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官还难断家务事呢,这不是为难她嘛,常巧之立即向两位义兄投去求救的目光。
裘大当家和胡大当家看到了,但他们却假没看到,反而起身向外走,嘴里还一本正经道:“今天的月亮不错哈,也不知道能不能看得见星星。”
胡大当家看着外面的太阳点头道:“不如我们对月小酌几杯如何?”
“甚妙,甚妙!”两人说着便走远了。
“太不仗义了!”常巧之暗骂一声,一脸无辜地看着翠花,“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我又不是青天大老爷,如何能评理?”
翠花哼了一声,“你就帮着主持公道就行。”说罢,她转身问柳队长,“你可嫌弃我是再嫁之身?”
柳队长赶紧摇头,“我怎么会嫌弃你呢,刚刚那样说是怕吓着你,而且……而且我也不知道你可心悦于我?”
翠花立时就怒了,“我不心悦于你,天天为啥给你洗衣、送饭,难道我贱吗?”
柳队长被骂了还嘿嘿傻笑,“我也心悦于你……”
江湖儿女爱恨情仇都摆在明面上谈,什么你爱我,我爱他,他又不爱你之类的试探与反试探,极限拉扯,压根儿用不着。
两人只要王八看绿豆,看对了眼就成,翠花一向有主见惯了,干脆直接道:“要不,让乡君给咱们挑个黄道吉日成亲吧。”
柳队长哪能不同意呢,从感情上来说,他们两情相悦。
其实两个人合不合适,就只看在一起时,是否有话可聊便知,相爱的人哪怕就是在一起说天气不错之类的废话,也会很开心。
不合适的人,哪怕就是呼吸都是罪过。
再则,从现实来说,男婚女嫁,受益的一方总是男人,翠花都主动要嫁给他,愿意为他生儿育女了,柳队长傻了才会不同意呢。
两人齐齐看向常巧之,后者愣了一下,从耳朵掏出两个小棉团,“啊?不好意思,没想到这么快结束战斗了,呃~你们谈得怎么样,误会解开了吗?”
翠花一脸受伤,“你怎么可以这样?”
常巧之完全没有被抓包的尴尬,大大方方道:“小两口床头吵架,床尾和,我一个外人插手算怎么回事呢?”
柳队长赶紧化解尴尬,“我们已经决定成亲,到时候就在卫所办喜宴。”
常巧之眨巴眨巴眼,“进度这么赶的嘛?要不要再多谈一段时间,再享受一会儿爱情的甜蜜,这要是结了婚,以后可就只有柴米油盐了。”
都说结婚是爱情的坟墓,但只恋爱不结婚岂不是坟头蹦迪,多嗨一段时间也是好的嘛。
柳队长摇摇头,“不了,汉城那条山路得尽快派人去守着,万一关自成带着人杀过来,可就大大不妙。”
翠花豪气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个猴子满山走,我跟着他一块儿去。”
常巧之顿时感觉眼睛里进了沙子,这年头竟然还有这么动人的爱情,太难得了,于是大包大揽道:“那你的嫁妆我包了!”
鉴于最近时局变幻莫测,常巧之美好的退休生活暂时告一段落,在她离开村子之前,还有一种重要的事要办,那就是搬家。
可常良才一听说搬家,头摇得跟个拨浪鼓似的,“不去,那个地方连个邻居都没有,鬼都打得死人,不去!”
常巧之傻眼了,“那可是新房啊,距离村子也挺近的,咱现在住的房子多破啊,你就不想住宽敞点?”
“不去,我宁愿住在小屋,至少有人气。”
依常良才的眼光来看,房子小是小,但聚阳气,那边的新房太大,说话的时候竟然还有回声,他一个凡人实在消受不起。
陈氏上来劝道:“知道你是一片孝心,但你爹没有那个享福的命,不如咱们还住这,等你以后回村了再去那边。”
常巧之也说服不了他们,毕竟老一辈的人都讲究藏风聚气的那套,“那行,今年过年我就不回来了,汉城、广城那边还有一摊子事呢。”
“行,家里不要惦记,你在外照顾好自己!”陈氏想起去年初一时,她就离村返城,感觉整个年都是在路上过的,如今她也是乡君了,用不着这么辛苦地跑来跑去。
常巧之跟家人道别后,便跟着裘大当家一行去了汉城,这段时间,汉城的变化肉眼可见,至少百姓的精神面貌看着还可以,每个人眼睛都有光彩,脸上也有了笑模样。
别看着他们现在穷得叮当响,但他们有希望啊,全身都充满干劲。
希望是个好东西,若是一个人感觉不到希望,就算吃着燕窝、鱼翅也不会开心,甚至都不想生孩子。
常巧之笑咪咪道:“裘大哥,卫所建好没?不行的话咱们就去城里办婚宴。”
裘大当家笑道:“兄弟们还是老样子,愣是把卫所建成了山寨,翠花的婚宴就定在聚义厅办。”
“行,到时外面再点上一堆篝火,红红火火显得热闹,”常巧之心里盘算一番,“咱们再搞个烤全羊、烤乳猪啥的,配上梨花白,让兄弟们喝个尽兴。”
这也是山寨兄弟们自身份洗白白后,办的第一件喜事,可得图个好彩头。
大家都是干脆人,常巧之让罗成从广城拉来几匹红布,将卫所里外打扮得喜气洋洋,潘知府听说他们要办喜事,特别允许新娘坐着花轿从衙门出嫁。
按道理在大家群策群力的策划下,婚礼肯定安排得有条有理,不会出丝毫纰漏,但是临近结婚的前一天,他们才发现婚礼仪式缺了位最关键的人---全福太太。
找全福太太对于其地城市的人来说,根本就不是问题,随随便便都能凑出一支军队来,但在汉城,这个任务竟然还挺难。
全福太太按理是指上有父母、下有儿女,夫妻恩爱,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有福气的人,可汉城谁家没遭过劫难?众人竟一时束手无措。
眼瞅着再去广城找一位全福太太,已经来不及了,翠花大咧咧道:“为啥要找别人,咱们乡君就近在眼前,放眼整个汉城还有谁的福气比她大?”
于是常巧之赶鸭子上架,依着婚俗,拿着扫帚、高香、镜子,将喜轿里里外外都扫过、熏过、又照了一遍,确保扫除了所有污秽、邪祟之物。
待到新郎官咬着牙、踩着沉重的步子背着新娘入轿后,常巧之笑呵呵地喊道:“起轿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