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大明皇宫的御书房内,朱棣和徐妙云坐在书桌前,周围一片静谧,只有烛火轻轻摇曳。突然,一道柔和的光芒在房间中央闪烁,一个虚幻的界面浮现而出,正是他们一直以来依靠的系统。

系统那毫无感情的电子音在房间内回荡:“恭喜宿主,成功将亚洲、欧洲纳入大明版图,完成宏伟霸业。现根据奖励规则,授予改良蒸汽机及制造技术。此技术将助力大明在工业领域实现飞跃,望宿主善加利用。”

朱棣和徐妙云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惊喜与激动。朱棣站起身来,双手握拳,目光灼灼地看着那虚幻的界面,大声说道:“好!有了这改良蒸汽机技术,我大明必将如虎添翼,开创万世不朽之基业!”

徐妙云也起身走到朱棣身旁,微微颔首,温婉而坚定地说:“陛下,这是难得的机遇,我们定要谨慎规划,让这技术发挥最大的作用。”

随着系统奖励的发放,大量关于改良蒸汽机制造技术的知识涌入他们的脑海。朱棣紧皱眉头,全神贯注地消化着这些信息,时而闭眼沉思,时而微微点头。徐妙云则拿起纸笔,迅速记录下一些关键要点,她神情专注,眼神中透着睿智与冷静。

数日后,朱棣召集了朝中工部、户部等重要大臣,在皇宫的偏殿商议发展机械产业的具体事宜。

朱棣坐在主位上,目光威严地扫视众人,开口道:“诸位爱卿,如今系统赐予我大明改良蒸汽机技术,这是发展机械产业的绝佳契机。朕意已决,要大力发展相关产业,诸位可有良策?”

工部尚书赵德全率先出列,躬身行礼,脸上带着兴奋与自信:“陛下,蒸汽机制造需专业工坊与技艺精湛之工匠。臣建议在京城及周边选择合适之地,建造大型机械工坊,集中能工巧匠进行生产。同时,设立质量监管制度,确保每一个零件、每一台蒸汽机都符合标准。”

朱棣微微点头,说道:“赵爱卿所言极是。工坊选址与工匠召集之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落实。”

户部尚书王大人紧接着出列,面露难色:“陛下,发展机械产业所需资金庞大,国库虽有储备,但要大规模开展建设与研发,仍显不足。臣以为,除国库拨款外,还需鼓励民间商贾投资,许以优惠政策,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徐妙云在一旁补充道:“陛下,可发行产业债券,让百姓也能参与其中,共享产业发展之红利。如此,既能筹集资金,又能增强百姓对产业的支持与关注。”

朱棣抚须沉思片刻,说道:“皇后此议甚好。王爱卿,你与户部同仁仔细商讨债券发行细则,确保公平公正,吸引各方投资。”

商讨持续了数个时辰,各项计划逐渐明晰。最终,朱棣站起身来,大手一挥,坚定地说:“此事关乎大明未来,诸位爱卿务必齐心协力,不得有丝毫懈怠!”

机械工坊的建设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在京城郊外的一片空地上,工人们忙碌穿梭,搬运木材、石料,搭建工坊的框架。

负责工坊建设的工部侍郎李勇,头戴乌纱帽,身着蓝色官服,在施工现场来回踱步,不时大声指挥着:“那边的,木材摆放整齐些!还有你们,动作快点,别偷懒!” 他神情严肃,目光锐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工匠们在酷热的阳光下挥汗如雨,但眼神中都透着兴奋与期待。一位年轻的工匠擦了擦额头的汗水,对身旁的同伴说道:“听说这次咱们要造的改良蒸汽机可厉害了,能让大明变得更强大!”

同伴笑着回应:“那是自然,能参与这事儿,可是咱的荣幸!说不定以后咱也能名留青史呢!”

与此同时,选拔工匠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一个宽敞的场地里,来自各地的工匠们展示着自己的技艺。

主考官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工匠,他眯着眼睛,仔细观察着每一位工匠的操作。当一位工匠熟练地打造出一个精致的零件时,老工匠露出满意的笑容,点头说道:“不错,手法娴熟,功底扎实,你被选中了。”

经过层层筛选,一批技艺高超的工匠汇聚到工坊。他们在工坊内接受严格的培训,学习改良蒸汽机的设计图纸、零件构造和组装流程。

培训室内,工部的技术官员拿着图纸,大声讲解着:“这是蒸汽机的核心部件,气缸,大家看,它的设计更加精密,对材料和工艺的要求极高。在铸造的时候,火候和浇筑速度都要严格把控,稍有差池,就会影响整个蒸汽机的性能!”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工匠皱着眉头,上前一步问道:“大人,这气缸所用的材料,我们以往都不曾见过,该如何获取啊?”

