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们一进屋,目光立刻被那台彩色电视机吸引住了。欢欢和乐乐新奇地围在电视机前,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屏幕。里面有画面,有声音,简直就像在家看电影一样,再也不用等电影放映员来了!
安安和康康记得小时候来外公外婆家时也看过电视,但那时候还是黑白的,现在变成彩色的了,画面真好看!
王凤见几个孩子直愣愣地站着,赶紧招呼道:“快坐,别光站着!”孩子们听话地坐了下来,王凤想了想,转身走进厨房。不一会儿,她手里拿着几个东西走了出来,笑眯眯地分给孩子们:“来,吃点冰棍解解暑!”
冰棍?几个孩子好奇地看着外婆,王凤一愣,孩子们没见过冰棍啊?便解释道:“这个放嘴里吃,甜甜的。”
欢欢和乐乐接过冰棍,好冰啊!试探着放进嘴里,冰冰的、甜甜的,吃起来特别舒服,开心地舔了起来,眼睛却还时不时瞟向电视机。
外婆家的东西真新鲜!
王凤正想再叮嘱几句,忽然听到“咔嚓咔嚓”的声音,转头一看,康康正大口咬着冰棍,三两口下去,半根冰棍就没了。王凤忍不住笑道:“哎哟,这孩子!别咬,小心牙齿咬掉了。舔着吃更好吃,慢慢来。”
康康听了,心里却有些不以为然:冰棍这东西好吃是好吃,可这么一点东西舔来舔去的,像个小姑娘似的,多别扭啊!不过他还是放慢了速度,学着妹妹们的样子舔了起来。
这时,苏清和坐了下来,环视了一圈孩子们,最后将目光落在苏瑾身上,问道:“钢峰呢?怎么没一起来?”
“钢峰在省军区开会,要过两天开完会才能过来。”苏瑾回答。
苏清和点点头。
苏清和看着小女儿,孩子们都这么大了,而女儿除了比以前略显丰盈之外,基本上没怎么变。苏清和很感慨也很欣慰,女婿把他的女儿照顾得很好。
这时,王凤突然想起什么,问道:“你们的行李呢?没带过来吗?”
“我们在炮校招待所住,行李都放在那儿了。”
王凤一听,眉头立刻皱了起来:“怎么都回家了,还住外面?”
苏瑾解释道:“人太多了,家里住不下,住外面也方便些。”
“家里还有两个空房间呢,怎么会住不下?好不容易回来一趟,怎么能住外面呢?”
“钢峰过两天开完会也回来跟我们一起了,太挤了,我这几天也不是都在家,要带他们到处看看,还是外面方便些。”苏瑾解释。
王凤见苏瑾这么坚持,也不说什么了,说:“那我打个电话给你哥和你姐,让他们回来。妈给你们做饭去。”
—
苏瑾听见敲门声,马上站了起来:“肯定是姐来了!”
她走过去开门,果然是苏瑶站在门口,身后还站着两个白嫩清丽的女孩子。
“姐!”苏瑾惊喜地叫道,目光随即落在两个孩子身上,眼中满是欣喜:“这是诗涵和诗妍吧?”
陆诗涵和陆诗妍看着苏瑾,心里有些好奇。这就是小姨吗?听妈妈说,她们很小的时候见过小姨,但早就记不清了。眼前的小姨看起来温温柔柔的,和妈妈那种干练强势的气质完全不同。如果小姨是她们的妈妈,大概不会对她们的功课那么严格吧?
“小姨。”陆诗涵和陆诗妍乖巧地叫人。
苏瑾笑着轻轻摸了摸两人的脑袋,感慨道:“两个孩子都长这么大了,真好。”
陆诗涵心里暗暗想:小姨果然很温柔。
苏瑶看着苏瑾,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我们都老了,孩子可不就长大了吗?”
