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商姜城。清晨时分,太阳尚未完全升起,苏温言已带领着数万士卒准备出发。
苏温言将这数万人分为三个部分,并下达了行军的指令。
他派遣薛贵率领一万士兵作为第一部分先行出发,前往东南方向的浗州。苏温言亲自带领五千名精锐士卒组成中军,紧随其后。最后,其余的一万五千名士兵和民工、工匠则最后出发。
这一万五千人要保护民夫运送物资,保护工匠到达浗州。
这支庞大的队伍井然有序地向着浗州进发。与此同时,几天前,苏温言还向安南路靠近浗州的几座城市发出了召集令,要求他们征召军队支援浗州。这些城市听见苏温言的指令,他们先后纷纷响应,城中的守备军很快便组织起自己的军队,最终凑齐了三万两千人的兵力,也朝着浗州进军。
这些守备军的统领们或多或少都听到过一些有关此次领军的苏将军的传闻和底细。他们通过各自的渠道得知这位苏将军来自北辽,而在北辽姓苏的人可不多。
因此,这些统领们毫不犹豫地派遣出了自己的士卒。因为他们深知苏温言的作风,绝对不会贪污下属的功绩。此外,苏温言可是以三千人的兵力冲锋陷阵,并成功击退敌人的猛将。
跟随这样的将领作战,获胜的可能性极大。那么,到时候自己是否也能分得一杯羹呢?或许能够凭借此战更上一层楼,甚至有可能被苏温言看中,成为他的得力部下,从而获得更好的晋升机会和依靠。
这支庞大的军队正缓缓地在安南的土地上前行着,他们虽然身着甲胄,但行军速度却是不慢,黑底红边的龙骧卫军旗迎风飞扬。队伍中的士兵们神情严肃,他们手中的兵器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
一路上,所有叛军的斥候都被游弩斥候逐一清除干净。这些游弩斥候经过这段时间的战斗,已经成长为身经百战的精锐战士,他们骑着高大威猛的战马,如疾风般迅速穿梭于山林平原丘陵之间,将叛军的探子一一消灭。尽管如此,由于叛军的探马数量众多,游弩斥候也面临着不小的压力。
尽管在前十几日的战斗中,游弩斥候已经成功剿灭了大量的叛军探马,但经过几天的休整后,叛军又派遣出了更多的探马。这些探马虽然也是南方的矮种马,但它们的速度和灵活性依然不容小觑。然而,与游弩斥候所骑乘的北方草原高大战马相比,这些矮种马仍然处于劣势。
因此,尽管游弩斥候在与叛军的战斗中有一些损失,但这些损失并不严重,远远达不到伤筋动骨的程度。
在游弩斥候的庇护下,大军悄无声息的在安南的土地上行进。苏温言同时将手中的游羽营同时放出去,在大军的两侧护卫。
时间飞快流逝,大军不急不缓的向浗州行进。三日后的午时,一万先行军抵达浗州城下。
而后便是苏温言的中军,和一众支援军队,最后便是一万五千人的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