技术官员微微一笑,指着图纸上的标注说:“这材料乃是特种钢材,需由工部专门调配。后续会有专人给大家送来,你们只需按照要求精心铸造便可。”

经过数月的紧张筹备,工坊内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正式进入改良蒸汽机的制造阶段。

巨大的熔炉熊熊燃烧,将铁块烧得通红。工匠们齐声吆喝着,用巨大的铁钳将烧红的铁块夹出,放在砧台上。铁匠们挥舞着大锤,有节奏地敲击着铁块,火花四溅。

“嘿哟!嘿哟!” 沉重的锤声和工匠们的号子声交织在一起。负责锻造关键零件的铁匠刘师傅,光着膀子,汗水湿透了他的后背,每一次挥锤都用尽全身力气,他的眼神专注而坚定,紧紧盯着砧台上逐渐成型的零件。

在另一边,机械加工区域,工匠们操作着各种工具,对零件进行精细打磨。年轻的工匠小李,手持锉刀,小心翼翼地修整着一个齿轮的边缘,他的眼睛几乎贴在零件上,嘴里还不时念叨着:“不能有一丝偏差,不能有一丝偏差……”

经过无数个日夜的艰苦奋战,第一台改良蒸汽机的各个零件终于制造完成,接下来进入最为关键的组装环节。

工坊内,气氛紧张而凝重。朱棣、徐妙云以及所有的皇子皇孙都来到现场观摩。朱棣神色庄重,眼神中透着期待与关切;徐妙云微微皱眉,紧盯着即将组装的零件,似乎在思索着可能出现的问题;皇子皇孙们则满脸好奇,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这从未见过的新奇事物。

负责组装的工匠团队在首席工匠张师傅的带领下,开始了紧张有序的工作。张师傅神情严肃,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但他的双手却异常稳定。他指挥着助手们,将各个零件精准地拼接在一起。

“慢一点,对齐了!” 张师傅轻声喊道,助手们小心翼翼地将一个巨大的飞轮安装到蒸汽机的主轴上。

随着一个个零件被安装到位,一台庞大而复杂的改良蒸汽机逐渐呈现在众人眼前。它周身散发着金属特有的光泽,复杂的管道和精致的零件交错纵横,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等待着唤醒它的那一刻。四周摆放着整齐的鲜花,芬芳的气息试图掩盖工坊内钢铁与机油混合的味道。皇子皇孙们陆续到来,他们身着华丽的服饰,在工坊门口停下脚步,目光瞬间被眼前这个从未见过的庞然大物吸引。

太子朱高炽微微仰头,眼神中透着惊叹与好奇,宽大的袍袖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摆动。他双手背后,缓缓走向蒸汽机,嘴里喃喃自语:“这便是改良蒸汽机?果真是气势非凡。” 他微微皱眉,似乎在思考这台机器将给大明带来的深远影响。

汉王朱高煦则满脸兴奋,大踏步走到机器旁,伸手想要触摸那些奇特的零件。他的眼睛里闪烁着炽热的光芒,大声说道:“这东西要是用在战场上,定能让敌军闻风丧胆!” 他握紧拳头,仿佛已经看到了大明军队借助蒸汽之力所向披靡的画面。

赵王朱高燧紧跟其后,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谨慎和思索。他围着蒸汽机缓缓踱步,仔细观察着每一处细节,不时伸手比划着尺寸,小声说道:“如此精密复杂的器械,制造起来必定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后续的维护保养也是个难题。”

几位公主也结伴而来,她们虽不像皇子们那般对机械充满浓厚兴趣,但眼前这新奇的事物也让她们忍不住驻足观望。公主朱樱轻轻掩着嘴,眼睛睁得大大的,惊叹道:“这东西可真是神奇,像个巨大的怪物一般。” 她身旁的公主朱婉微微点头,附和道:“是啊,真难以想象它运转起来会是什么样子。”

年纪较小的皇孙们则充满了童真的好奇,他们在人群中钻来钻去,叽叽喳喳地讨论着。皇孙朱瞻基眼睛亮晶晶的,拉着身旁的太监问道:“公公,这蒸汽机到底是怎么动起来的呀?” 太监笑着摇摇头,说道:“小殿下,老奴也不太明白,等会儿启动了您就知道啦。”

在人群中,有几位皇子神情略显复杂。有的担心这项新技术会打破现有的权力平衡,有的则忧虑它的出现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他们不动声色地观察着周围人的反应,心中默默打着自己的算盘。就在这时,朱棣和徐妙云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走进工坊。皇子皇孙们立刻安静下来,整齐地排列在两旁,躬身行礼。朱棣面带微笑,目光在众人身上一一扫过,然后看向那台蒸汽机,大声说道:“今日,我大明第一台改良蒸汽机在此问世,这是我大明的荣耀,也是你们的骄傲。都好好看看,这将开启一个全新的时代!”

