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人,小孩,男人,女人,以及还没坐下吃席的人,都围在戏台子前,看着打扮的花花绿绿,唱戏的人。
仔细听着戏里的台词,如痴如醉……
方小宁也竖起耳朵听了一会,“喜欢?”媳妇儿若是喜欢,下次她生辰,也请戏班子回家唱给她听。
方小宁耸肩,“不喜欢,就是想听听他们唱的啥。”古代的戏班子,是真寒酸。戏服,肉眼可见的脏,破,也不知道穿多少年了,妆化的也很粗制滥造,头饰,更是假到离谱。
也不知道为啥村民们能听的如此津津有味。
不喜欢呀,其实他也不喜欢,唱的啥玩意儿,还没媳妇儿唱给闺女,儿子的好听。
方小宁看着人群中的老爹,笑成了一朵老菊花,院子里,院子外,忙活个不停。高大挺拔,衣裳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光。她爹,今儿个就是人群中最亮的崽。
“孩子给我,你去看着老爹,别让人把他灌醉了。你受不住,就让铁柱,狗蛋顶上。”
“嗳!”他是真不能喝,两个小舅子的好酒量这时候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
酒席开始,来帮忙的妇女们开始上菜。第一批坐下吃席的百姓,原本以为能干上一块大肉,就很不错了,结果发现,满桌子菜,竟几乎全是肉菜。
主食,更是白米饭加白面馒头。
方老爷子,也太大气了吧!
端菜的妇女,其实也被方家的大手笔惊讶到了,这可是免费吃一天的席面呀,居然办的这样好!这些人,敞开肚子吃,还是很吓人的。
菜一上桌,大家开始疯抢,吃到满嘴流油。今天这遭,天没亮就背着孩子,带着媳妇,丢下家里的活,没亏!
就这一桌子菜吃完,肚子里的油水,能撑一年。
“他娘,快吃!”
“我知道,你别说话,赶紧吃!”一旁的妇女,一边吃,一边往孩子碗里塞。旁边人戏也不看了,拼命咽口水,这席面,他们一会吃,是不是也是一样的菜?
该不会换了吧?
院子里的五桌,菜更精致,稀罕些,三盘子,都是海鲜。
“有财啊,你还要继续考秀才吗?”酒过三巡,老族长抓着他的手问。
没想到啊,给他们方家争光的,是大家都觉得废了的人。一家子,三个男儿,全是童生。如此出息的耕读之家,十里八乡也找不到两户。
最重要的,是方有财的两个儿子,还小。
方老爷子和老孙氏也看着他,包括院子里的其他人。老爷子是希望大儿子继续考的,因为,他中了,他一样可以有面,一样可以告慰祖宗,一样可以改换门庭。
“不考了,族长,你看我头发都白了,马上都要做爷爷的人了,我还考啥呀?年纪大了,精力不如年轻人咯,能有个童生功名,我已然很是知足。”
老头子和老婆子眼里都闪过一丝失望。
族长也有些失望,“是啊,你启蒙太晚了。”说着,看了一眼方老头。
方老头心里五味杂陈。今日,他本来想让老四也来的,可是,老大就是不肯点头,说他们已经断亲,他想吃席,可以,去外面和普通村民一起。
老四那么好强要面子的人,怎么愿意坐在外面受村人嘲笑。
所以,他们一家子,一个都没来。
哎!
村里,没来吃席的可能只有两家,一个是他们家老四,还有一个,就是和小宁退亲了的王家。
方小宁静静的看她爹装,说的冠冕堂皇的,什么年纪大,有白发,明明是他想吃喝玩乐,不想发奋图强,嫌念书辛苦,科举的事,把压力给到了两个弟弟。
因为是全天席,晌午吃过饭的族亲还没出门,方有财就叮嘱他们记得晚上也来吃席。
没道理别人吃两顿,亲戚只能吃一顿。
因为有人帮他挡酒,这次他,一点醉意都没有。
交代赵氏和方小宁,“我和风子出去看看流水席的情况,你们收拾收拾,带着孩子先歇一会。”
到了院子外,从他家门口,一路摆,一排两桌,一共二十五排,五十桌。
有些桌子是刚开始吃,有些吃了一半,有些刚吃完。
方有财看着刚吃完的桌子,我滴个乖乖,吃的比狗舔的还干净,这拿回去,不用洗,就能继续装下一盘吧。
他又看了眼其他桌,发现这么干净不是舔的,拿馒头把汤汁蘸完。
还好,还好!不是舔的就好。碗筷他都是借来的。
所有人看到他,都是连声恭喜。方老爷大善,让他们吃了顿这辈子都没吃过的席面。满肚子的油水,白面,甭提多舒坦。
方有财拱手,“大家吃好喝好,吃好喝好啊!有不够的,就跟他们说,一定要吃饱哈!”
“嗳,多谢方老爷,多谢方老爷!”
外来的村民都感动到不行,枣树村的村民是真好运啊,听说方老爷闺女招了村里不少人上工,这几年他们跟着她,挣了不得了的银子。
看看村里清一色的砖瓦房,就知道他们日子多滋润。
如果,如果他们也是枣树村的就好了。
吃了一桌就换一桌。担心就第一桌菜特别好看的村民发现,第二桌,第三桌的菜都和第一桌一样,他们吃饱,就捧着瓜子,去前头看戏。
看戏看饿了,又能回来继续吃席,神仙的日子都没他们滋润。
这一天,足够他们吹嘘一辈子的。
大部分人,都把零嘴塞怀里,准备带回家慢慢吃。
枣树村热闹了整整一天,哪里都是欢声笑语,娃子们觉得,今天比过年还像过年。
除了,格格不入的两家人。
王家。
王德发瘸着腿,板着脸,一整天听着外面的鞭炮,唱戏,聊天,嬉闹声,笔,握在手里,半天却没落下一笔。
他的心,被外面吵的烦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