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李诗意一踏入办公室,就见到王芳趴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上。
她的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 “川” 字,脸上写满了不知所措,重重地叹了口气,又侧过头,换了个方向继续叹气。
李诗意注意到了王芳的异样,她坐下来,正想去接水呢,见状放下杯子,开口问道:
“这是怎么啦?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王芳抬起头,眼中满是无助,苦笑着说:
“嗐,别提了,诗意姐。刚刚组长给我派了个活儿,让我写新年规划。我才来公司一个多月,对工作还不太熟悉,完全不知道从哪儿下手啊。”
说着,她又沮丧地低下了头,手指随意地翻弄着面前的文件。
想到自己毫无头绪的任务,王芳眉头皱得更紧了,眼神也愈发黯淡。
李诗意看着王芳的模样,不禁莞尔一笑,仿佛透过她看到了曾经初入职场的自己,那时的她,面对任务时同样也是一脸茫然,不知所措。
李诗意轻轻拍了拍王芳的肩膀,笑着安慰道:“这有什么大不了的,别担心,我陪你一起写。”
“真的吗?” 王芳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激动得一下子从座位上蹦了起来,“太好了,李诗意,你简直就是我的救星!”
在李诗意的指导和帮助下,王芳的新年规划任务进展得十分顺利,很快就圆满完成了。
在接下来的工作日子里,王芳但凡遇到问题,总是第一时间向李诗意请教。
有了李诗意的帮助,王芳迅速地适应了工作环境,工作能力也日益提升,处理起工作来愈发得心应手。
渐渐地,王芳和李诗意在宣传部崭露头角,成为了大家公认的最具潜力的员工,两人的名字常常被领导挂在嘴边表扬。
王厂长得知女儿在工作上表现出色,脸上满是藏不住的骄傲。
每次走在厂里,都是昂首挺胸,那春风得意的模样,让一旁的林副厂长看在眼里,恨在心里。
林建国和王党生斗了大半辈子,一直互不相让,没想到在下一代身上,自己却落了下风。
他的侄子响应号召下乡去了,而王党生的女儿却在纺织厂混得风生水起,最近更是隐隐传出要进军储备干部的消息。
林建国怎么能咽下这口气呢?
他看着王党生那副得意洋洋的样子,心中的嫉妒之火熊熊燃烧。
林建国暗自握紧了拳头,在心里狠狠地默念:
王党生,你想让你女儿步步高升?哼,只要有我林建国在,这一天就永远别想实现!
厂内一年一度的职工大会如期而至,会议现场气氛热烈。
领导们在会上对过去一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既有对成绩的肯定,也有对不足的反思。
随后,领导们将目光聚焦到新入职的员工身上,对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了高度表扬。
受到表扬的员工来自不同岗位,有车间的操作工,也有在办公室的工作人员。
李诗意和王芳便是其中的佼佼者,她们的努力与付出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回到办公室,同事们纷纷围上来,向李诗意和王芳表示祝贺。
大家心里都清楚,被提名优秀员工,就意味着离晋升又近了一步。
郑飞看着三人一同走进办公室,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涩。
看着曾经并肩的同伴都成为了优秀员工,而自己却依旧毫无进展,这种落差让他心里很不是滋味。
尽管他嘴上说着恭喜的话,但那笑容却显得有些勉强,至于他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恐怕只有他自己最清楚。
时光如白驹过隙,1976 年的上半年转瞬即逝。
不久,传来了振奋人心的好消息,那些曾经让人提心吊胆的势力终于倒台了。
听到这个消息的瞬间,李诗意一直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她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在过去的大半年里,她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生怕在这个敏感时期出现任何差错。
如今,那颗悬着的心终于安稳地落回了肚子里。
在这一年里,李诗意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极为出色,她的专业能力赢得了同事们的一致赞誉。在李诗意的悉心指导下,王芳的工作能力也得到了显着提升,同样表现得十分出色,两人在工作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据说这段时间厂里会从新人中选拔一人出任小组长,这个消息一经传出,立刻在员工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
众人纷纷猜测,这个幸运儿会是李诗意还是王芳。
甚至有好事者幸灾乐祸地说:“都说利益至上,我就不信她俩在这种时候还能是好姐妹。”
然而,她的话音刚落,就发现周围的同事都在向她使眼色,她一脸茫然,不明所以地问道:“你们咋啦?难道我说错了不成?”
这时,身后传来王芳坚定的声音:
“不管怎么样,我和李诗意都是好朋友,我才不像有些人呢,就知道在这里乱嚼舌根,有那时间不如去提升提升自己,说不定下一年还能争取个晋升名额呢!”
王芳说完,潇洒地转身离去。
那位说闲话的女同事尴尬地站在原地,面对众人打趣的目光,她的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心中满是恼羞成怒,对着王芳的背影小声骂道:
“装模作样!我看呐,要是选上的不是她,她心里指不定怎么嫉妒人家李诗意呢!”
这天,杨部长刚到单位,就接到通知,林副部长有请。
他来到林建国的办公室,只见林建国正悠闲地端着一杯茶水,坐在工位上细细品味。
看到杨部长进来,林建国放下茶杯,微笑着伸手示意他坐下。
“林厂长,您找我有事?” 杨部长坐下后,礼貌地问道。
“杨部长,听说,你们部门有轮小干部选拔?” 林建国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眼神中却透露出锐利与深意,紧紧盯着杨部长。
“杨部长,这人选,想必你心里也应该有底了吧?”
杨部长心里 “咯噔” 一下,不停地在心里揣测林副厂长的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