众人的目光再次聚焦在蒸汽机上,满怀期待地等待着它启动的那一刻,仿佛都能感受到历史的车轮正缓缓转动,将大明带向一个未知而充满希望的未来 。

所有准备工作就绪后,张师傅深吸一口气,向朱棣请示道:“陛下,一切准备妥当,可以点火启动了。”

朱棣微微点头,大声说道:“好!点火启动,让朕看看这改良蒸汽机的威力!”

工匠们将煤炭填入蒸汽机的炉膛,熊熊烈火瞬间燃起。随着蒸汽在管道中不断积聚,蒸汽机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开始缓缓运转起来。

巨大的飞轮飞速旋转,带动着整个机器发出有节奏的律动。工坊内的众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皇子皇孙们瞪大了眼睛,满脸的惊讶与兴奋;朱棣则放声大笑,拍着大腿说道:“哈哈哈哈!好!好得很呐!我大明有此神器,何愁不兴!”

徐妙云眼中闪烁着欣慰的光芒,双手合十,轻声说道:“这一天终于盼到了,陛下,大明的辉煌才刚刚开始。”

然而,朱棣很快收敛了笑容,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环顾四周,目光停留在每一个人的身上,郑重地说道:“今日所见,皆为国家机密。这改良蒸汽机技术关系到我大明的兴衰荣辱,任何人不得泄露半句。若有违者,严惩不贷!”

皇子皇孙们和在场的工匠、官员们纷纷跪地,齐声说道:“陛下放心,臣等定当严守机密!”

朱棣点了点头,说道:“接下来,就要利用这蒸汽技术大力发展机械产业。从运输工具到各种工坊器械,都要进行革新。”

朱棣的声音在工坊内回荡,充满了威严与豪情。他转头看向工部尚书赵德全,眼神中带着期许:“赵爱卿,一切准备妥当,便开始启动吧。”

赵德全恭敬地应道:“陛下,遵旨!” 随后,他转身面向负责启动蒸汽机的工匠团队,大声下令:“点火!”

工匠们迅速行动起来,将早已准备好的煤炭填入蒸汽机的炉膛。火焰瞬间升腾而起,映红了工匠们专注的脸庞。随着煤炭的燃烧,热气在蒸汽机内部逐渐积聚,发出低沉的轰鸣声。

皇子皇孙们的目光紧紧盯着蒸汽机,眼神中满是紧张与兴奋。朱高炽微微前倾身体,双手不自觉地抓紧了衣袖,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全神贯注地看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朱高煦则兴奋地握紧拳头,身体随着机器的震动微微颤抖,嘴里不停地念叨着:“动起来!动起来!” 他的脸上洋溢着迫不及待的神情,仿佛在期待一场盛大的表演。

朱瞻基瞪大了眼睛,好奇地问身边的父亲朱高炽:“爹爹,它马上就要动了吗?” 朱高炽微笑着摸了摸他的头,轻声说道:“快了,瞻基,仔细看着。”

随着蒸汽压力不断升高,蒸汽机的飞轮开始缓缓转动。起初,它转动得极为缓慢,发出 “嘎吱嘎吱” 的声音,仿佛在试探着这个世界。但很快,飞轮的转速越来越快,带动着整个蒸汽机发出有节奏的轰鸣。

“动了!动了!” 不知是谁率先喊了出来,整个工坊瞬间沸腾起来。皇子皇孙们纷纷围拢上前,脸上洋溢着惊叹与喜悦。

朱棣看着运转的蒸汽机,放声大笑,笑声中充满了自豪:“哈哈哈哈,朕果然没有看错!这改良蒸汽机必将成为我大明腾飞的翅膀!” 他转头看向徐妙云,眼中满是欣慰:“皇后,你我多年心血,终有成果。”

徐妙云微笑着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陛下,这只是开端,未来我大明依靠此技术,定能开创盛世。”

此时,赵王朱高燧走上前,恭敬地说道:“父皇,儿臣以为,这蒸汽机虽威力巨大,但如今我大明尚有一些地方未彻底平定,如此先进的技术,还需严加保密,以防落入他人之手。”

朱棣微微点头,神色变得严肃起来:“赵王所言极是。这蒸汽技术乃是我大明的核心机密,关乎国家兴衰。今日在场的皇子皇孙,还有各位大臣、工匠,都要严守秘密。若有胆敢泄露者,朕绝不轻饶!”

