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秘密
我妈没事的时候就看看书,看的都是什么《知音》《读者》之类的,这种书到现在我家还有一大摞。我妈有点那时候的“文艺女青年”味道,就觉得自己不错。但是这几年情况不同了。粮食凭票供应的时代结束了,粮站没了以前的风光,地位下降,我爸也没以前那么吃香了。我妈的纺织厂,效益一直不好,传破产传了好久了,这一两年基本上没开工。我妈的优越感不知道还有多少。这次我爸出事,她在外面到处被人使脸色,可能一下子落差太大,不怎么适应,更郁闷了。
过了一个多星期,还是没我爸的消息。就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那天放学碰到了徐军。他现在有时候回家住,他姐怀孕了,他妈就住他姐那里照顾,让徐军回家住着看家。这小子现在进了镇上的联防队(现在叫协警),当然是他姐夫安排的,主要就是让他“看场子”。他基本上都是早上回来睡觉,下午或者晚上出去,也不是经常回来。我在巷子里碰到他,随便打了个招呼。徐军问了我一句“有没有去看你爸”?我说都还不知道人在那里。徐军说“就在xx看守所,我昨天还看见了”。我没反应过来,哦了一下,他就过去了。徐军现在是有执照的混混了,借着他姐夫的关系,很吃得开,经常在县城跑,我想他可能是见过我爸了。
吃晚饭的时候,和我妈说起这事,我妈怪我怎么不问仔细一点,让我下次碰到徐军问清楚。第二天晚上,我看见他家灯亮着,准备过去时我妈把我叫住了。
“儿子,你等一下。”我妈神色有些犹豫,“你去问徐军的时候,态度好点,咱现在有求于人。”
“我知道,妈。”我点点头,心里明白我妈是被这段时间的事磨得没了脾气。
“还有,要是徐军能帮上忙,不管提什么条件,只要不过分,咱都答应。”我妈咬了咬牙,眼中满是无奈与期许。
我来到徐军家,敲了敲门。门打开,徐军光着膀子,嘴里叼着根烟,看到是我,挑了挑眉:“哟,兄弟,找我啥事?”
“徐军,我想问问我爸的事儿。昨天你说在看守所看到他,他咋样了?”我急切地问道。
徐军把烟拿下,往旁边吐了口唾沫,“进来吧。你爸看着还行,就是瘦了点。不过在里头,哪能过得多好。”
我走进屋子,里面乱糟糟的,堆满了各种杂物。“那你知道他什么时候能出来吗?”
“这我哪知道。”徐军一屁股坐在椅子上,“不过我听说这事儿可大可小,关键得看有没有人帮着疏通疏通。”
“徐军,你能不能想想办法?”我看着他,眼中满是恳求,“我妈都快急死了。”
徐军沉默了一会儿,弹了弹烟灰:“办法不是没有,就是……”
“就是什么?你说,只要能救我爸,我们都愿意。”我连忙说道。
“就是得花钱,还得找对人。”徐军看着我,“我认识些在道上混的,他们路子广,说不定能帮上忙,不过这钱可不少。”
“得花多少钱啊?”我心里一紧,我家虽说不算穷,但也没多少积蓄。
“具体多少我也不清楚,估计得好几万吧。”徐军皱着眉头,“而且这事儿还得抓紧,时间拖得越久,越麻烦。”
我回到家,把徐军的话告诉了我妈。我妈听后,坐在那里半天没说话。“妈,怎么办啊?”我着急地问。
“能怎么办,砸锅卖铁也得救你爸。”我妈咬着牙,“明天我就把家里的首饰都拿去卖了,看看能凑多少钱。”
第二天,我妈把她多年的首饰都搜罗出来,拿去镇上的当铺。看着那些承载着我妈青春回忆的首饰一件件被递出去,我的心里满是酸涩。当铺老板拿着放大镜,一件一件地仔细查看,时不时还摇摇头。
“这些首饰年头是有,可都不是什么名贵的物件,值不了多少钱。”当铺老板把首饰推了回来。
“老板,您再看看,我们真的是急用钱。”我妈焦急地说。
“我也没办法,这行有行规。”老板无奈地摆摆手。
我和我妈失落地回到家,就在这时,徐军来了。“阿姨,我听说你们去当铺了?”徐军问道。
我妈苦笑着点点头:“是啊,想凑点钱救他爸,可当铺老板说这些不值钱。”
“阿姨,您别着急。”徐军挠挠头,“我再想想办法,我认识个做古董生意的朋友,说不定他能给个好价钱。”
“真的吗?那可太好了,徐军,你可真是我们家的大救星。”我妈激动得眼眶都红了。
徐军带着我妈和首饰去找他的朋友。那个朋友戴着一副眼镜,看起来文质彬彬的,他拿着首饰,仔细端详了许久。“这些首饰虽然不是什么稀世珍宝,但做工还算精致,我可以出个比当铺高的价钱。”
最终,我们靠着卖首饰的钱,再加上向亲戚借的一些,凑齐了徐军说的数额。徐军拿着钱,拍着胸脯保证:“阿姨,您放心,我一定把这事儿办好。”
接下来的日子,我和我妈每天都在焦急地等待。终于,有一天,徐军兴冲冲地跑来我家:“阿姨,好消息,叔叔的案子有转机了!我找的人已经和负责的人打过招呼,证据也重新梳理了,估计很快就能有结果。”
我妈激动得热泪盈眶:“徐军,太感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又过了几天,我爸终于被放了出来。一家人团聚的那一刻,我和我妈抱着我爸痛哭流涕。我爸看着我们,眼中满是愧疚:“让你们受苦了。”
“爸,您回来就好。”我擦了擦眼泪,“多亏了徐军,是他帮我们想办法,跑前跑后。”
我爸拉着徐军的手:“徐军,你这份恩情,我们一家永远都不会忘。”
徐军笑着摆摆手:“叔叔,阿姨,这都是我应该做的。我们是邻居,又是发小,我哪能看着不管。”
从那以后,我家的生活逐渐恢复了平静。我和徐军的关系也更加深厚,他在我心中,不再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混混,而是真正的朋友。经历了这次磨难,我也明白了生活的不易和友情的珍贵,也懂得了在困境中,人要学会放下身段,勇敢面对,而身边的朋友,往往是最温暖的依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