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忽然喊了声“鸳鸯”,只见鸳鸯捧出一个漆面的匣子。
贾母让她把匣子递给王熙凤。
“这里还有几个老物件,虽然样子有些旧了,但都是足金赤宝,还值些钱。
你拿回去,是我给玉儿添的嫁妆。”
王熙凤虽有心拒绝,但一想到是贾母对黛玉的一份心意,也就点点头收下了。
贾母说道:“在你二哥盖好宅子之前,娘还都在这荣禧堂里住着。
你还要像以前那样多来走动才好。”
王熙凤点了点头,话虽如此,但是在荣禧堂的时候还好,等二房建好了宅子贾母搬过去后,再登门那就是去二哥家了,可不像现在这般是回娘家呢。
她暗下决心,趁着贾母这一年还在荣国府里住着,要经常来看看她老人家才好。
贾母本就上了年纪,今天分家又极耗心神,和王熙凤说了一会子话后就有些精力不济了。
王熙凤帮着鸳鸯服侍着她睡下,想了想便去了翌日堂。
方氏似乎早就料到她会过来,已经让人备好了茶等着。
见她来了,亲自给她倒好了茶,又亲手给她剥了个橘子。
“尝尝,今年的新蜜桔。”
王熙凤上下打量了她几眼,忍不住笑道:“看来大嫂对分家这件事相当满意啊。
竟然有一种‘人逢喜事精神爽’的感觉。”
方氏笑着嗔道:“胡说什么呢,哪里就称得上是喜事了。
让别人听见我可成什么人了?”
说完她敛起笑容问道:“老太太还好吧?”
王熙凤疑迟了一下,还是点了点头。
“应该还算好吧。
你也能想来,这种事情,她心里必然是难受的。
不过母亲一向刚强,我看她能提出来分家,也是想好了的。”
“唉”,方氏重重叹了口气,“都是做娘的,老太太怎么想我岂能不明白呢。
要不是老二家的上次把事情做的太绝了,也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
不过怎么说呢,分家这件事除了母亲心里有些不舒服,我看我们家和老二家都是乐意的。”
王熙凤抿嘴笑道:“大嫂如今算是失了面子但是得了里子。
二嫂嘛,她以为是又有面子又有里子,殊不知是作茧自缚了啊。”
方氏抿了口茶,沉思了片刻,“其实,若是她日后好生经营,即便只有一半的家产也是能把日子过好的。
更何况她还有在宫里当皇贵妃的女儿和两个资质不错的儿子呢。”
王熙凤不以为然地撇了下嘴角,二房除了那个当皇贵妃的女儿,其他两个儿子会如何还真是不好说呢。
贾珠和宝钗目前看着倒还和美,马上也要有自己的孩子了。
可宝玉和那个毓秀县主,她还真是不怎么看好。
王熙凤忽然想起一事,“宝玉媳妇肚子里的孩子到底是如何没的啊?”
方氏摇了摇头,“我也不知。
如果真如牛家所说,县主的体内是有导致滑胎的药物,那他们二房定有内鬼。
你知道,我们大房的人是不屑于做这种事情的。
再说了,若说我们大房不想宝玉有孩子,珠儿媳妇岂不是更不想让宝玉有孩子才对?
毕竟宝玉有了孩子对珠儿的影响最大吧。”
方氏无意间的一句话倒还真提醒了王熙凤。
她是知道宝钗与宝玉之间的旧情的,那会不会是宝钗因爱生恨,害了县主?
不过这种事情没有证据是不能胡说的,更何况还是二房的烂账,王熙凤才懒得去管。
“这样来看,分了家你确实轻生多了。”王熙凤笑道。
方氏也笑了,“可不正是如此嘛。
如今我孙子都抱了三个了,也是时候该享享清福了。
等一年后他们搬走,我的日子才更轻生呢。”
姑嫂二人心照不宣地对视了一眼,都笑了起来。
分家说起来是不好听,而且方氏也知道贾母偏心,想要把自己的那些私房都给了宝玉。
不过她本身就没惦记过老太太那点东西,所以给谁对她而言都无所谓了。
但是分家后她可就是荣国府里名正言顺的女主人了,凤溪会把家里的中馈都管起来,她只要含饴弄孙就好。
等再过两年,瑚儿也成了家,她的日子就更滋润了。
一想到这些,方氏脸上的笑就如何也藏不住。
她对王熙凤说道:“你这次来的正好,再有一个多月大姑娘就要出阁了。
我这里还有好些东西要给她添妆呢,凤溪那里也有,你正好都带回去。”
王熙凤笑道:“大嫂可急什么呢,你是和二哥分了家,又不是不与我家往来了。
过阵子,等你们府上的事情都理顺了,你和凤溪一起过来亲自给她不是更好?”
方氏一想,确实也是如此,也就笑笑作罢了。
这次分家,除了贾母,两房的人都觉得满意。
王熙凤刚听说荣国府要分家的时候还满是担心,如今过来走了一趟,倒觉得也是件好事了。
日子忙碌起来总是过得特别快。
荣国府分家这件大事才在街头巷尾传了没多久,马上就被一个新的话题取代了,北静王娶亲。
也不知道是怎样传开的,几乎全京城的人都知道北静王水溶和林家姑娘的亲事定在了三月初六这一日。
提前两三天的时候,主街道两边的酒馆茶舍就都被人订满了,大家都想争相一睹北静王娶亲的盛大场面。
有人说林家好福气,居然能把女儿嫁到北静王府去做王妃。
也有人说北静王才是有福气的那一个,听说这林大人很是能干,上次和西戎议和就是他带队去的,回来以后就官升二品了呢。
而且这位林大人才四十五岁,这将来定是要出阁入相的啊。
北静王能有这样的岳家,也是很大的助力嘛。
还有那素日里就爱打听消息的人笑道:“你们不知,这林姑娘可是有四个弟弟呢。
除了最小的一个年纪尚幼看不出好赖,其他三个皆是人中龙凤。
又有那样的家世,将来必定不俗。
北静王府人丁单薄,能有这样人丁兴旺的岳家,怕才是北静王想要与林家结亲的主要原因呢。”
这些人七嘴八舌的说得不亦乐乎,忽然从众人身后挤过一人,他站定后说了一句,“哪有那么多乱七八糟的原因,北静王就是因为爱慕林家姑娘才会上门求娶。”
旁边一人不满,嘟囔道:“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你如何能知道?”
这人轻叹了一声,“你们若是有幸见过林姑娘,就会知道为什么了。”
这时他抬起脸来,众人才看清眼前之人样貌不凡,眉目清隽,不知是哪位官家的好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