“快进来,”苏瑾一边招呼两个孩子进屋,一边对苏瑶说:“要老你老,我可不老。”
苏瑶挑了挑眉,打趣道:“你确实不老,估计王钢峰找了千年人形人参喂你了。”
苏瑾听了,忍不住笑出声来:“你想吃啊?那也让陆明杰给你找去。”
姐妹俩你一言我一语,苏瑾打量着苏瑶,发现姐姐的脸也没很大变化,只是现在穿着更加讲究,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女干部的派头,显得成熟而干练。嗯,这确实很符合她姐的性格和作风。
一旁的陆诗涵和陆诗妍惊呆了,原来妈妈也有这样的一面啊,原来妈妈和小姨见面也会斗嘴。
“大姨。”安安、康康、欢欢、乐乐齐刷刷地站起来,礼貌地叫人。
苏瑶看着眼前的四个孩子,忍不住在心里感叹:果然是王钢峰的儿子。安安和康康简直像是照着王钢峰的模子印出来的,高大结实,眉眼间全是王钢峰的影子。
她记得安安和康康小时候还是奶白奶白的,怎么长大了就变成这样了呢?妹妹的基因在这两个孩子身上基本看不出来啊。再看看欢欢和乐乐,眉眼间倒是像苏瑾,但仔细一看,又隐约带着王钢峰的神韵。
乐乐偷偷打量着大姨,心里想着:大姨看起来好气派、好威风啊!她又看向两个表妹,她们头发齐齐到肩,就像电影里那些进步的女学生一样,衣服也很好看。
陆诗涵和陆诗妍则看着两个表哥和两个表姐,心里有些疑惑:妈妈不是说小姨父是当大官的吗?怎么表哥和表姐穿的衣服看起来这么朴素,甚至有点像电影里旧社会的人穿的呢?
“明杰怎么不来啊?我都煮了他的饭。”王凤一边摆碗筷,一边问道。
苏瑶解释道:“他晚上有个应酬,实在推不开。等改天王副司令有空了,再请他吃饭。”
“你们单位下班了还要应酬啊?”苏瑾有些疑惑地问。
苏瑶摇摇头,语气平静:“你姐夫已经不在水利局干了,现在自己出来做点生意。”
“什么?”苏瑾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姐夫在水利局不是干得好好的吗?怎么突然不干了?自己出来做什么生意?”
苏瑶放下手中的茶杯,语气里带着几分感慨:“现在不是改革开放了吗?政策放开了,很多人都想着下海试试。明杰觉得在水利局虽然稳定,但机会有限,不如趁着年轻拼一把。昆市这边现在发展得挺快,尤其是建筑和建材行业,机会很多。他有个朋友在搞建材生意,拉他一起合伙,他觉得前景很好,就辞职了。”
苏瑾听得一愣一愣的,忍不住问道:“那……姐夫现在做得怎么样?”
苏瑶笑了笑,语气里带着几分自豪:“刚开始确实挺难的,毕竟从体制内出来,什么都不熟悉。不过明杰人脉广,做事也踏实,现在生意慢慢上了正轨,最近还接了几个大单子,忙得脚不沾地。”
王凤听了,忍不住插话:“哎呀,现在这世道真是变了,单位的都出来做生意。不过你们可得小心点,做生意风险大。”
苏瑶点点头:“妈,您放心,我们有分寸的。再说了,现在政策好,机会多,不试试总觉得可惜。”
苏瑾听了,心里也有些触动。她看了看姐姐,发现苏瑶虽然语气轻松,但眼神里却透着一股坚定和自信。她忽然觉得,姐姐和姐夫的选择或许是对的。改革开放的浪潮下,很多人都在寻找新的出路,而他们敢于迈出这一步,本身就是一种勇气。
“姐,你们真厉害。”苏瑾由衷地说道,“改天见到姐夫,我得好好跟他请教请教。”
苏瑶看了苏瑾一眼,笑着问:“请教什么?你也要跟你姐夫做生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