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太师让李公公留在秦府吃顿便饭,李公公拒绝了,他望着后面的马车道:“秦太师好意,洒家心领了,洒家还得去苏家一趟。”
知道这是李公公的公事,秦太师也不再挽留。
李公公往苏家走去,偷偷瞄了眼袋子里的时候东西,这一看,竟是一块四四方方的黄金,成色之好让见惯了好东西的李公公也大为惊叹。
李公公满意的将东西收好,心里盘算着将它雕成什么才比较合适。
给苏家送完东西,自然又是得了一些好东西,李公公心满意足的离开。
得了圣上的赏赐,苏家人都很开心,除了苏映雪。
她昨晚就做了一个梦,梦到秦子鹤掉进水里了,怎么拉也拉不回来。
苏夫人知道后,说这是好事,遇水则发,一定是好兆头,苏映雪听后放心了不少,但心底还是有些担忧。
大年初一要拜祠堂,苏家自然也不例外,除了苏大人夫妇,还有苏大人的妾室月姨娘,以及她所生的庶女苏清雨和庶子苏逸。
苏映雪还有一个亲哥哥苏瀛风,是戍守边疆的武将,原本今年是要回家过年的,但匈奴对边疆虎视眈眈,又听说妹妹的婚事要推迟,于是便留在了边疆。
“身子不好便在屋里待着,严重了可怎么办?”见月姨娘脸色苍白,苏夫人说道。
语气虽是责备,但字里行间都是对月姨娘的担心。
月姨娘听后笑了笑:“小姐莫要担心,奴婢的身体硬朗着呢。”
月姨娘是早些年苏夫人的陪嫁丫鬟,苏夫人怀苏映雪的时候,身子不方便。
那时的苏怀安又是京中翘楚,多少女子追在他身后争着吵着要嫁给他,哪知岳心兰先下手为强,拿下了苏怀安。
二人大婚那天,十里红妆,不知多少女子心碎落泪,可尽管如此,还是有不少女子想嫁给苏怀安,哪怕是妾,她们也愿意。
岳心兰知道这样老让丈夫忍着也不是办法,于是选了个信得过的陪嫁丫鬟给苏怀安做妾,事实证明,她的眼光没有错。
月姨娘嫁给苏怀安后,一直安分守己,不仅为他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将他们都教得很好,后宅安宁,让苏怀安没有后顾之忧。
只是月姨娘生了小儿子后身体一直不怎么好,所以不怎么出门。
拜完祠堂后,岳心兰便让苏清雨和苏逸扶月姨娘回院子,月姨娘摆摆手拒绝。
岳心兰一眼看出她是有话要说,于是让姐弟俩先下去,正当苏映雪也要出去时,月姨娘拉住了她。
苏映雪一脸不解,但还是留了下来。
等到苏清雨和苏逸出去后,月姨娘扑通一声跪在岳心兰面前。
“月儿,你这是做什么?”岳心兰忙扶住她。
“小姐,我知道我没有几天可活了,我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那两个孩子,还请小姐答应我一个要求,这样,就算是死,月儿也能安心了。”月姨娘声泪俱下,看得岳心兰心里一疼。
“你先起来。”
月姨娘:“小姐要是不答应,我就不起来。”
“好,我答应你。”岳心兰知道月姨娘的脾气,只好先答应下来。
苏映雪还是不知道这和她有什么关系。
秦家这边也进行得如火如荼,秦茉进祠堂时,总觉得有些发怵,毕竟她是另外一个秦茉,万一祖宗知道她顶着他们后代孙女的名头在外面惹事,半夜肯定得偷偷来手术她,于是她今天格外虔诚。
秦太师说什么就是什么,即使是让祖宗保佑她能得一个好姻缘,她也没有在心底默默反对。
秦茉没有什么愿望,只希望祖宗能保佑秦子鹤平安归来,毕竟这个便宜哥哥对她还是挺好的。
“小姐,在我死之后,拜托您为清雨找一门好亲事,逸儿我不担心,他是男子,可以参加科考,清雨一个闺阁女子…”月姨娘说着,眼泪又掉了下来。
“小小姐,奴婢也求您。”月姨娘又跪了下去,让苏映雪有些猝不及防。
“秦小将军前途无量。”说到这里,苏映雪心里一咯噔,莫非月姨娘要把清雨托付给秦子鹤,让她姐妹二人共侍一夫?
“手下的军士必定有靠得住的,还请小小姐多多照拂一下清雨。”
苏映雪听完,只觉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我答应您,您起来。”
得到了岳心兰和苏映雪的保证,月姨娘这才站起身来。
皇帝赏赐的佳肴上桌的时候,简直快把秦茉香迷糊了,她知道皇帝吃的饭菜很丰盛,不同于寻常人家的饭菜,但真没想到能香到这个程度。
秦茉胃口小,只吃什么一点便吃不下了,此时她巴不得自己能多长两个胃。
京城灯火通明,一片祥和。
穿着明黄色衣服的男子站在城墙上,看着空中绽放的烟花,心里却是堵得慌。
“陛下可是在想玹儿?”皇后看着皇上问道。
皇帝轻叹一声,“西南地势险峻,山高路远,这还是玹儿第一次没有陪我们一起过年。”
说到顾玹,皇后一脸骄傲,“玹儿是未来的帝王,多一份历练也是好的。”
“你呀,别以为朕不知道,玹儿出发那天晚上,你偷偷哭了呢。”皇帝知道他的妻子一向是嘴硬心软,嘴上不说,其实最挂念顾玹的人就是她。
皇后顿时红了脸,“陛下怎么知道?”
皇帝笑而不语,那天早上他去上朝时,路过皇后的寝宫,偷偷进去看她了,她的脸上还挂着泪珠,他才不会告诉她,若是让她知道他每天都偷偷去看她睡觉的样子,他岂不是太没有面子了。
皇后正要继续问,却传来一年轻女子的声音,“父皇母后可真是让儿臣好找。”
“瑭儿。”皇后有些意外,“你怎么回宫了?驸马呢?”
原来来人是帝后的大女儿,顾玹的嫡亲姐姐,昭国长公主宁安长公主顾瑭,嫁给了科考状元霍骁寒。
公主说驸马也来了,但外面冷,她担心孩子会贪玩着凉,于是将他们安顿在自己的寝宫里了。
听到外孙也进宫了,帝后开心得不行,忙拉着宁安公主回宫去。
“父皇母后心里只有孙儿,都没有儿臣这个女儿了。”宁安公主故作娇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