众人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放心,臣等定当守口如瓶!”

太子朱高炽接着说道:“父皇,这蒸汽机既已成功问世,接下来当如何利用这蒸汽技术发展机械产业,还请父皇明示。”

朱棣环顾众人,目光坚定地说道:“朕意已决。首先,要将这蒸汽技术应用于运输领域。打造蒸汽驱动的车船,提高物资运输的效率,加强我大明各地的联系。其次,在工坊中推广蒸汽动力,提高生产效率。工部要尽快制定详细的规划,与各地官员配合,务必让这蒸汽技术在大明落地生根。”

工部尚书赵德全连忙应道:“陛下,臣领命。臣等定会全力以赴,确保蒸汽技术能顺利应用于各个产业。”

汉王朱高煦迫不及待地说道:“父皇,儿臣觉得这蒸汽技术在军事上也大有用处。可打造蒸汽战车、蒸汽战船,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儿臣愿领军,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棣笑着看了他一眼,说道:“此事朕自会考量。军事应用不可操之过急,需谨慎研究,确保万无一失。但你这份为国效力之心,朕记下了。”

皇孙朱瞻基眨了眨眼睛,奶声奶气地说道:“爷爷,那以后我们是不是可以坐蒸汽做的车子去很远的地方玩呀?” 众人听到他天真的话语,都忍不住笑了起来。

朱棣慈爱地摸了摸朱瞻基的头:“当然可以,等你长大了,这大明的疆土任你驰骋。”

在一片欢声笑语和对未来的憧憬中,第一台改良蒸汽机持续轰鸣运转着,仿佛在诉说着大明即将开启的辉煌篇章。朱棣看着眼前的场景,心中充满了豪情壮志,他深知,大明的新时代,已经来临 。

这时,一直默默观察的宁王朱权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陛下,蒸汽技术虽好,但大规模推广应用,恐面临诸多难题。比如技术人才的培养,如今懂得此项技术的工匠毕竟是少数,若要普及,人才缺口极大。”

朱棣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宁王所言有理。礼部与工部需共同商讨,开设专门的学府或工坊培训班,培养更多精通蒸汽技术的人才。不仅要传授技艺,更要鼓励创新,让他们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这门技术。”

礼部尚书赶忙应道:“陛下圣明,臣等定会遵照旨意,尽快制定出人才培养的方案。”

襄王朱瞻墡也站出来发言:“父皇,蒸汽技术推广,各类物资的需求必然大增,尤其是制造蒸汽机所需的钢铁等材料。儿臣担忧,若供应不足,会影响推广进度。”

朱棣点点头,看向户部尚书:“张爱卿,此事你怎么看?”

户部尚书张大人连忙上前奏道:“陛下,臣以为,一方面要加大对矿山的开采力度,合理规划资源分配;另一方面,需鼓励民间参与冶铁等行业,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提高钢铁等材料的产量。”

朱棣道:“就依你所言。但要注意,开采矿山切不可破坏百姓生计,政策扶持也要公平公正,不可滋生腐败。”

张大人忙不迭称是:“陛下放心,臣等必定严格监管。”

就在众人热烈讨论之时,一位老工匠壮着胆子走上前来,向朱棣行了个礼,说道:“陛下,小的在制造这蒸汽机的过程中,发现一些工具不够趁手,影响了制作效率和零件精度。不知能否研发些新工具?”

朱棣饶有兴趣地看着这位工匠:“哦?你有何想法,尽管说来。”

老工匠有些紧张,但还是鼓起勇气说道:“陛下,比如在切割零件时,现有的刀具容易磨损,要是能有更坚硬耐用的刀具,效率肯定能大大提高。还有测量工具,也希望能更加精准。”

朱棣听后,看向工部尚书:“赵爱卿,这工匠的话你可听见了?此事你要上心,组织能工巧匠研究新工具。若真能有所发明,朕必有重赏。”

赵德全领命后,转向老工匠:“老师傅,你经验丰富,往后也多参与新工具研发,有任何想法随时向工部汇报。”

老工匠感激涕零:“谢陛下,谢大人!小的一定竭尽全力!”

