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诗雅所说的店铺,并非绸缎庄,而是一间小小的茶馆。
茶馆里人声鼎沸,三教九流汇聚一堂,正是打探消息的好地方。
柏宇轩与南诗雅寻了个角落坐下,要了两杯清茶,不动声色地听着周围的谈话。
果然,不多时便听到有人谈论起丝绸之事,言语间满是抱怨,皆是对如今丝绸质量下降的控诉。
“这丝绸一年不如一年,以前那叫一个光滑细腻,如今粗糙得跟麻布似的!”
“可不是嘛!我家祖上三代都是织丝的,如今这丝绸,我都拿不出手!”
这些话语,印证了柏宇轩和南诗雅之前的调查结果。
他们对视一眼,心中更加坚定了改良丝绸的决心。
离开茶馆,柏宇轩决定从源头入手,改良蚕丝的质量。
他带着南诗雅来到城郊的蚕桑园,找到了当地颇有威望的蚕农——王蚕农。
王蚕农养蚕多年,经验丰富,但思想却也因此固化,对柏宇轩提出的新式养殖技术充满了抵触。
“柏大人,您说的这些法子,闻所未闻啊!我们祖祖辈辈都是这么养蚕的,也没出过什么大问题。”王蚕农布满皱纹的脸上写满了怀疑,“您这些新法子,靠谱吗?”
柏宇轩耐心地解释:“王老伯,时代在变,我们也要跟着变。这些新技术,都是经过反复试验的,可以提高蚕丝的产量和质量。”
然而,王蚕农依旧固执己见:“柏大人,我还是觉得老法子稳妥。祖宗传下来的东西,总是有道理的。”
柏宇轩心中焦虑,他知道改良之路注定不会一帆风顺,但王蚕农的顽固态度,还是让他感到一丝挫败。
南诗雅见状,走到王蚕农身边,巧笑嫣然:“王老伯,您看这样如何?我们先选一小块地,用新法子试养一批蚕,若是真如柏大人所说,产量和质量都有提高,您再推广也不迟啊。”
王蚕农沉吟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柏宇轩心中稍安 南诗雅凑到柏宇轩耳边,轻声道:“看来,这改良之路,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啊……”
改良蚕丝的工作刚刚开始,柏宇轩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城里的丝绸工坊,寻找技艺精湛的工匠探讨改进织造工艺。
他找到了在当地颇有名气的赵丝绸工匠,一位头发花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者。
赵丝绸工匠的手艺远近闻名,但他和王蚕农一样,也是个墨守成规的人。
柏宇轩将自己改良丝绸工艺的想法和赵丝绸工匠详细地讲述了一遍,包括新的织机设计、染色技术等等。
赵丝绸工匠听着,眉头越皱越紧,最后忍不住打断柏宇轩的话:“柏大人,恕老朽直言,您的这些想法,太过天马行空,不切实际!我们祖祖辈辈传下来的工艺,都是经过千锤百炼的,岂是您几句话就能推翻的?”
“赵师傅,我知道您是经验丰富的老师傅,但时代在变,我们也应该与时俱进。”柏宇轩并没有因为赵丝绸工匠的反对而生气,反而语气诚恳,“我并非要全盘否定现有的工艺,而是想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改进,让我们的丝绸更加精美,更具竞争力。”
赵丝绸工匠对柏宇轩谦逊的态度感到意外,语气也缓和了一些:“柏大人,您说的竞争力,指的是什么?”
“罗斯国的低价丝绸正在冲击我们的市场,”柏宇轩顿了顿,语气变得严肃,“如果不改进工艺,提高质量,我们迟早会被他们挤垮。”
赵丝绸工匠沉默了,他知道柏宇轩说的是事实。
罗斯国的丝绸虽然质量不如他们的,但价格低廉,很受百姓欢迎。
长此以往,本国的丝绸产业必然会受到重创。
“柏大人,您说的这些,老朽并非不明白,”赵丝绸工匠叹了口气,“只是这丝绸工艺博大精深,改进谈何容易啊……”
柏宇轩并没有直接反驳,而是虚心地请教:“赵师傅,您经验丰富,能否指点一二,现有的工艺,还有哪些不足之处?”
