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牧超和顾瑾行成为好友,一直是港岛豪门公子哥圈的奇谈。
因为顾瑾行打小就被顾家当成唯一继承人培养,十几岁就跳级进入港岛大学学习,三年完成港岛大学本科学业,再靠自己实力考入世界第一学府深造,二十二岁回国直接接掌顾氏集团。
而港岛其他豪门的公子哥二十二岁在做什么呢?
好一点的在港岛大学念书,差一点的直接就是在国外野鸡大学混学历,平日里拿着家里给的每月几万到几十万的零用钱吃喝玩乐。
梁牧超就是这样的公子哥中的一员。
但偏偏梁牧超是顾瑾行仅有的几个好友之一。
梁牧超前几天每天都在顾氏集团,缠着顾瑾行问他口中的未婚妻是谁,人在哪里。
奈何顾瑾行守口如瓶,前所未有的嘴严,一个字都不给梁牧超透露。
梁牧超气得不行,想去赌马,今天偏偏没有大型马赛。
最后被下面的人建议去股市玩玩,说股市比赌马还刺激。
反正都是玩,梁牧超便自己跑来了证劵交易所。
梁牧超毕竟身在豪门,知道的商业信息比别人多多了,大致扫一眼股市的公司名,就知道买什么绝对不会亏。
所以一下就对这个失去了兴趣,他本来想给下面人几万港币让他们随便投投,就算不扫兴,自己就先走了。
梁牧超正打算离开,突然感觉一道视线一直明目张胆地看着自己。
他视线一扫过去,看见正在看自己的人瞬间,乐了。
这不是那天在偏僻小道上揍人的两个靓妹吗?
她们对那三个男人下身那一计一计的飞毛腿,梁牧超可真是记忆犹新。
甚至梁牧超看见沈瑶的瞬间,都觉得自己下身有点凉,像没穿裤子一样。
视线那一头的沈瑶,以为自己偷窥被当事人抓了个正着。
若是直接移开,沈瑶觉得有一种做贼心虚的感觉,所以沈瑶想到了另一种办法。
战术式眨眼(放电)。
沈瑶圆溜溜的杏眼水汪汪的,透着一种清纯(若是被沈晚澄看到一定会说她蠢)的懵懂。
梁牧超感觉自己被这个靓妹萌到了。
梁牧超盯着沈瑶不转眼,沈瑶也不转眼,势必要证明自己没有心虚。
梁牧超不知道沈瑶在看他什么,便大步向着沈瑶走过来。
沈瑶还目不转睛地盯着梁牧超。
“你有事吗?”
梁牧超无语了。
不是她先盯着他看吗?
沈瑶脸不红心不跳,歪头,“嗯?”
梁牧超轻叹一口气,败下了阵。
他摘下墨镜,先自我介绍。
“靓妹,相逢就是有缘,做个朋友认识一下怎么样?我叫梁牧超。”
沈瑶语气冷淡,但是很配合地报上自己名字,“沈瑶。”
“沈小姐来股市也是来买股的?”
梁牧超觉得沈瑶看着年龄最多20,可能还不到,按理说不应该就开始对股市感兴趣才对。
“你就叫我沈瑶吧,听沈小姐我不习惯。”
沈瑶在这里坐着早就无聊死了,现在有人陪她说话,她也乐意搭话。
“我不会炒股,也不买,我陪我姐来的。”
梁牧超顺着沈瑶的视线看向沈瑶旁边的人。
眼前瞬间一亮。
这位靓妹简直太好看了。
沈晚澄穿越到这个年代已经将近一个月了,从拿到沈家人还的钱开始,她就开始刻意地调养身体。
特别是最近这几天,发现沈眉做饭不错后,她和沈瑶牛肉,羊肉,兔肉什么的买了个遍,每天都吃得很丰富。
她们住在7楼,也不会缺乏运动,每天强制爬楼。
所以沈晚澄现在的身体状态变得非常好,人的精神气全回来了,看着也就一天比一天好看。
沈晚澄今天穿的是一件纯白色衬衣,黑色阔腿牛仔裤。在香港街头来说是很普通的穿搭,但穿在沈晚澄身上,就显得她格外的气质干练。
简单的衣服也更凸显出了她明艳的五官,让人更能一眼注意到她的脸。
梁牧超只看了一眼,就被惊艳到了。
梁牧超直白地对沈瑶赞美沈晚澄,“你姐真靓。”
梁牧超虽然盯着沈晚澄看,但神情坦然不轻佻,不会给人冒犯的感觉。
所以沈晚澄从复杂的分析运算中回神后,察觉到梁牧超的视线,也是对他回了个友好的笑。
“你好。”
沈瑶喜欢别人仰慕她姐美貌的样子,她笑嘻嘻地对梁牧超介绍。
“我姐叫沈晚澄。”
梁牧超向沈晚澄点头示意,“我叫梁牧超。”
“你好。”
梁牧超这人一向健谈,也不在意沈晚澄语气平淡,十分自来熟地问。
“你们买了股票了吗?”
沈瑶耸了耸肩,“我姐还没决定好呢。”
梁牧超看向沈晚澄,“沈小姐看好哪支股?”
“九龙仓。”
沈晚澄即便上一世对港岛股市了解不深,也听说过1978年到1980年港岛股市那场精彩的商战,享有世界船王的包玉刚爵士和后来成为华人首富的李嘉诚联手,将“九龙仓”这个原本被英资企业掌握的“淘金矿”改朝换代,最终由包玉刚爵士尽数掌握。
沈晚澄几天前打算进入股市的时候,就特意去找了,发现现在港岛也有“九龙仓”这支股。
虽然这个平行世界里没有包玉刚爵士和未来华人首富李嘉诚,但港岛商界的格局却没怎么改变。
这一世的港岛货运行业没有了大鳄包玉刚家族,却有资本相近的顾氏集团。
沈晚澄又正好发现,顾氏集团最近正和港岛地产行业的龙头老大周家关系暧昧。
所以沈晚澄猜测,这个平行世界的顾氏集团,应该也有完全掌握“九龙仓”控股权的想法。
而且,可能在这个世界,这件事的进程慢于前世。
沈晚澄便立刻意识到,这也是她这种新入股市的“小蚂蚁”的机会。
就算不能借此机会成为“大象”,但成为同样有能力踩死“蚂蚁”的“绵羊”应该不是难事。
亦或者再敢想一点,成为更大的“黄牛”?
若是沈晚澄到港一年,就成了堪比“黄牛”的资本,那她距离资本“大鳄”还会远吗?