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爱的选择
爱德华与少女海西低声交谈起来,分享着彼此对剧中人物的理解与感受, 两人的气氛和谐而温馨。
但是亨利老师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看法。亨利的目光如鹰隼般敏锐,早已捕捉到了这一细微的动静。他没有立即打断,而是等待了一个合适的时机,当屏幕上罗密欧与朱丽叶深情对望的画面缓缓淡出时,他轻轻按下了暂停键,整个教室瞬间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转向了讲台。
“爱德华,”老师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仿佛能穿透每一个学生的心房,“你刚刚和海西的讨论似乎很投入,那么,能否请你为我们背诵一段罗密欧的经典台词呢?我相信,通过你的演绎,我们能更加深刻地理解这位悲剧英雄的心境。”
爱德华闻言,并没有丝毫的紧张和无措,“当然。”他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一下坐姿,目光穿过教室,仿佛穿越了时空,直接与罗密欧的灵魂对话。片刻之后,他开口了,声音低沉而富有磁性:
“啊,灿烂的太阳,你的光芒虽然照耀着万物,却照不进我心中的黑暗。朱丽叶啊,你是我心中的明灯,是我生命中唯一的色彩。没有了你,这世界对我而言只是一片荒芜。我曾在梦中无数次与你相见,每一次醒来,那份空虚与失落便如影随形。此刻,我愿化作一缕轻风,穿越万水千山,只为能再次拥抱你……”
爱德华的背诵流畅而深情,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情感的温度,让整个教室都沉浸在了一种难以言喻的氛围之中。同学们或低头沉思,或眼含泪光,都被这段台词深深打动。
背诵完毕,教室里响起了短暂的静默,随后是雷鸣般的掌声。老师微笑着点头,对爱德华的表现给予了肯定,但亨利并没有打算放弃,然后转向海西,眼中闪烁着狡黠的光芒。
“海西,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作品中,爱情与家族仇恨之间的冲突贯穿始终。你认为,对于剧中人物而言,爱情与家族,哪一个更为重要?或者说,他们是如何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的?”
海西被点到名时,脸上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哦,亲爱的老师,预习工作是每一个中国卷王的技能,而扩展性阅读理解是种花家卷王的必杀技”,海西眨了眨眼,不禁想到。她轻轻理了理额前的碎发,假装思考片刻。就在爱德华忍不住要“英雄救美”的时候,她以一种既坚定又温柔的语气回答道:
“老师,我认为这个问题并没有绝对的答案,因为它触及到了人性中最复杂、最深刻的部分。在《罗密欧与朱丽叶》中,爱情是纯粹而炽热的,它像一束光,照亮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心中的每一个角落,让他们愿意为了对方付出一切,甚至是生命。这种爱,超越了阶级、种族和家族的界限,是对人性美好面的极致展现。
然而,家族仇恨却是根深蒂固、难以消除的。它像一张无形的网,紧紧束缚着每一个人,让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仇恨的奴隶。这种仇恨,不仅仅是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恩怨,更是两个家族、两个世界之间的对立,它带来的后果往往是毁灭性的。
对于罗密欧和朱丽叶来说,他们试图在爱情与家族之间找到平衡,但最终却失败了。他们的悲剧,不仅仅是个人命运的悲剧,更是时代和社会的悲剧。因为他们生活在那样一个时代,一个爱情与家族仇恨无法共存的时代。他们的选择,与其说是主动为之,不如说是被命运推着走。他们用生命证明了爱情的伟大,也揭示了家族仇恨的残酷。
所以,如果非要在这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我认为这本身就是一个悖论。因为真正的人性,是复杂而多元的,它包含了爱、恨、欲望、责任等等。而《罗密欧与朱丽叶》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正是因为它深刻地探讨了这些复杂而深刻的主题,让我们在悲剧中看到了人性的光辉与阴暗。”
海西的回答赢得了同学们的热烈掌声,也让老师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亨利继续问道:“亲爱的,海西,你的回答精彩极了,但请允许我问最后一个问题,”他站起身来,环视了一圈教室,然后说道:“如果你是朱丽叶,你会如何选择呢?”
海西惊讶地看着亨利,她微微一笑,回道:“我想假如我就是朱丽叶,这本就是一个伪命题。不过,我想用一首诗,来回答这个问题。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海西行了一个西式礼仪,又说道:“我希望你能喜欢这个回答。”
亨利震惊地看着海西,过了几秒才道:“谢谢爱德华和海西的分享,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你们能继续保持这份对文学的热爱与探索,让文学之光照亮你们的人生之路。”
爱德华也注视着海西,心中受到了巨大的震动,仿佛还没有开庭,就已经被宣判的死刑犯一般,整个人都灰暗了下来。
随着老师的话语落下,这堂课在一片温馨与启发中圆满结束。爱德华和海西的精彩表现,也成为了同学们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