赵丝绸工匠见柏宇轩如此谦逊好学,心中对他的成见也消散了不少,便开始细细讲解起来。
柏宇轩认真倾听,时不时地提出一些问题,他敏锐地捕捉到赵丝绸工匠话语中的一些关键信息,心中渐渐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他转头看向南诗雅,眼神中闪烁着光芒:“诗雅,我想到了一些事情……”
柏宇轩将从王蚕农和赵丝绸工匠处了解到的情况,结合之前调查的结果,以及现代知识体系,进行了一番细致的分析。
他发现,丝绸质量下降并非单一原因,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蚕的品种退化,养殖技术落后,导致蚕丝产量低,质量差;其次,织造工艺停滞不前,缺乏创新,使得丝绸的纹理粗糙,光泽度不足;最后,罗斯国低价丝绸的冲击,也使得本国丝绸商为了降低成本,进一步牺牲了质量。
他将自己的分析结果娓娓道来,南诗雅听得入神,眼神中充满了钦佩。
她没想到柏宇轩不仅精通政务,对丝绸行业也有如此深刻的见解。
她看着柏宇轩,目光中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宇轩,你真是太厉害了!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改良丝绸,重振我国丝绸产业!”
柏宇轩的分析和南诗雅的鼓励,让他更加坚定了改良丝绸的决心。
然而,现实的阻力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罗斯国丝绸商见柏宇轩开始着手改良丝绸,便加大了低价丝绸的倾销力度,企图彻底击垮本国的丝绸产业。
本国丝绸商眼看着市场份额不断缩小,为了自保,纷纷拒绝与柏宇轩合作。
孙丝绸商,当地最大的丝绸商,也是最顽固保守的一个。
柏宇轩亲自登门拜访,希望他能加入改良丝绸的行列,却被孙丝绸商一口回绝。
“柏大人,您说的这些,我都明白,可是现在罗斯国的丝绸价格那么低,我们根本竞争不过啊!与其改良丝绸,不如想想其他办法吧!”
柏宇轩苦口婆心地劝说:“孙老板,我们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要放眼长远!如果我们能够提高丝绸的质量,就能重新赢得市场,甚至超越罗斯国!”
然而,孙丝绸商根本听不进去,他挥了挥手,不耐烦地说:“柏大人,您还是回去吧!我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柏宇轩无奈地离开了孙府,心中充满了焦虑。
就在这时,南诗雅匆匆赶来,脸色凝重:“宇轩,我刚刚得到消息……”她压低了声音,“李养蚕专家,他……”
南诗雅面色凝重,欲言又止,柏宇轩心下了然:“可是那李养蚕专家出了变故?”
“正是,”南诗雅秀眉紧蹙,“我派人暗中调查,发现他竟暗中和罗斯国丝绸商有勾结,还私下向他们透露了不少我们的改良计划!”
柏宇轩闻言,剑眉一挑,眼中闪过一丝寒芒。
这李养蚕专家,他曾数次登门拜访,希望能与其探讨改良蚕桑之法,此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着实可恶!
他当机立断:“走,去蚕桑园!”
蚕桑园内,王蚕农正与几位相熟的蚕农谈论着什么,见柏宇轩和南诗雅到来,纷纷起身行礼。
柏宇轩压了压手,示意众人不必多礼,目光直指人群中的李养蚕专家,朗声道:“李师傅,我这里有一事,需要你当着众位乡亲的面解释清楚!”
李养蚕专家脸色一变,强作镇定道:“柏大人说笑了,不知有何事需要在下解释?”
柏宇轩冷笑一声,从袖中掏出一叠纸张,正是李养蚕专家与罗斯国丝绸商来往的书信证据,上面还有他亲笔签名和画押。
“这些东西,你可认得?”柏宇轩将手中的证据一把扔到李养蚕专家面前。
李养蚕专家脸色惨白,嘴唇颤抖着,却说不出话来。
证据确凿,他百口莫辩。
“你身为大梁子民,不思报效国家,反而勾结外人,出卖国家利益,可知罪!”柏宇轩厉声喝道。
“我……我……”李养蚕专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语无伦次,冷汗涔涔。
周围的蚕农们见此情景,哪里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纷纷指着李养蚕专家破口大骂,指责他不忠不义,愧对祖宗。
王蚕农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李养蚕专家的鼻子骂道:“亏我还一直当你是个正派人,没想到你竟然做出这种吃里扒外的事情!”
李养蚕专家的落网,让柏宇轩在蚕农中的威望大大提升。
众人亲眼目睹了他为改良丝绸所做的努力,也看到了他大公无私,不畏强权的精神。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小小的胜利,柏宇轩心中清楚,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诗雅,你说,接下来,我们该从何处着手呢?”柏宇轩望着远方,目光深邃。
南诗雅沉吟片刻,美眸中闪过一抹狡黠的光芒:“宇轩,还记得我们之前在茶馆听到的消息吗?也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