随后,徐妙云开口说道:“陛下,蒸汽技术虽着眼于实用,但文化方面也不可忽视。可让人将蒸汽机的原理、制造工艺等整理成书,流传后世,让更多人了解学习。”

朱棣赞同道:“皇后所言甚是。翰林院要安排人手,整理相关书籍资料。这不仅是为了传承技术,也是向天下彰显我大明的科技成就。”

翰林院学士连忙躬身:“陛下,臣等领命,定会认真编撰,确保内容详实准确。”

天色渐晚,朱棣看着依旧运转不息的蒸汽机,大声说道:“今日的讨论,让朕看到了蒸汽技术的无限可能。众卿回去后,各司其职,朕期待看到蒸汽技术在大明大地开花结果,让我大明国力蒸蒸日上!”

众人齐声高呼:“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在一片庄重的呼喊声中,皇子皇孙、大臣们随着朱棣缓缓离开了工坊,但这场关于蒸汽技术的伟大变革,才刚刚拉开序幕 。

众人走出工坊后,夜幕已经完全降临,京城的街道上灯火点点。皇子皇孙们依旧沉浸在刚才观摩蒸汽机的震撼之中,彼此之间小声地交流着。

朱高煦走到朱高炽身旁,拍了拍他的肩膀,略带兴奋地说:“大哥,今日这蒸汽机可真是让人大开眼界。你说,要是真按父皇说的用在军事上,咱们大明军队可就如虎添翼了!”

朱高炽微微点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确实是件了不起的发明。不过,军事应用牵扯诸多方面,还需谨慎行事。” 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推广新技术,难免会触动一些旧势力的利益,后续恐怕会有不少波折。”

朱高煦不以为然地撇撇嘴:“哼,怕什么!有父皇支持,谁敢反对?谁要是阻挡这新技术,那就是与大明的未来作对!”

这时,朱瞻基跑过来,拉着朱高炽的手,眼睛里闪烁着光芒:“爹爹,我长大后也要像那些工匠一样,造出更厉害的东西!”

朱高炽疼爱地摸了摸他的头:“好啊,瞻基有志气。但要造出更厉害的东西,可得好好读书,学习各种知识才行。”

朱瞻基用力地点点头:“我一定会努力的!”

一旁的赵王朱高燧听到他们的对话,微微皱眉,走上前说道:“大哥,瞻基年纪尚小,便立下如此志向,固然是好事。但如今这蒸汽技术刚刚出现,很多东西还不明朗。咱们做皇子皇孙的,行事还是要多考虑几分。”

朱高炽看了他一眼,明白他话里有话,微笑着回应道:“赵王放心,我自会教导瞻基。这蒸汽技术虽是新事物,但它代表着未来的趋势,我们不应畏惧,而是要积极面对。”

朱高燧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大哥深明大义,小弟佩服。只是希望在这过程中,一切都能平稳推进,莫要引发不必要的纷争。”

几人正说着,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传来。原来是朱棣的贴身侍卫快马加鞭赶来,在朱高炽面前停下,翻身下马,抱拳行礼道:“太子殿下,陛下宣您即刻进宫,商讨蒸汽技术后续事宜。”

朱高炽连忙应道:“知道了,本王这就进宫。” 他转身对朱高煦和朱高燧说道:“二位贤弟,父皇召见,我先行一步。今日之事,大家都好好想想,日后朝堂之上,还需同心协力。”

朱高煦和朱高燧点头称是。看着朱高炽离去的背影,朱高煦忍不住说道:“大哥总是这般沉稳,不过,这次蒸汽技术的发展,我看他定能处理得妥妥当当。”

与此同时,在宫中的御书房内,朱棣和朱高炽正就蒸汽技术的推广进行着深入的交谈。朱棣坐在书桌后,神情严肃地说道:“高炽,今日工坊一行,想必你也看到了蒸汽技术的潜力。但这项技术要全面推广,并非易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朱高炽恭敬地站在一旁,沉思片刻后说道:“父皇,儿臣认为,首先要解决的便是资金问题。无论是新工具研发、人才培养,还是建立相关工厂,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朱棣微微点头:“这确实是个关键问题。朕打算从国库中拨出一部分款项,作为蒸汽技术推广的专项资金。你觉得如何?”

