心中好像又看到希望了。
然后,觉得自己其实也挺天才的!
……
祁王府。
派出杀手,已经有几个月了。
如今,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反而,他听说,小太上皇在凉州隔壁省的容山县当知县?
这个小奶娃,在搞什么名堂,居然在容山县当知县?
这样炸裂的事他还是第一次听闻,人都惊呆了!
“那些杀手,不会是行动失败,被杀了吧?”
“不然,怎么这么久了,却是一点消息也没有?”
祁王的眉头,紧紧拧着。
这个小东西,看来,不好对付啊!
不过,不杀此小贱货,他心中的那股不爽难以倾泄。
于是,他又叫来了一股人,已经不想再去等之前那股杀手的信息了,打算派新的一批杀手出去,在这个小贱货回京之前,将其扼杀在回京的路上!
若是错失了这次机会,等那小贱货回京了,就不好动手了。
所以,这个机会,必须得利用好、把握好!
……
一晃,就到新年了。
时芸在容山县过了除夕、春节。
很多老百姓给她送来了东西,以感谢她这一个多月来为老百姓们做的好事。
被当地老百姓拥戴,时芸很享受这种感觉。
新的一年,过节了,时文烁、时令辉仍在灾区忙碌。
关于时芸在容山县当知县的事,他们自然也已经听说了。
对此,他们既觉得好笑,又觉得无奈。
“芸芸现在应该已经回到京城了吧?”谢紫桐一家,并不知道时芸在容山县当知县的事。
时令辉知道,也是因为他有特殊的消息渠道。
“这么久了,应该已经回到了。”时令辉并不打算将妹妹在容山县当知县的事跟他们说。
毕竟,一个一岁半的女娃,当知县,太难解释了。
既然难解释,那就不说了。
“回去了就好。”谢紫桐道,“凉州的环境,这么恶劣,真不适合她这样的小孩子待,何况,现在,天气又这么冷。”
最近,都下雪了呢。
他们全部穿上了厚厚的衣服。
灾民身上的厚衣,都是赈灾队伍发的。
“真是多亏了朝廷的赈灾,不然,这个寒冬,我们可能要过不下去了。”苗氏感叹着说。
谢紫桐道:“是啊,没有朝廷,我们现在都不知在哪里。”
烤着火,谢星元道:“以后,长大了,我一定要努力上进,为朝廷做贡献,以报答朝廷的赈灾大恩。”
说着,看向时令辉:“时大哥,若想为朝廷做贡献,你说,我该怎么努力?”
时令辉看了看他,笑道:“你才两岁,就想这些事情啦?”
谢星元纠正他:“已经新年了,算虚岁,我已经三岁了。”
时令辉哈哈一笑:“你不说,我都差点忘了,不只你要长一岁,我也要长一岁。”
谢紫桐道:“我也是呢。”
她今年五岁了。
时令辉重回之前的问题,看着谢星元,道:“你现在还小,对于你说的为朝廷做贡献一事,还远着呢!
不过,你若对这方面感兴趣,我倒是可以给你指个方向。”
闻言,谢星元眼睛不由闪了闪,满是期待:“时大哥请讲!”
时令辉眼睛转了转,道:“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主要有两条,一是文路,读书,考功名,当官,然后,就能为朝廷做贡献了。”
他刚停顿,谢星元就问:“那第二条呢?”
时令辉道:“第二条嘛,当然是武路了,去当兵,并在军队里脱颖而出,当个将军,建功立业,也是条不错的路子,就是比较危险。”
看着眼前的小屁孩,他道:“若让我给你建议,我建议你选择第一条,文路也挺好的,虽然不能上战场杀敌,但,也能做很多很多的事情。”
说完,问他:“这两条路,你对哪条更感兴趣?”
谢星元想了想,说:“读书的话,听说,要花很多银子呢。而且,读那么多年的书,不见得就一定能够考上功名。
我可是听闻,有人从小时读到老,也就勉强考个童生,连秀才都不是,更不用说当官了。”
时令辉点了点头,道:“确实有这样的案例,而且不少,既然你有这样的顾虑,那么,你是想走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