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及此处,高启强只觉得心头仿佛压上了一块千斤巨石,沉甸甸的令人喘不过气来,心情也随之变得愈发苦闷和烦躁不安。
正当他沉浸在深深的忧虑之中无法自拔时,一阵急促的铃声骤然响起,瞬间打破了屋内凝重的氛围。
原来是高启强那部为了彰显公司实力、不惜咬牙花费重金购置而来的大哥大,此刻正不合时宜地发出阵阵刺耳的鸣叫声……
高启强皱了皱眉,极不情愿地从沉思中抽离,目光落在了桌上那部闪着光的大哥大上。
他犹豫了几秒,最终还是拿起听筒,示意众人不要说话,然后按下了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低沉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喂,我是李达康,在哪潇洒呢高老板?”。
听到这个名字,高启强心中猛地一惊,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
他连忙恭敬地回答道:“李书记!?您好李书记,请问您有什么指示?”。
“呵呵,指示可谈不上,高老板,如果方便的话,明天上午可否到我办公室来一趟?我有些事情想要与你谈谈”。
李达康的语气不紧不慢,但却透露出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
“方便,方便,李书记,我明天一定准时过去”。
高启强忙不迭地应承下来,额头上甚至冒出了一层细汗。
“那好,咱们就明天见”。
说完,李达康便挂断了电话。
高启强握着已经结束通话的大哥大,呆坐在那里,半晌都没有回过神来。
直到身旁的小弟按捺不住好奇,轻声问道:“强哥,是哪个李书记啊?”。
这时,高启强才如梦初醒般转过头来,脸上挤出一丝笑容,笑骂道:“还能是哪个李书记?当然是官田乡的李达康书记啦!”。
另一个小弟见状,也凑过来急切地问道:“强哥,李书记找你,是不是又有活给我们干啦?”。
听到小弟的话,高启强的心里一动,莫非真如小弟所说的这样?那可就太好了。
按捺住心中的激动,高启强说道:“明天去了就知道了,大家别喝了,吃点饭就早点回家去吧,明天大家都去公司等我通知,我一大早就去官田见李书记”。
“好的,强哥你放心”。
……
隔天一大早高启强就来到了李达康的办公室。
高启强轻轻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他推开门,小心翼翼地走了进去。
“李书记,您好”。
高启强恭敬地打招呼,脸上堆满了笑容。
李达康坐在宽大的办公桌后,抬头看了高启强一眼,点了点头,示意他坐下。
“高老板,今天找你来,是有件事情想和你谈谈”。
李达康的声音沉稳有力,让人不由自主地认真倾听。
高启强心中忐忑,面上却不敢表露分毫,只微笑着点头,等待李达康的下文。
“官田乡最近准备改造一批学校,总投资大概在四百万左右”。(新建学校四百万,添置教学设备和用品两百万)
李达康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目光锐利地观察着高启强的反应。
高启强一听,心中顿时泛起涟漪,难道……?
但他还是努力保持着镇定,等待李达康继续说下去。
“考虑到强盛集团之前的表现,我打算将这个项目交给你来做”。
李达康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考验的意味。
高启强闻言瞬间被一股巨大的喜悦所包围,他简直不敢想象自己的耳朵。
高启强暗自掐了一下大腿,感觉到一股钻心的疼痛之后,才明白自己不是在做梦。
他立马站起身来,声音略带哽咽的说道:“李书记,太感谢您了,您对我们强盛集团的恩情,我会永远铭记在心”。
“如果以后有用得着我们强盛集团的地方,只要您一句话,‘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你先别急着谢我,和之前一样,我要强调的是,质量必须过关,不能有任何偷工减料的行为”。
“我们官田乡需要的是真正为民造福的工程,而不是那些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李达康表情严肃的说道。
高启强一听,连忙点头如捣蒜,“李书记,您放心,我们强盛集团一直秉承质量第一的原则,绝不会辜负您的信任”。
“这次的项目,我们一定会全力以赴,确保每一个细节都达到最高标准”。
李达康满意地点点头,“那就好。另外,记住,合作的基础是诚信和互信,我希望我们之间的合作能够长久且愉快”。
高启强心中暗自庆幸,这次会面比他预想的要顺利得多。
他连忙表态道:“李书记,您说的太对了,我们强盛集团一定会珍惜这次合作的机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我们的诚意和能力”。
谈话结束后,高启强带着满满的收获离开了李达康的办公室。
他深知,这次的机会来之不易,必须全力以赴,不仅要做好项目,更要维护好与李达康的关系,为强盛集团的未来发展铺平道路。
回到公司,高启强立即召集了集团全体员工开会,将这一好消息传达给了大家。
整个集团顿时士气大振,每个人都充满了干劲和期待。
高启强知道,这次的项目不仅是对强盛集团实力的一次检验,更是他们打开新局面、迈向更高层次的关键一步。
然而,若要按照预定计划顺利完成官田乡那十几所学校的改造工程项目,单靠强盛集团目前仅有的这区区百十号人手,毫无疑问是绝无可能达成目标的。
正因如此,高启强紧接着给自己的一众手下下达的首要任务便是展开大规模的招工行动。
而且他特别强调,此次招工要优先考虑来自官田乡本地的人员。
凡是稍微掌握一些建筑手艺活的人就要。
就算对建筑活儿一窍不通也无妨,只要身强力壮、拥有一把子力气的也可以被录用。
而且不局限于男的,女的也要。
毕竟农村里面,女的干活不比男的差。
就这样,在随后的数日时间里,官田乡各个村落随处可见张贴出来的招工告示牌。
在这个年代,农村的劳动力是相当富余的。
再加上高启强开的工资高,所以没过两天,要的人就招满了。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