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十五六岁的小姑娘,别说她们,换成前世那个普通木讷的宋瑾,动手砍掉一个活生生的人头也会吓得魂不附体。
这个冬日的夜晚,三个小杀人犯躺在蔡娘子给烧的热乎乎的火炕上,开启了互相安慰模式。
临睡前的结论是,杀人太血腥了,以后尽量别让血腥碰到身上,大冬天的在敞篷车里换衣服,所以三个人才冻着了。
第二日一大早蔡娘子就带个婆子端着三碗红糖姜水过来:“东家您快趁热喝了,昨日太晚了,都说晚上吃姜赛砒霜,我就没敢给你们煮。”
热气腾腾的姜糖水就着朴实无华的话,三个人喝得从嗓子眼到肚子一路热乎乎。
昨日已经提前叫蔡庄头拜访了宋老爷,因着是要买隔壁的庄子,总得亲自去看看,所以就约在了汤泉山庄见面。
这一次不必亲临现场去看那些霸占了整片坡地的蛇皮磨盘,蔡庄头直接套上马车,没用半个时辰就到了汤泉山庄。
宋老爷和一个师爷打扮的鼠须中年男子一同接待了宋瑾一行人。
“想不到贵东居然是本家,不知仙乡何处?兴许是同宗呢?”
宋瑾: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姓宋的是来自千年之后不同时空的一抹孤魂,这具肉身其实原来姓朱,又或许不姓朱,宋瑾觉得她的身世还是有问题,是不是侯夫人的外甥女她还不敢确定。
所以两个人虽然都姓宋,但是绝对一毛钱关系都没有。
宋瑾说了朱家坳的位置,宋老爷蹙眉思索片刻后摇头:“族里好像没有亲戚在那边,看来只是恰巧同姓,不过也是缘分,五百年前是一家嘛。”
蔡庄头老实厚道,只肃手站在宋瑾身后亦步亦趋,倒是对方带着的师爷舌灿莲花,一边不动声色探宋瑾的底一边不断吹嘘汤泉山庄的好。
“贵人您看,一旦修建好了,这山庄便一时可赏四时景,奉京城周围百里内,就咱们汤泉山庄独一家,您接手过后无论是用来专门招待贵客还是建造成独一无二的温泉汤浴,都是相当不错的。”
宋瑾啜了口茶,没理会师爷的舌灿莲花:“宋老爷,我这人喜欢直来直去,那些买卖上的套路就不必再拿出来浪费时间了,蛇皮磨盘的事我不是不知,所以你开个最低价吧。”
师爷的滔滔不绝被打断,感觉整个人都不通达了:“宋少爷,那蛇皮磨盘也不过说起来唬人,您接手之后大可找人来将之全都挖掘出去,换上鲜花绿植,到时候此地便是那世外桃源。”
“是啊,如此好的主意,你为何不进献给你的东家?莫非你的东家不值得你说出这样点石成金的妙招来?”宋瑾话里的讥讽连憨厚的蔡庄头都听明白了。
蛇皮磨盘有毒,而且挖掉还会再长出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因此宋老爷才不得不卖掉庄子,这事附近几个庄子人尽皆知。
这个师爷有点烦人,宋瑾已经摆明车马告诉宋老爷,他们抛售庄子的原因自己已经知晓了,可是这人还在喋喋不休,似乎非得按照套路你来我往、讨价还价一番不可。
宋瑾没有时间。
关鸢儿的追杀如跗骨之疽,似乎宋瑾碍着她活下去一样。
还有张庶妃这边,很明显这次若是她不能拿回数量令张庶妃满意的魔芋,对方必定会趁着这次机会给她小鞋穿,只是宋瑾是任由别人予取予求的人吗?
对方好好的贡献出善良值的话原本也不是不可以,可是张庶妃这种一毛不拔的人,宋瑾真的连根头发丝的便宜都不愿给她占。
再有就是宋瑾的人手远远不够,她想再买几个得用的人来。
忽然之间就有一种百废待兴之感,宋瑾不禁有些困惑,她当初的规划明明是要摆烂的,怎么摆着摆着就卷起来了?
师爷嘚吧了半天,宋家小少爷一点回应都没,宋老爷也觉得怪没意思,索性直截了当:“京里头太医院左院判家已经开出五千两的价格,宋小少爷若是想买,总要加些价钱吧?”
蔡庄头一听就着急了:“宋老爷,您这……”
宋老爷明明花了两千三百两买的这片地,说是低价转卖怎么价格还涨了上去?
当初机缘巧合救了宋家小公子,人家回头就送了二十亩紧挨着他们庄子的坡地,蔡庄头素来老实巴交,说不出什么恶语,只是宋老爷这样坐地起价也忒不厚道了些。
宋老爷脸上闪过愧色,只是价格却咬得很死:“我买庄子的时候的确价格没这么贵,只是宋小少爷也知晓,这庄子我本来是准备用作汤泉专门招待京都里的贵人,购置了不少酸枝木、黄花梨、大理石、汉白玉,还有三座出自前朝叠山大家黄一石之手的假山石。”
宋瑾明白了,古代运送大宗物件,陆地上只靠骡马,水路用船只,只是比之后世动辄几十万几百万吨的载重,三座假山石价值本身先不说,从南到北运送这一路的确是大工程。
但是……跟她有什么关系?
獐头鼠目的师爷捧哏一样在旁边补充:“黄一石,不知本家少爷可曾听过?那是前朝德轩帝最欣赏的叠山师,每一座假山石都是传世之作,单单是这三座假山石每一座都价值千金,又是从南方运送到此,少爷若是想要购买这庄子,最少也要七千两纹银,少了我们家老爷也不值当开罪了左院判,那可是正三品的大官,不是咱们这种商贾能得罪的。”
“正三品比咱们殿下还厉害吗?”一直没有说话的轻寒忽然眨巴着大眼睛,天真的发问。
师爷老鼠眼顿时一滞,殿……殿下?他们是什么身份?
宋瑾立即虎着脸呵斥:“闭嘴。”
转头一副心虚的样子:“你们听错了,我们不认得什么殿下。”
只是自打轻寒说了这句话之后,蔡庄头的胸脯忽然就挺了起来,獐头鼠目师爷的气焰也无端低了下去。
宋瑾竖起三根手指:“我给你三千五百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