昏暗的灯光映照着她的脸庞,更显得她眉间的皱纹深刻了几分。
妙妙坐在一旁,手里拿着一个布娃娃,静静地看着父母,小脸上露出了懂事的表情。
她偶尔眨巴一下大眼睛,长长的睫毛在灯光下投下一片阴影。
华山走到妙妙身边,轻轻地抱起她。
“妙妙,早点睡觉,明天爸爸上山给你打野兔回来。”
妙妙开心地在华山脸上亲了一口,留下一个湿漉漉的印记。
乖乖地回到自己的小床上,闭上眼睛。
华山将妙妙盖好被子,掖了掖被角,转身走到赵青梅身边,帮她一起收拾针线。
收拾完毕,华山吹灭油灯,和赵青梅一起躺下。
房间里陷入一片黑暗,只有窗外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和两人轻微的呼吸声。
“睡吧。”
华山的声音在黑暗中响起。
“嗯。”
赵青梅轻轻应了一声,往华山怀里靠了靠。
“晚安。”
妙妙稚嫩的声音从一旁的小床上传来。
“晚安,妙妙。”
华山搂着赵青梅,感受着她略微颤抖的身体,轻轻拍了拍她的后背。
“别担心,我很快就会回来。”
赵青梅将头埋在华山的胸膛,闷声说道:“山里危险,你一定要小心。”
她的声音带着一丝哽咽。
华山感觉到胸膛的衣衫有些湿润,他知道赵青梅哭了。
他收紧手臂,无声地安慰着她。
过了许久,赵青梅才抬起头,用手擦了擦眼泪,语气故作轻松。
“我没事,就是…就是有点担心你。”
她吸了吸鼻子,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华山轻轻地抚摸着赵青梅的头发,“我知道,我会照顾好自己的。为了你和妙妙,我也一定会平安回来的。”
赵青梅点点头,又往华山怀里靠了靠,闭上了眼睛。
均匀的呼吸声渐渐传来,她睡着了。
华山听着赵青梅均匀的呼吸声,也慢慢闭上了眼睛。
窗外的天空渐渐泛白,几声鸟鸣打破了山村的宁静。
华山轻轻地起身,尽量不弄出任何声响,以免吵醒赵青梅和妙妙。
他穿上早已准备好的衣物,拿起猎枪,轻轻地推开门,走了出去。
抬头看了看天空,东方已经泛起了鱼肚白。
他快步向后山走去。
华山仔细观察着周围的环境,寻找猎物的踪迹。
村子里,炊烟袅袅升起,家家户户开始了一天的生活。
赵青梅醒来后,发现华山已经不在身边。
她起身走到妙妙的小床边,看着女儿熟睡的小脸,轻轻地在她额头上亲了一下。
“妙妙,醒了吗?”
赵青梅轻声问道。
妙妙揉了揉眼睛,慢慢地坐了起来。
“爸爸呢?”
她睡眼惺忪地问道。
“爸爸上山打猎去了。”
赵青梅一边帮妙妙穿衣服,一边说道。
“爸爸会给我打野兔回来吗?”妙妙一脸期待地问道。
“会的,爸爸一定会给你打野兔回来的。”
赵青梅笑着说道。
赵青梅带着妙妙来到厨房,开始准备早饭。
这时,隔壁的李婶走了过来。
“青梅,你家华山又上山了啊?”
“是啊,李婶。”
赵青梅一边往锅里添柴,一边回答道。
“山里最近不太平,让他小心些。”
李婶关切地叮嘱道,布满皱纹的脸上流露出一丝担忧,眼神也飘向了远处朦胧的山峦。
赵青梅手中的动作一顿,原本就有些心不在焉的她,此刻心中更是增添了几分忧虑。
“我知道了,李婶,我会和他说的。”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将目光从李婶脸上移开,落在了锅里翻滚的粥上。
厨房里弥漫着米粥的香味,和着柴火燃烧的噼啪声,却无法驱散赵青梅心中的阴霾。
她想起华山临走前坚定的眼神,以及妙妙充满期待的小脸,心中默默祈祷,希望他能平安归来。
早饭过后,赵青梅带着妙妙去了李婶家串门。
妙妙手里紧紧攥着华山给她买的糖果,一路蹦蹦跳跳,开心极了。
她穿着华山亲手缝制的粉色小棉袄,像一只快乐的小鸟,在清晨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活泼可爱。
“李奶奶!”
妙妙远远地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李婶,欢快地叫了一声,飞奔过去。
李婶看到妙妙,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弯下腰一把抱起了她。
“妙妙真乖!今天怎么这么早就来了?”
她轻轻捏了捏妙妙的小脸,语气中充满了宠溺。
“妙妙带糖果来给小弟弟吃!”
妙妙从口袋里掏出糖果,献宝似的递给李婶的小孙子。
两个孩子很快就在院子里玩到了一起,你追我赶,欢笑声不断。
赵青梅和李婶坐在屋檐下,看着两个孩子玩耍,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家常。
院子里,几只母鸡悠闲地踱着步,时不时低头啄食地上的虫子。
远处,传来几声清脆的鸟鸣,给宁静的早晨增添了一丝活力。
“看这俩孩子,玩得多开心!”
李婶看着两个孩子,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她伸手从一旁的篮子里拿出一个剥好的橘子,递给赵青梅。
“吃个橘子,自家种的,甜得很。”
赵青梅接过橘子,剥开一片放进嘴里,酸甜的汁水瞬间充满了口腔,让她原本有些沉闷的心情也好了不少。
玩耍中,妙妙不小心被一块石头绊倒,重重地摔在了地上。
“哇……”
她坐在地上,捂着膝盖,哭得撕心裂肺。
听到哭声,赵青梅和李婶连忙跑了过去。
“怎么了?摔到哪里了?”
赵青梅心疼地将妙妙抱起来,仔细检查着她的伤势。
妙妙指着膝盖,抽泣着说:“…疼…”
赵青梅看到妙妙的膝盖擦破了一层皮,渗出了一些血迹,连忙从口袋里掏出手帕,轻轻地擦拭着伤口周围的泥土。
李婶也在一旁安慰着妙妙。
“没事的,妙妙最勇敢了,一点小伤不算什么。”
她轻轻地拍着妙妙的背,语气温柔而慈爱。
赵青梅小心翼翼地将手帕绑在妙妙的膝盖上,一边包扎,一边轻声安慰着她。
“不哭了,妙妙,过几天就好了。”
处理好妙妙的伤口后,赵青梅带着妙妙回到了家中。
她坐在窗边,手里拿着针线,开始缝补衣物。
她时不时地抬头看向窗外,眼神中充满了担忧和期盼,默默祈祷着华山平安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