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羡乐得不行,把手中的糖递给铁头,“那好吧,漂亮的林知青想请求铁头带我去一趟柳三爷爷家,成不?”
有报酬的事儿?可以拿!
铁头二话不说接过糖,却没有吃,反而小心翼翼地收好,拍拍胸脯:“没问题,不就是去三爷爷家吗?这路我熟!”
说完便一溜烟冲出大门,站在门口,回头喊了一声:“林知青,愣着干啥,走啊!”
“来了。”
去柳三爷家的路上,林羡忍不住问铁头:“铁头,你念书了没?”
“没呢,我爷说等我八岁再念,咱们队里没有小学,想要念书得去公社,太远了,我爷不放心。”
话音一转,铁头接着道:“不过我不喜欢念书,念书有啥用,不能吃不能穿的,我娘说了,你们这些知青就是念书念傻了,城里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来乡下吃苦,念书没用。”
林羡一噎,不知道该怎么反驳,说知青下乡是政策,可这小屁孩懂啥政策。
“铁头,这话不对,我认为念书还是有用处的,你看城里招工,不都得要高中毕业,你好好念书,成绩好了,往后还能当工人呢。”
“林知青,你不要以为我好骗。”铁头一副“我早就不是三岁小孩,你骗不了我的模样”道:“你们这些城里人都当不成工人,咱乡下人更当不了。”
这小破孩懂得还挺多,到底是谁教他的,这个年纪不是该在家里玩泥巴吗?
“看,林知青你没话说了吧?哼,我娘都说了,念书没用的,不过我爷不相信,非得让我去念书,二狗子也要念书,可他逃课,老师也不管,还和我们一起摸鱼捉虾,可愁死二狗子他爹了。”
眼前这人就是个小话痨,叽里咕噜地说着他们小伙伴的事儿,不是上山找野果,就是下河摸泥鳅,再不行还会打麻雀,总之他的生活忙碌极了,每天都在往家里扒拉吃的。
林羡一路听一路佩服,终于到了柳三爷家,铁头也不敲门,直接走到屋子里,大喊:“三爷爷,又有知青来找你换东西了!”
“又”?这都形成一个产业了呀。
“是知青啊,进来吧,想要啥咱家都有,你自己挑。”
柳三爷深谙柳红军的习性,学着他面无表情,打开一间厢房,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家具。
而铁头看着三爷爷的冷脸,眼珠子一转,和林羡说了一声便迅速溜走了。
知青都是大傻个,不能和他们待久了,铁头不要变成傻子。
林羡还来不及说什么,便见铁头一溜烟跑远,张了张嘴,还是先选家具。
“三爷爷,我要的东西挺多的,一个小衣柜,一个小梳妆台,一把椅子,一个脸盆架,一个炕柜,一个炕桌,三爷爷,您这里有竹席吗?有的话我也要。”
“都有都有。”柳三爷憋不住了,这可是个大客户啊。
要这么多东西,“竹席没有,草席倒是有一些,这个可比竹席舒服多了,还能当成帘子用,你要不?”
没有竹席,草席也成,林羡没多话,直接道:“要的,三爷爷,我同大队长买了知青院旁边的那小屋子,你按照那屋子的大小给我弄衣柜梳妆台就成。”
“这你不用担心。”柳三爷爽快道:“给你们这些知青做的柜子,咱尺寸都做得比一般的要小,放在那屋子也足够,你看看这两个成不?”
柳三爷指着一个衣柜,旁边还有一个小梳妆台,款式没什么花样,但也能用。
“行,这些麻烦您给我送到屋子里,一共多少钱?”
柳三爷也没多要,“衣柜十块,梳妆台七块,炕柜四块,炕桌给个两块,再加上架子两块,至于凳子和草席,算是送你的。”
一共二十五块钱,林羡利落掏钱。
“三爷爷,我还想要一对木桶,用来挑水,有不?”
顿了顿,林羡想起知青院是没有水井的,整个大队只有两口井,要用水的话得自己去挑。
想到这里,她脑袋都要晕了,除了木桶,还得去买水缸,自己带的东西少,看来明日得去公社一趟。
“有,都有现成的,一对木桶给个五块就成,我再给你配上一个挑水的扁担,再给一个木瓢。”
林羡:“好,多谢三爷爷。”
又拿出五块钱递过去,她是不担心柳三爷反悔的,毕竟她是大队长介绍来的,柳三爷自然会认真对待。
再说,大队长再怎么样也不会介绍给她一个品性不成的。
她给钱给的利落,柳三爷更加满意了,这知青不错,不像之前来问的那些,一个个的和他讲价,为了一毛钱僵持下来。
最后东西没卖出去不说,还被说了一通,他们也不瞧瞧,整个柳沟子大队,就属他最公道。
于是,林羡前脚先走,柳三爷后脚便让自家两个儿子带着东西跟在后面,一起往知青院走去。
回到知青院,阮红豆和郭玉兰已经把屋子收拾出来了,见到林羡,好奇地问:“林同志,你房子谈得咋样?”
“已经谈妥了,这就搬过去。”
阮红豆两人决定一人住一间,反正空闲的房间多,厨房做饭也是两边通,还能有自己的私密空间。
两人很好奇林羡的屋子,便锁上门,同她一起去瞧瞧。
到了小屋,两人一眼看到搬着家具的柳三爷等人,惊讶极了。
郭玉兰问:“林同志,这些都是你买的家具?”
林羡摇摇头:“是换的。”
知道自己说错了话,郭玉兰立马改口:“对对对,是换的,林同志,这些家具贵不?”
阮红豆也很好奇,她也想要,看起来还不错。
“这是大队长介绍我去的,他说价格算是整个大队最公道的,你们想要的话也可以去问问,这些一共花了我三十块,你们按照自己想要的换,不一定要这么多。”
两人点头表示理解,帮着林羡把里屋清扫了一下,柳三爷等人把衣柜梳妆台放了进来。
“真不错,我也学着你买,不过这个梳妆台是不是没有必要。”郭玉兰有点儿不解,便问了出来。
林羡道:“我用来写字的,给家里回信什么的,在炕上脚不舒服,还是习惯在桌子上写,下雨了也能在里面吃饭。”
她没买桌子,这屋子不大,外边搭的灶台也很小一个,万一下雨,很容易被淋湿。
郭玉兰这会儿懂了,“原来是这样,不过我们那边用不上,倒是大桌子凳子得买,阮同志,咱们一起买桌子吧。”
她们住的屋子中间有堂屋,虽然没有家具,空地倒是足够。
这会儿郭玉兰也不羡慕林羡出来自己住了,屋子实在是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