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刘忠本就是安北将军,已经开府建牙,都督幽并两州军事!如果再做了幽州牧,将幽州握在手中,日后必成大患啊!”
“主公,那刘虞既然举荐刘忠为幽州牧,必然已经将自己手中掌握的力量交给了刘忠。不管朝廷这边准不准,刘忠只要击败了公孙瓒,就能把幽州握在手中。更何况主公之患,不在那幽州,就在这京师洛阳啊!”
“恩……”董卓陷入了沉思之中。
李儒见董卓有点意动,轻轻的靠近董卓,压低了声音。
“何况主公有意废帝,这刘忠就是天生的盟友啊!刘忠势力越强,这声援力度就越大啊!”
“那刘忠会支持我废帝?”
“刘忠乃先帝心腹之人,本就受先帝遗诏,要立陈留王协。只是被何进、袁绍等人抢了先手,这才让今上继位。如今主公意欲拨乱反正,那不是正中刘忠下怀?”
“文优所言甚是!”董卓终于点了点头,颇为遗憾的说道:“只是又让刘忠这小子加官进爵,吾心中总是不爽!”
“此事倒也简单!”刘儒轻笑了一声:“主公准了刘虞的奏折,然后给公孙瓒也加官进爵不就行了?如此两人争斗不管胜负如何,都受了主公的大恩啊!”
“哈哈哈,还是文优懂我!”董卓这才转怒为笑:“就按文优说的办!”
董卓说着就提笔写了封赏刘忠和公孙瓒的折子,拿去天子那里走个过场,分别派人去幽州给刘忠和公孙瓒传旨。
“哎,文优!吾以为进了洛阳就可以为所有为,如今却处处受人掣肘,真不若吾在西凉时自在!废帝之事,进展的如何啊?”
“主公,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更多的是在观望。重臣之中司徒王允乃主公提拔,虽没有说支持,但言辞颇为暧昧。主公莫要着急,容我慢慢试探重臣态度。”
“哎呀,文优!如此小心翼翼,怎么成就大事?等我们弄明白朝中诸公的态度,那袁绍和丁原恐怕就联合起来取了我们的头去!”
“主公之意是……”
“明日我在府中大宴群臣,就在宴席之间把事情挑明,看诸公是何态度!”董卓耐心有点用尽了,准备以武力来促成废帝之事了。本来想给群臣玩点温柔的,奈何群臣不买账啊!
“主公,如此恐怕不妥……”
“有何不妥?给他们文的,玩手段,谁玩得过他袁家?如今我兵强马壮,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去办吧!”董卓有点不耐烦了。
李儒本想再劝,但是转念一想,京师毕竟不是董卓的根基之地,只是那何进、袁绍鼠目寸光、昏招迭出,董卓才侥幸率兵入京执掌朝政。
袁绍等世家大族毕竟在此已深耕数代根深叶茂,只是被董卓打了个措手不及。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本土优势就会慢慢的展现出来,那西凉军的优势就会越来越小。倒不如给他们施加些雷霆手段,说不定能够快刀斩乱麻。
“喏!”想明白了这一点后,李儒便生生的收住了话,向董卓抱拳行礼,躬身退出操办去了。
“诸公,饮胜!”董卓高坐主位,一改往日的嚣张跋扈,面带笑容的频频举杯。
“太师请!”
“敬太师!”
群臣神色各异,或恭敬,或忧虑,或不愤,或谄媚,但碍于董卓的威权,纷纷端起酒杯。就连袁绍、曹操等人,也不得不虚与委蛇。气氛看起来一片祥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董卓霍然站起来,将酒杯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哐当!”清脆的响声在大堂内响起,喧闹的宴席瞬间就寂静了下来,群臣目瞪口呆的看着突然震怒的董卓。袁绍的手已经轻轻抓住了剑柄。
“太师!”司徒王允小心翼翼的说道:“太师息怒,太师息怒!”
“哈哈哈,哈哈哈!”董卓阴鸷的目光在群臣的脸上扫过,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诸公勿惊!卓只是想起一事,心中激愤,故而如此!让诸公受惊了!”
“太师何事激愤,还请明示!”王允偷眼打量董卓的脸色,语气显得十分的谦卑。
“司徒大人,坐,快请坐!”董卓从李儒那里已经知道王允的态度,因此对王允极为客气。
“吾有一事,欲与诸公相商。”见王允坐下,董卓也坐下,这才开口说道。
“请太师吩咐!”
“诸公,如今我大汉政令不行,天下大乱,诸侯并起,四处征伐,百姓生灵涂炭,大汉江山风云飘摇,此皆因当今天子无治国之能也!天子懦弱无能,不堪大任,为了我大汉的江山社稷,我欲废帝另立,不知诸公尊意如何?”
董卓说完,眼中凶光毕露,如鹰隼般扫视群臣,仿佛要择人而噬。
董卓一言既出,群臣面露惊愕之色,互相指指点点,以目示意。
就在诸臣面面相觑,无一人敢站出来反对的时候,尚书卢植挺身而出:“太师,废立乃国家大事,关乎江山社稷,岂可轻易为之?当今天子虽然懦弱,但宅心仁厚。继位以来,并无失德之处。太师此举,与谋反何异?望太师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人心为重,不可妄生谋逆之心!”
“你敢说吾谋逆?”卢植一席话掷地有声,说的董卓恼羞成怒,双眼圆睁,恶狠狠的盯着卢植。
“天子乃是先帝嫡嗣,并无失德之举,何罪之有?倒是太师你掌控朝政,却令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如今却要诿过于天子,妄言废立,不是谋逆又是什么?”
卢植根本不在乎董卓的威胁,目光如炬的和董卓对视,自有一股浩然正气。
“你……你……”董卓被气的浑身发抖,沧浪一声拔出了配剑,直逼向卢植:“当吾不敢杀你吗?”
卢植丝毫不为所动,只是冷冷的盯着董卓。
一旁的袁绍坐不住了,直接拔剑在手,遥指着董卓:“这大汉的天下,只有太师有剑吗?”
大殿里的侍卫都是董卓的西凉精锐,见袁绍拔剑而起,都挺着武器围了上来。
眼看着一场火并就在眼前。一旦动手,满堂的大汉忠良可能都要被屠杀在此,司徒王允赶紧站出来做和事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