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泽集团”案件被全省通报,一大批涉案干部落马,青云县一时间成了反腐的标杆。然而,沈放的生活并未因此变得轻松。他发现,虽然明面上的问题解决了,但暗地里的抵触和冷遇却更多了。
一天,沈放走进办公室时,发现几名下属匆匆忙忙避开了他的目光。他意识到,这些人对自己已经心生戒备。他叹了口气,自语道:“我所做的一切,到底是得罪了谁,还是赢得了谁?”
郑建国似乎看出了他的情绪,特地叫他到办公室谈话。
“小沈,最近是不是感觉到了一些压力?”郑建国语气关切。
沈放点了点头:“书记,我明白这是改革过程中必然的阵痛,但有些时候确实会感到孤立。”
郑建国微微一笑:“你要知道,真正的改革者从来不是为了赢得所有人的支持,而是为了推动正确的事情。继续坚持下去,我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
就在沈放整理思路时,一项更加棘手的任务摆在了他的面前——全县的土地审批流程整改。近年来,青云县在土地审批过程中问题频发,不少耕地被非法征用、改作他用。
在县委会议上,郑建国郑重其事地说道:“土地是老百姓的命根子,这方面的问题绝不能姑息。这次土地审批整改,必须查清楚背后的问题,确保公平公正。”
当即,沈放主动请缨:“书记,这项任务我来负责。”
郑建国满意地点头:“小沈,我相信你。但这次的难度不小,你一定要有心理准备。”
沈放接手后,开始从县里的土地审批档案着手调查。他发现,过去几年,县里的土地审批程序极其混乱,尤其是一些开发商通过各种途径获取土地,甚至有人借此牟取暴利。
一天,调查组成员小张兴冲冲地拿来一份文件:“沈县长,这是我们查到的一份合同,某开发商以极低的价格拿到了一块黄金地段的土地,甚至连招标程序都没有走。”
沈放接过文件,脸色逐渐凝重:“这么大的漏洞,相关部门就没人提出异议吗?”
小张摇头:“这些年,那些敢提异议的,要么被调离,要么被排挤走了。”
沈放深吸一口气,意识到,这次的整改,可能又是一场硬仗。
沈放召集相关部门开会,要求重新梳理所有土地审批流程,并对违规问题逐一核查。然而,他的要求却遭到不少人的推诿。
“沈县长,这些问题都是历史遗留的,我们现在翻出来,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一位老干部在会上说道。
另一位负责人也附和道:“是啊,而且牵扯到的利益太复杂,我们还是谨慎一些为好。”
沈放冷冷地扫了他们一眼,声音低沉而有力:“谨慎不是让我们回避问题的借口。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损害的永远是老百姓的利益。现在,有意见可以提,但不要用推卸责任来搪塞我。”
整个会议室顿时鸦雀无声。
整改工作刚启动不久,沈放就接到了匿名举报,说他“滥用职权,刻意针对某些企业”。同时,网上也开始出现一些关于他的流言蜚语。
更糟糕的是,有人向市里反映,沈放在整改过程中“逼停项目”,导致经济发展受阻。市里派出督导组下来调查,让沈放一时间陷入了舆论的漩涡。
郑建国听说后,立刻找沈放谈话:“小沈,这次的举报明显是针对你的。这说明你踩到了某些人的痛处。但你不用担心,组织会调查清楚。”
沈放点头:“书记,我无愧于心,只要组织彻查,我相信真相一定会还我清白。”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调查组终于掌握了一份关键证据:县里某位重要领导的亲属,正是违规土地交易的幕后操纵者。他们通过非法手段获取土地,再高价转售给开发商,从中牟取巨额利润。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位领导正是常务副县长王德平。
沈放将证据递交给郑建国时,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书记,王县长的地位特殊,我们要怎么处理?”
郑建国皱眉沉思片刻,果断说道:“没有特殊的人,只有特殊的事情。既然证据确凿,我们必须秉公处理。”
郑建国亲自主持召开了县委常委会,将这一问题摆上了台面。在会上,王德平一开始百般抵赖:“这些事情跟我无关,是有人故意抹黑我!”
沈放冷静地拿出证据,逐条说明:“这些交易的确凿证据,都指向了您。请您给全县干部群众一个交代。”
王德平的脸色变得煞白,最后只得低下头:“我……我认错。”
会议结束后,郑建国宣布,对王德平立案调查,并将其问题上报市纪委。
随着整改工作的深入推进,青云县的土地审批制度终于得到全面优化。沈放的工作也得到了组织的肯定和群众的拥护。
一天,沈放路过一片新开发的土地时,看到几名农民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他停下脚步,与他们攀谈了一会儿。
“沈县长,这片地以前是被开发商占了,后来多亏了您,我们才又能种上庄稼。”一位老农民感激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