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为仪倒不是不想和男人多待一会儿,实在是今天她答应了要去接茹姐儿回家。
男人要钓,子女关系也得维护好。
她就是时间管理大师。
两个孩子都在青云书院上学,虽说是男女同校,但两人年龄差了三岁,分别在不同学堂听课。
她到的时候,学院外已经停了许多马车,不过来的多是府中的下人。
差不多等了一刻钟,书院终于散学,陆续有孩子出来。
锦屏在马车外最先看到了出来的言哥儿,朝他挥了挥手,小男孩一愣,走到了马车前。
“郡主,小世子出来了。”
夏为仪从里面拉开车帘,一脸亲切地笑:
“外面热,快上来。”
锦屏拿了马凳过来,宋知言踩上马车,坐在女人左侧。
“饿了没,吃点东西? ”
来的路上她让丫鬟买了翠香坊的糕点,新鲜出炉的,口感极佳。
宋知言看着食盒里做成兔子、小猫的糕点,就知道这是专门给妹妹买的。
若不是顺路,根本就不会想起他。
“我不饿。”
他语气硬邦邦的,夏为仪不知自己有哪儿惹他了。
“不想吃不就是了,娘还能逼你吃不成?算了,还好你妹妹喜欢。”
实际上她没有专门给茹姐儿买,也没专门给言哥儿买,而是特意给自己买的,两个孩子是沾她的光。
“随便,都给妹妹好了!”
夏为仪琢磨出不对劲,这不就是吃茹姐儿的醋了。
果然,男人都一个死样,不分年龄。
“觉得娘对你没有对妹妹好?”
“……”
小家伙沉默了,夏为仪却高兴了。
从忌惮她的靠近,到跟妹妹争宠,是个好预兆。
“你和茹姐儿都是娘亲心尖上的人,只是你们一个是男孩子,一个是女孩子,娘对你们自然有所不同。”
也不知他听明白没有,但看起来好似没那么生气了。
“郡主,小小姐出来了。”
夏为仪探出身去,见小丫头小跑着过来,锦屏一把将人抱上来。
“娘亲!”
第一次是娘接她回家,小丫头格外兴奋,抱着夏为仪亲了好几口。
女人擦掉脸上的口水,一看女儿早上还好好的头发现在乱糟糟的,也不知道一天在书院里干了什么。
几人上了车,车夫便驾车回府。
“娘亲,今天金宝找我,想和我玩儿。”
小丫头手里抓着糕点,奶声奶气问她。
夏为仪:“金宝是谁?”
“骂我的那个婆婆,她孙子。”
女人顿了下,昨天她前脚刚到国公府,段大人就带着段母和妻儿登门赔罪了,还说过一阵就把段母送回老家。
段大人倒是有几分文人的风骨,态度十分诚恳,只是可惜有个拎不清的娘。
她已经给了段母一巴掌,也算出了气,便没再计较。
“那茹姐儿想和他玩儿吗?”
小丫头纠结,其实那天她也不对,太伤金宝的心了。
金宝除了不好看,人还是不错的。
看出她想的什么,夏为仪笑笑:
“无妨,茹姐儿想和他玩儿就玩儿,只是如果你觉得不舒服了,就不要再搭理对方了。”
小孩子的情绪来得快去得快,其实没有多大的矛盾,给两块糖,几个小玩意儿就能和好。
只要不是霸凌,大人带着情绪插手,反而会把关系弄僵。
“嗯嗯,娘亲好!”
……
大理寺。
伯府真千金险被陷害的案子结案了。
唐清月的确没有参与到陷害过程中,但她受不住大理寺几乎要把人逼疯的审问,承认了自己知情,但是不敢说。
至于赵青青,人证物证俱在,无可反驳。
虽陷害未遂,但按照律法,赵青青作为主谋至少也是三年牢狱之灾,唐清月知情不报也该关押三日,并记入卷宗。
但赵青青是怀远将军的女儿,不好得罪,同时为了救唐清月,平西伯和江氏作为唐清宁的父母,毫不犹豫选择了谅解。
同时,这事在公主别院发生的,又必须给东乡公主一个交代。
最终,赵青青被送去伽蓝寺修行悔过三个月,唐清月则是无罪释放,由平西伯自行处置,且不记入卷宗。
参加宴会的贵女一直盯着大理寺的结果,以楚芷若为首,纷纷想看到唐清月的报应。
虽然没记录进卷宗,但达官显贵打听一些内情还是很容易的。
“我就说,怎么可能跟那贱人无关?”
永宁侯府,楚芷若摔碎茶盏。
“平西伯真是老糊涂了,亲生女儿受了那么大委屈,居然就轻拿轻放了!”
倒不是她多为唐清宁不平,而是这么好个整治唐清月的机会就没了。
“小姐别生气,谁让平西伯是她爹呢。大理寺说,按照律法,父母谅解就可免去或减轻惩罚,他们也没办法。”
楚芷若依旧郁气难散,恶狠狠道:
“大理寺放过她,本县主可不会!”
她眼里闪过恶毒的光,低头在丫鬟耳边吩咐:
“你去取些银子,找街边的乞丐小儿将这事散播出去。”
唐清月想干干净净把自己摘出去?休想!
丫鬟是个麻利的,取了钱又找来几个人,很快便把事情传到了每个乞丐耳朵里,街边的小儿也知道了七七八八。
于是,整个京城很快便知道了此事的内情以及平西伯府的操作,一时嘲讽的有,气愤的有。
无论达官显贵还是寻常百姓,只要看到有一堆人交头接耳,凑过去一听肯定就是说的这件事。
连茶楼的说书先生也不说书了,义愤填膺地抨击平西伯和唐清月。
为此,还有人特意编了童谣。
……
真千金,真可怜
爹不疼,娘不爱,还有小人来陷害
假千金,假仁义
心肠狠,本性坏,鸠占鹊巢贪无厌
绝情爹,偏心娘
真假不分,是非不辨
欺软又怕硬,只把鱼目当珍珠
……
童谣一出,流言愈发汹涌,已经到了人尽皆知的地步,甚至有胆大的人,还跑去平西伯府扔烂菜叶子和石头。
“真是枉为人父母,自己亲女儿不疼,就着个假货当宝!”
“我也是小刀划屁股开了眼了,自己女儿的公道不讨,还谅解了,当自己清高不成!”
“也难怪一代不如一代,这门风,不落魄都是老天不开眼。”
“大家可看清楚了,这以后谁敢把自家女儿嫁到伯府,不得被委屈死!”
……
百姓们义愤填膺,围在平西伯府外从早上骂到晚上,烂叶子在大门上糊了厚厚一层。连下人都不敢待在外面,只能紧闭大门,龟缩在府内。
最后,还是考虑到影响不好,等百姓骂了一天官差才姗姗来迟将聚集的百姓赶走。
不过人不能闹了,流言却一点也没减少,甚至愈演愈烈,连府中的下人出去采买都得夹紧尾巴。
若是不小心暴露身份,人家摊贩直接爆粗口赶人,表示不卖给平西伯府任何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