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样,洛宝英住下来了。
飞鹰离开前还不忘找来两个仆妇来供她使唤。
也不怪找的不是婢女而是仆妇,主要是年轻丫鬟面对他家王爷时,总防不住心生痴念,妄想爬床的。
自此后,黎王的住所伺候的下人大都招男,只有厨房,洗衣会放宽用年纪大的女人。
洛宝英也知其中原因,在看到两个快能当她娘的中年妇人时,也非常快适应。
黎王在人走后,又折返回书房,取出早就备好的玉簪。
等飞鹰回来后,两人匆忙出了府。
今日十五花灯节,九宁城的街道十分热闹,黎王特意绕路到集市,选购了一盏他认为最好看的走马灯。
飞鹰惊诧看着自家王爷手提花灯,着实觉得新奇。
但他不敢评。
两人出了城,朝着花漾山一路疾驰。
夜间寒冷,在经过一个时辰的马不停蹄后,飞鹰只觉得脸都是僵的。
看着这山庄大门,他恍惚了一下。
又回来了。
“你自行安排,子时这里会合。”
黎王留下一句话后,身形一闪,如鬼魅般飞身入了山庄,直奔叶云舒住处。
屋内,一盏小烛灯还默默在燃烧,微弱的光芒透过窗户散发出来。
叶云舒已入梦。
突然安静的烛火猛地偏移一下,又迅速恢复如初。
一道身影轻推门而入,悄然行至榻边。
站在榻前的男子正是黎王,他居高临下地凝视着熟睡中的叶云舒,只见其秀眉微微皱起,似乎即使在睡梦中也并未完全放松下来。
因一旁肩膀受伤,只等半侧躺着,如此睡姿她定是睡得不舒适。他想,是否该将唤醒她呢?
许是固定一个姿势累了,她动了动身子像要翻身,这个不经意的动作扯到了伤口,引得她哼哼了两声。
见状,黎王的心像被揪紧,心想要是换他来受这疼就好了。
黎王静静地凝视着叶云舒的睡颜,烛光摇曳下,她姣好的容颜显得更加柔美动人。
叫醒她的念头顿消,他心想,她难得睡着,还是不去惊扰她了。
决定就这样静静陪伴她,待子时再悄然离去。
蜡烛无声在燃烧,烛泪像葡萄般垒起。
黎王来到一旁的桌案,取出纸笔。
挥毫泼墨,如战士挥刀, 字势如银河倾泻。
花灯璀璨映月明,心潮难抑诉衷情。
精挑细选走马灯,愿照卿颜添欢兴。
玉簪温润赠佳人,愿伴卿旁添风华。
夜深不忍扰清梦,留书一封寄深情。
愿卿晨起览此书,知我情深似海天。
携手同行白首约,静待卿音永不忘。
落款名心肃。
书写完毕。
他将玉簪与信放在床头,走马灯已点上了烛火,里面的人物动物慢慢旋转着。
在其额间浅印一吻。
叶云舒的睫毛微微颤动,似要醒来。
黎王深沉而专注的目光始终停留在她脸上。
叶云舒缓缓睁开双眼,迷糊间看到眼前的黎王,似是安心,复又闭上了眼睛,继续沉睡。
黎王没有丝毫的失望,反而满眼都是宠溺,声音低低的,“睡吧。”下次再见,本王再向你索要奖励。
来如影,去如风。
不正是这般吗?
子时刚过,怜花从偏房里出来,过来看看小姐有没有起夜的需要。
她轻轻地推开房门,只露出一个小脑袋,往里面瞅了瞅,看到床上的人还在熟睡,就又轻轻地关上房门,蹑手蹑脚地回去睡觉。
叶云舒醒来的时候,天已大亮。
她揉了揉眼睛,一眼看到了床头的信与玉簪,还有那盏还在转着的走马灯。
她展开信纸读完,只觉两颊发烫。
她拿起玉簪细细端详,这玉簪质地温润,样式精美,一看便是精心挑选之物。
要知道,古代男子送女子发簪寓意欲与之结发。
叶云舒试着将玉簪插入发髻,对着镜子左看右看,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怜花这时端水进来,瞧见自家小姐这般模样,打趣道:“姐姐今日可是心情大好,莫不是这玉簪有何魔力?”
叶云舒嗔怪地看了她一眼,却也不隐瞒。
怜花笑嘻嘻地说:“这黎王殿下看来对小姐一往情深呢。”
叶云舒心里满是甜蜜,对下一次见面多了些期待。
于是她铺开纸张,研墨提笔。
不一会儿,一幅线条简洁却又传神的简笔画就完成了。
画中,一男一女紧紧依偎在一起,仰望着满天繁星。
画完后,她将画递给怜花,吩咐她派人送往京都的黎王府。
等这画送到京都,估计得十天半月以后了吧。
……
一大早,洛宝英就到厨房去,让仆妇教她做羹汤。
她之所以来九宁城寻黎王,是因为听闻太后要给黎王定下王妃,而人选是京中适龄未婚配的高门贵女。
她的身份尴尬,爹爹是大将军,可惜已经去了,家中并无背景,是不在人选范围内的。
她爹爹用命才换来黎王的松口,让他答应照顾她。她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机会,这些年却一直没能抓住他的心。
她的容貌算不上很美,但却是大部分男人都喜欢的那一类。而性格,她是温柔小意,理性招人喜欢才对。
她想过很多原因,也没明白。于是她偷偷去向青楼女子学习如何勾引男人。
昨晚她大着胆子走出了第一步,她抱住了他,他却没有像对待别的冒犯他的女子一样打杀她,甚至没有推开。
所以,她觉得黎王对她是有好感的,只是隐藏了起来?她暗自猜测,她觉得自己应该更主动一些。
羹汤做好后,她亲自端着走向黎王的书房。很显然,洛宝英忘记了昨晚黎王才提醒她,不要再来书房打扰他的话。
快到门口时,听到里面传来交谈声。
只隐约听到提及选妃之事。
洛宝英心猛地一揪,紧张地竖起耳朵。
黎王沉默片刻道:“本王心中已有计较。”洛宝英不知怎的,脚下像是生了根一般挪不动步。
这时,里面又传出声音:“那洛姑娘……”黎王打断道:“她与旁人不同。”
洛宝英闻言,心中大喜,脸上泛起红晕。她稳了稳心神,轻轻敲了敲门。
待里面传来应允声后,她推门而入,将羹汤放在桌上,娇声道:“启哥哥,这是我亲手做的甜羹,您尝尝。”
黎王看向她,眼底闪过一丝不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