朱高炽躬身道:“父皇此举甚妙。不过,儿臣觉得除了国库拨款,还可以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比如,给予投资蒸汽技术相关产业的商人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吸引他们投入资金。”

朱棣抚须笑道:“高炽,你这想法倒是不错。既能减轻国库的压力,又能调动民间的积极性。只是,在实施过程中,要确保政策公平公正,不可让一些人借此机会谋取私利。”

朱高炽连忙应道:“儿臣明白,儿臣定会安排专人监管,保证各项政策落到实处。”

朱棣接着说道:“还有人才方面,光靠现有的工匠远远不够,必须要培养一批懂技术、会管理的新式人才。你有什么计划?”

朱高炽思索一番后回答:“父皇,儿臣想在京城以及各地学府开设与蒸汽技术相关的课程,聘请资深工匠和学者授课,从年轻学子中选拔有潜力的人才进行培养。同时,设立专门的奖励机制,对在蒸汽技术研究和应用上有突出贡献的人给予重奖,激励更多人投身其中。”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嗯,人才培养乃重中之重。此事你要尽快着手安排,务必落到实处。另外,这蒸汽技术在军事上的应用,你怎么看?”

朱高炽认真地说:“父皇,蒸汽技术若应用于军事,确实能大大增强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但儿臣认为,不能仅仅着眼于武力提升,更要注重军事理念的转变。要让将士们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新装备,还需配套一系列新的战术和训练方法。”

朱棣目光炯炯:“你说得对,军事变革不仅是武器的更新,更是思想的革新。朕命你与兵部一同商讨,制定出一套适合蒸汽时代的军事策略。”

朱高炽领命道:“是,父皇。儿臣一定全力以赴。”

朱棣靠在椅背上,微微叹气:“这蒸汽技术虽好,但推行起来定会遇到诸多阻力。朝堂上不少老臣思想守旧,恐怕难以接受,高炽,你可有应对之策?”

朱高炽神色坚定:“父皇,儿臣会找机会与各位大臣沟通交流,让他们亲眼见识蒸汽技术的优势和潜力。同时,儿臣也会以史为鉴,向他们阐述新技术对国家发展的重要性。相信只要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大多数大臣会理解和支持的。”

朱棣欣慰地看着朱高炽:“有你在,朕便放心许多。高炽,这蒸汽技术关乎我大明未来兴衰,你我父子定要齐心协力,让这新生事物在我大明的土地上茁壮成长。”

朱高炽重重地点头:“儿臣定不辜负父皇期望!”

朱棣看着朱高炽,目光中满是期许:“高炽,民间对于蒸汽技术的反应,你也要密切关注。切不可因为推广新技术,而引起民间的动荡不安。”

朱高炽赶忙回应:“父皇放心,儿臣定会安排各地官员做好宣传解释工作,让百姓们明白蒸汽技术能给他们带来的好处。并且,在涉及到百姓生计方面,儿臣也会督促相关部门妥善安置,尽量减少新技术对他们生活的冲击。”

朱棣微微皱眉,又说道:“还有,这蒸汽技术涉及到诸多领域,各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至关重要。你要从中统筹调度,不可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

朱高炽躬身道:“儿臣明白,儿臣会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蒸汽技术推广过程中的各项事务都能高效推进。若有官员不尽职,儿臣定当严惩不贷。”

朱棣满意地嗯了一声,接着说:“在推广过程中,也要注意保护我大明的传统工艺。有些传统技艺传承千年,不能因为新技术的出现就被忽视甚至失传。”

朱高炽点头称是:“父皇考虑周全。儿臣会安排人员对传统工艺进行梳理和记录,鼓励传统工匠在掌握新技术的同时,继续传承和发扬老祖宗留下的技艺,实现传统与现代的融合发展。”

朱棣站起身来,走到窗边,望着宫外的夜景,缓缓说道:“高炽,这世界变化日新月异,我大明不能固步自封。此次蒸汽技术的推广,是我大明走向强大的契机,也是一场挑战。我们要让后世子孙看到,我大明在这变革之路上,走得坚定,走得辉煌。”

朱高炽走到朱棣身旁,神情庄重:“父皇壮志,儿臣铭记于心。儿臣必定殚精竭虑,辅佐父皇完成这一伟大事业,让我大明永享盛世,万邦来朝。”

朱棣转过身,拍了拍朱高炽的肩膀:“天色已晚,你回去休息吧。此事重大,明日早朝,我们再与群臣商议具体细则。”

朱高炽行礼告退:“是,父皇。父皇也早些安歇。”

待朱高炽离开后,朱棣独自站在御书房内,眼神深邃而坚定。他深知,这场蒸汽技术的变革之旅充满未知,但他有决心、有信心,带领大明踏上一条前所未有的繁荣之路,让大明的光辉照耀更远的地方 。

次日清晨,早朝之上,朱棣端坐龙椅,目光扫视群臣后,大声说道:“昨日朕去了工坊,见识了蒸汽技术的神奇之处。朕意已决,要在我大明大力推广此项技术,众爱卿可有什么见解?”

话音刚落,礼部尚书李时勉出列,躬身奏道:“陛下,老臣以为,新技术的推广虽有其益处,但也不可操之过急。我大明向来以农为本,若贸然推广蒸汽技术,大量百姓弃农从工,恐会影响国家根基啊。”

朱棣还未开口,朱高炽便站出来说道:“李尚书,朕理解你的担忧。但推广蒸汽技术并不意味着要百姓弃农从工,相反,我们可以利用这项技术改进农业生产工具,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如此一来,不仅不会影响国家根基,反而能让农业发展更上一层楼。”

户部尚书周新也出列说道:“太子殿下所言有理,可推广蒸汽技术所需资金庞大,国库虽能拿出一部分,但长期来看,恐难以为继啊。”

朱高炽微笑着回应:“周尚书,关于资金一事,父皇已决定从国库拨出专项资金,同时,本宫也建议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对投资蒸汽技术相关产业的商人给予税收优惠,如此既能减轻国库压力,又能汇聚各方力量助力技术推广。”

这时,工部侍郎王佑面露难色道:“太子殿下,陛下,虽说蒸汽技术前景广阔,但目前懂此项技术的人才稀缺,这大规模推广起来,怕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

朱高炽胸有成竹地说:“王侍郎不必担忧,本宫已计划在京城及各地学府开设蒸汽技术相关课程,聘请能工巧匠和学者授课,大力培养新式人才。并且设立奖励机制,激励更多人投身其中,相信假以时日,人才短缺的问题定能得到缓解。”

一位资历较老的御史站出来,神色忧虑:“陛下,太子殿下,这蒸汽技术乃新奇事物,若广泛应用,许多传统行业恐怕会受到冲击,届时失业之人增多,社会治安恐受影响啊。”

朱棣缓缓开口道:“朕明白你的顾虑。但时代在变,我大明若想长治久安、繁荣昌盛,就不能惧怕改变。对于受影响的百姓,朝廷自会妥善安置,引导他们掌握新技能,投身到新兴行业中。只要我们安排得当,不仅不会引发混乱,反而能让百姓生活得更好。”

兵部尚书陈亨上前一步奏道:“陛下,太子殿下,听闻蒸汽技术若应用于军事,能极大提升我军战斗力。不知这方面可有具体规划?”

朱棣看向朱高炽,朱高炽点头后说道:“陈尚书,本宫与父皇已商议过,会与兵部共同商讨制定一套适合蒸汽时代的军事策略。让将士们熟练掌握新装备,转变军事理念,提升我大明军队的实力,保我大明疆土稳固。”

吏部尚书张本拱手说道:“陛下,太子殿下,如此大规模的变革,必然需要众多官员齐心协力。还望陛下能明确职责,以便臣等各司其职,全力配合。”

朱棣严肃道:“这是自然。太子会建立专门的协调机构,明确各部门职责。各官员需尽心竭力,若有懈怠、推诿者,朕绝不姑息。朕希望众爱卿能明白,此次蒸汽技术的推广,关乎我大明的未来,需大家同心同德,共克难关。”

众大臣纷纷跪地,齐声高呼:“陛下圣明,臣等定当竭尽全力!”

朱棣看着满朝臣子,目光坚定:“退朝之后,各部门即刻行动起来,先拿出初步的方案呈上来。朕期待看到我大明在这蒸汽技术的推动下,焕发出全新的生机与活力。”

侠客书屋推荐阅读:重生神医小媳妇灵异界大佬:全家跪求我带飞盗墓,被偷听心声后我暴露了快穿阎罗王:这个女配不太毒带着雷欧,穿越奥特宇宙诱反派!勾疯批!顶级尤物撩疯了魔药教授的神秘学徒上帝狠宠作精,主角被逼黑化乖妻不装了,离婚后盛总悔红眼侯府丑女,她又美又辣嫁他,助他上位穿越兽世,我家夫君超粘人世妻意外被迫穿越后,我在娱乐圈火了来提瓦特了你不谈恋爱?快穿小甜饼,白月光拯救计划残影之魂穿越70,带着空间闷声发大财夫人提离婚后,霍总红眼跪着哄一拳:维护三年的系统,终于激活倒霉蛋重生后变身农家小福女【凝野】半弦月恐怖故事小集我就想吃点好的,不过分吧打爆主神空间的我分身穿越了万界炮灰千金被读心后,开启吃瓜模式猫爷驾到束手就寝神医灵泉:贵女弃妃天道闺女穿书:徐家有女初长成快跑!狗系统有毒快穿:给崽当妈,咸鱼躺平散修仙路木叶:让你当忍者,你修龟仙流?沈先生,签字离婚,别怂啊!琉璃易碎我的宝可梦十分甚至九分强大崩坏世界的【正常】科学家们强娶男主后,不小心成为黑月光了腹黑王爷的穿越小农妃天爷呀,大娘子会读心杀疯了!北域仙宫玫瑰欲色触及真心!快穿:男主!你的白月光死而复生长生不老后在各个世界当吃瓜群众人在大黎,读书成圣保姆届的卧龙雏凤朝歌辞土妞儿的诡事
侠客书屋搜藏榜:王爷别虐了,你的暗卫娇妻早跑了影视遇上对的人互绿!你舔白月光,我撩隔壁残王【变形金刚】俘虏求生记重生后,阿姨卷起来弃女觉醒退婚后,清冷权臣他以身相许精灵:从当大木博士助手开始误撩顶级豪门大佬后被天天放肆宠快让开!那个女孩是我的人生如意全靠演技这个女主竟然是食死徒明日方舟:迷途的旅人重生为博士奴隶修仙传繁花错位似流年王妃状态易崩坏公主殿下请理智,亡国敌君是绿茶开局就遭百鬼缠身要相信阳光总在久别重逢,傅先生总说我始乱终弃双面恋人我在斗罗开酒馆,醉倒朱竹清暗相思,无处说,夜来惆怅烟月用尽我的一切奔向你南街小子新书徒儿下山找师姐吧快穿:漂亮老婆又被抱走了八零二嫁小甜妻火影:斑爷等等我们不是兄弟情吗野小子与野百合太一神主之斗罗大陆梨子圆了小知青从末世来穿越后只想好好活着火影直播从剧场版开始变强从喰种开始我家当铺当鬼神我的二次元之旅,启程了闪婚大叔后,挺孕肚离家出走我才不是配角火影:人在宇智波,我能提取词条小道姑直播太准!日赚一亿成首富我们的岁月长河虎啸乾坤:万物传奇诡异修仙世界:我能豁免代价双世青佩十七时五十八分的落日快穿:炮灰剧本?抱歉我才是女主同谋合污【刑侦】杨然修仙传让你进宫当刺客:你居然偷了女帝的心
侠客书屋最新小说:女尊:真少爷勾魂夺魄爱澈不够甜,快加糖我,真千金,被亲哥死对头拐跑啦重生换御兽,校花哭晕了青竹女郎君在此,歹人速速退去!落魄王妃:苟着偷偷赚大钱!疯批稳定发疯后,我创死所有人穿书恶毒女配,踹男主,勾男配十界天尊文案馆全剧终天道裂隙小娇娇要出嫁,高冷指挥官急红了眼全家穿越后,王妃靠种田搬空国库侯府弃妇竟是陛下疯找十年的心尖重回八零临死前?没事,我会修仙众多修仙小人物重生之丶从捡到金丹传承开始穿六零,手握团购群在供销社上班主人轻点罚,十七还不够听话吗灵霄天尊之楚逸相柳君抱得美人归【普女】他们都是偏执狂科研大佬穿七零,炮灰女配逆袭从了金主后,我在娱乐圈横着走沧兴大陆第九万次斩神我靠种田换月老红线被全网黑后,我靠种地爆红全网一本非常正经的修仙小说沧天帝尊星穹铁道:开局发癫,她们害羞捏乖,你休想逃叶小七联盟:开局收徒李哥的我,无敌了混沌门鸿蒙道痕登徒子长公主,小哭包左相在吃瓜宝可梦之最离谱的系统我的读者是厉鬼镇魂纪元四合院从地府开始穿越母系氏族,我带族人致富七零怀崽成国宝,双强夫妇带国飞被系统赖上后我爱情事业双丰收仙道昭昭:修仙内卷不内耗重生大庆:咸鱼公主只想赚钱旅游墨仙传入狱三年后,真千金虐翻全家胖女穿越还情债农夫相公是皇孙我就是为了光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